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有一條龍,保護了中華民族2000年,還幫助抵禦過日本人

中國有一條龍,保護了中華民族2000年,還幫助抵禦過日本人

關隘、城防、烽火台是冷兵器時代重要的防禦工事,長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連串由城牆相連的城堡、烽火台和關隘組成的城防體系。

長城是軍事防禦工事,也是一種武器,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如果說有一種武器長期保護著中國人的話,這種武器非長城莫屬。

長城又常常被比喻為巨龍,其氣勢磅礴之狀,亦如巨龍一般守護著中華民族。

1907年的長城照片

中國最早的長城是西周時期修築的,一般認為公元前9世紀周宣王為防禦玁狁(有的學者認為先秦時期的玁狁即是後世匈奴人的祖先之一)而修築的城防建築是長城的雛形,當然,周宣王修建的長城只能算是一個城堡,而不是真正的長城。

大規模修築長城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世紀,楚國為防禦秦、晉、齊等鄰近諸侯國的進攻,在郢都(今湖北荊州)的東北面和西北面,修築了一條東起泌陽(今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跨越漢水,西至竹山(今湖北省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的方城,這條方城就是長城,方城與漢水共同形成了楚國的軍事防禦體系,楚國號稱以方城為城,以漢水為池。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領各諸侯國的軍隊進攻楚國,行至方城時,見楚國的防禦工事如此堅固,認為難以取勝,就撤退了。

在楚方城修築之後,其他諸侯國也紛紛修築了長城,如齊長城、燕長城、魏長城,趙長城、秦長城等等,各諸侯國修築的長城既有防禦鄰近諸侯國的互防長城,也有防禦北方游牧民族的邊牆長城,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拆除了原來各諸侯國的互防長城,把秦、趙、燕三國用以防禦北方游牧民族的邊牆,連接了起來,並加以修繕,形成了東起遼東,西至臨洮的萬里長城。

漢代為防禦北方匈奴人的侵擾,在秦長城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建和重修了長城,漢長城比秦長城更長,長達兩萬多里,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在魏晉南北朝之際,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均修築過長城,北朝長城主要是用來防範北方草原上的柔然、突厥等部族。

大一統王朝中,西晉、唐朝、宋朝、元朝、清朝並未大規模修築長城,西晉建立以後不久就陷入了內亂,後來還發生了「永嘉之禍」,並未來得及修築長城,就偏安江南一隅了,唐朝因疆域遼闊,沒有必要修建長城,在取得了對突厥的戰爭的勝利之後,再修長城,是勞民傷財之舉,正如唐太宗所說的那樣,「朕方掃清沙漠,安用勞民?」

唐太宗畫像

宋朝因為失去了燕雲十六州,沒有山河天險可以依據,所以也沒有修長城。

元朝與清朝的皇帝來自於我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地區,修建長城,不利於北方少數民族與中原農耕文明的之間的交流,乾隆皇帝說:「秦人北築長城,畏其南下,防之愈嚴,則隔絕愈甚。」

金朝的時候,女真人也在今天的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一帶修築過長城,金長城甚至一度延伸到了今天的俄羅斯境內。

秦漢之後,對長城進行過大規模的修繕與重建的大一統王朝,當屬明朝,我們今天看到的大部分長城,其實是明長城,秦漢隋唐時期的城牆都是用土夯築的,元大都的城牆也是用土夯築的,只有到了明代,城牆才開始用磚石壘砌,與此同時,明代的長城也用磚石壘砌。

明代的長城雖然是用磚石修築的,表面上看起來比秦漢用夯土修築的長城要堅固,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卻遠遜於秦漢長城。

嘉峪關附近的長城,有一部分是夯土築的

明代長城在河套地區,並未修築在陰山、賀蘭山附近,也並未將該地的黃河囊括其中,而是向後回撤了很多路程,因而不能有效的利用陰山、賀蘭山和黃河的天險作用,故而,蒙古騎兵常常能夠從陝西、山西、河北的北方與西北方向,越過山西鎮、大同鎮和宣府鎮(明代九邊重鎮之三),對明朝的京師形成威脅,明代的長城之所以未能越過陰山、賀蘭山,主要原因在於隨著全球氣候趨向於乾冷,我國的河套地區,荒漠化現象比較嚴重,不利於農耕,長城歷來是北方游牧地區與中原農耕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明代統治者把長城推進至陰山、賀蘭山的現實需求不是很強烈,而在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陰山、賀蘭山附近,還是一片「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所以,秦長城與漢長城在這一地區的界線要更靠北。

