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你不必對大人的幸福負責!一流父母,允許孩子走自己的路

孩子,你不必對大人的幸福負責!一流父母,允許孩子走自己的路

一、糟糕的父母,把生活的不如意歸咎於孩子

心理諮詢師李雪在書中寫到她一個女性朋友A的故事,A很可憐,在兩三歲的幼兒期就開始被爸爸打,理由是:「我們家本來很好,出了問題都是因為你。」

原來,A的媽媽很漂亮,但體弱多病,心臟有問題,她的爸爸不敢惹妻子生氣,就把所有的氣都撒在女兒身上。

A不僅要挨爸爸的揍,還必須接受媽媽對她的掌控,從學習、生活、工作乃至戀愛,媽媽都幫她做好決定,而她只能默默忍受,從來不敢反抗。

因為她一旦反抗,媽媽就會動怒,萬一身體出了什麼問題,那A就成了殺害媽媽的兇手。

在這樣的生長環境中,A極度壓抑,也很自卑。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她一度自卑到不相信自己能夠贏得男友的愛,總擔心被拋棄。

A從未享受過真正快樂的童年,小小的年紀就背負著來自父母的怨氣、壓迫、掌控。

不僅要為父母的幸福負責,還要為媽媽的身體健康負責。

這一切,本不該是由她承擔的。

孩子是多麼天真無邪,希望家庭和諧,甚至以為自己只要不犯錯就可以拯救父母的幸福。

可太多糟糕的父母,總將生活的不如意歸咎於孩子。

A的爸爸不敢對妻子發怒,就拿孩子當出氣筒。

還有很多婚姻不幸福、事業不順利的父母,回到家就對孩子撒氣,重則打,輕則罵「都怪你,我才跟你媽慪氣」,或者說「要不是生了你,我早就跟你那不爭氣的爸離婚了」這類的話。

當父母把生活不如意的鍋甩給了孩子,孩子或許會背一輩子,即使長大了,依舊對父母充滿愧疚之情。

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懂得為自己負責的人生,才值得尊敬。孩子也擁有獨立的生命,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無需為父母的人生和幸福負責。

讓父母做父母,讓孩子做孩子,這樣的親子關係才是健康和幸福的。

二、焦慮的父母,逼孩子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心理學家徐浩淵博士每次說起這個故事,都會流淚。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名叫小剛的小學生突然跳樓自殺。他給父母留了一封遺書,上面寫著,怎麼努力都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實在是太累了。

父母經常對自己說「很失望」,可這一次,他不想再讓父母失望了,所以想到了死。

更令人痛心的是,小剛在跳樓前,還砸碎了自己的儲蓄罐,把攢了好幾年的零花錢留給了父母。

他希望父母「坐坐火車、坐坐輪船,出去玩一玩吧……不要再那麼辛苦了」。

當父母不斷地要求孩子爭第一、考高分時,孩子的願望卻如此簡單。

在徐浩淵博士看來,父母的很多行為,其實是在將自己的焦慮轉嫁給孩子。

當父母到了中年,對人生感到無力,對生活感到疲憊,自己止步不前時,就拿起鞭子,不停地催促孩子快速往前走,希望孩子代替自己實現夢想,未曾顧及孩子內心真實的感受。

財經作家吳曉波說:「這樣的後果很可怕。」

有一次,他去一所大學講課,一位女生問他:「吳老師,我應該選擇什麼職業?」這位女生是一位物理系的在讀博士。

吳曉波問她:「你為什麼要讀物理,還讀到了博士?」她說:「是我爸媽讓我讀的。」當被問「你喜歡什麼」時,她的回答是:「我不知道。」

就如《像天才那樣思考》里這樣寫道:父母不要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使孩子成為實現父母願望的工具。實際上,孩子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

即使孩子在小時候聽從了父母給出的方向努力奔跑,但總有一天,他們會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夢想,這時候他們會變得茫然和不知所措。

讓父母去實現父母的夢想,讓孩子去實現孩子的夢想,這才是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

三、孩子,你有自己的路要走

有一天,我看到一位經濟學大咖發了一條朋友圈:「如果你的兒子想要出家,你需要做的,就是送他一件上好的袈裟,然後安靜地過好你自己的日子。」

同時,她也是一位母親,我由衷地佩服她的豁達。

或許,大多數父母愛子心切,未免有這般豁達,但我們至少可以去做這兩件事:

1、第一名不是最重要的

台灣作家林清玄在一次分享中說:「現在的世界精英都不是當年的尖子生,他們在班級的排名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孩子人際關係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後一名做朋友,壓力小,生活更輕鬆,也更有創意。

當很多父母忙著給孩子報班學習,念叨著讓孩子「考第一」時,我閨蜜歡歡有些另類,她不會自作主張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補習班,總是先問孩子「這個興趣班你喜歡嗎」「這門課需要補習一下嗎」?

孩子點點頭,她二話不說就掏錢;孩子搖搖頭,她也很樂意尊重孩子。

到了周末,她就帶孩子去親近大自然,或去參加公益活動,不僅緩解了孩子的學習壓力,也讓孩子獲得了精神上的成長。

歡歡說:「我的孩子雖然沒有得第一名,但他對學習感到快樂,也很有信心,這些比第一名更重要。」

當孩子解開了「考第一」的魔咒,他們會更輕鬆地學習,也更容易進步。

2、積極向上的父母是最好的榜樣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父母快樂積極地跑在前面,言傳身教地為孩子做好榜樣,孩子也會做快樂的跟隨者。

最近帶著2歲多的女兒去上早教音樂課,感觸很深。

當老師教大家唱歌、打節拍時,女兒完全坐不下來,興奮地要麼在教室跑來跑去,要麼翻起了跟頭。

起初,我生氣極了,總是把她抱回來坐好,還嚇她:「再不好好聽話,下次不帶你出來上課了!」

孩子獃獃地望著我,眼神中充滿膽怯,但坐不了幾分鐘又開始自己玩去了。

後來,我索性不管了,自己跟著老師開心地唱歌、打節拍、玩樂器,卻發現孩子悄悄地回來了,乖乖地坐在我身邊,跟著我的動作又唱又跳。

我忽然明白,媽媽快樂了,孩子自然會快樂,因為快樂是一種能量,是會傳遞的。

心理學家、情感教育專家伊莎貝拉·費利奧沙曾說過:

「你不需要為了孩子奉獻自己的全部,你的幸福就是讓他幸福的關鍵要素之一。

因為你幸福了,就會讓他產生長大的渴望,讓他放下想讓你變得幸福的沉重負擔。而且,只有快樂的父母才能在情感上對孩子更加關注。」

當孩子在父母的身上看到了光,他們也會嘴角上揚;當孩子在父母的身上看到了壓抑,他們也會眉頭緊鎖。

當父母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有勇氣面對挫折,努力追求夢想,孩子也會獲得力量。

他們不再畏畏縮縮地想著如何討好父母,做父母眼中的「100分小孩」,而是鼓起勇氣做最好的自己。

孩子,你不必對大人的幸福負責,也不必去實現大人的夢想,你只要安心做快樂的孩子,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好了。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快樂長大,並為了自己的理想奮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讀書可以讓孩子變聰明,看電視可不會,把這些話告訴孩子
孩子的謊言可能是「好事」,請讓他們學會體驗說真話的快樂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