1900年的長城照片

此外,明長城所發揮的作用有限,還與明代保守的軍事防禦策略有關,自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之後,明朝軍隊很少對蒙古、後金的軍隊發起主動進攻,在遇到蒙古與後金的騎兵時,往往採取「擺邊」的策略來應對,千里防線上,駐守有數萬軍隊,落實到每個據點只有百餘人,蒙古、後金的騎兵,很容易集中力量突破一點,越過長城。秦漢時期的統治者是把長城當作進攻匈奴的前方基地,經常與匈奴人在野外開展大規模的戰爭,而明朝到了中後期以後,統治者往往把長城當作是防禦蒙古、後金騎兵的後方據點,明朝軍隊從來不敢與蒙古、後金騎兵主動在長城以外的地方展開決戰,保守的軍事防禦策略,使得長城失去了應有的作用,最多只能對蒙古、後金的進攻,起到遲緩的作用。

那麼,在中國古代,長城的軍事功能是否真的一無是處呢?全然不是!

長城的走向,大體上來說與我國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重合,長城以北的地區是游牧區,長城以南的地區是農耕區,在古代世界,游牧民族常常對農耕世界產生衝擊,長城的存在,使得我國北方的游牧民族對中原農耕地區的衝擊減少了,尤其減少了小規模衝突的機會,在保護中原地區農耕文明的同時,也保證了長城南北在較長時間段內維持一種和平的狀態,這對我國長城以北的北方游牧民族與長城以南的農耕民族都是有利的。

1900年西方人繪製的山海關附近的長城

在冷兵器時代,戰爭主要是靠刀、槍、戈、矛、劍進行近距離的格鬥,弓箭、弩的射程也只不過是在100至300米的範圍之內,騎兵的衝擊力再強大,也無法越過城牆,所以,長城作為防禦工事所發揮的作用還是相當大的,到了南宋以後,火銃、火炮、鳥槍等逐漸被應用戰爭,人類的戰爭進入冷、熱兵器混用的時代,然而這一時期的火炮、火銃在短時間內依然無法轟倒城牆,長城仍然可以起到遲滯敵軍的作用。

此外,長城作為防禦工事,還起到了傳播敵情的作用,烽火台狼煙一起,各據點之間迅速互通,在短時間內,把敵情傳播至千里之外,為後方的將領應對突如其來的戰爭,贏得了時間。

烽火台狼煙的傳播速度,相當於光的傳播速度,士兵只要看到了煙,就可以向下一個據點傳遞,這比快馬加鞭傳播情報的速度要快得多。

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縱使是突破一個據點,但因後方補給問題,小規模的突破,也不敢長驅直入中原,否則很容易造成進的來,出不去的困局。

長城作為軍事防禦工程,保護了中華民族2000多年的時間,至今,長城所代表的的精神依然鼓舞著中國人,長城象徵著中華民族眾志成城,象徵著中華民族團結一致。

抗日戰爭中,日軍沖向長城防線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如果說有一種武器保護了中華民族上千年的話,這種武器,非長城莫屬。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長城還發揮了抵禦日本侵略者的作用,1931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中日戰爭爆發,1933年,日軍在佔領了東三省之後,又妄圖侵略我國的華北地區,對當時的熱河省發動進攻,中國軍隊在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一帶與日軍展開戰鬥,中國軍隊依靠長城,憑藉險要地勢,頑強阻擊日軍,長城作為防禦工事再一次起到了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飛說史 的精彩文章:

抗日戰爭,如果日本打贏了,日本人會成為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嗎?
辣椒在明朝時才傳入中國,那在這以前,中國人想吃辣,怎麼辦呢?

TAG:騰飛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