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靠人海戰術取勝,那是電影看多了!德軍損失1000萬怎麼解釋?
二戰蘇德戰爭時期,蘇聯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就是,完全靠人數優勢,靠人海戰術,用人命來彌補戰局上的不利,也能換來局勢上的主動,不過如果認為蘇聯就是靠人堆那就錯了。蘇軍也不是靠人海戰術,也有拿得出的武器裝備,戰略戰術也有獨到之處。戰鬥意志強悍等等,總之勝利不是靠所謂人海戰術之說。
德軍武器也沒有碾壓蘇軍,喀秋莎 波波莎 t34 is2 伊爾2 足以碾壓98k mg42 四型坦克 斯圖卡。唯一的不同就是蘇軍前期清洗了軍官,但在戰爭中鍛鍊出來了一批。同數量的德軍本身火力就不如蘇軍,別提蘇軍有數量優勢。還有一點就是蘇聯不缺武器,不存在兩個人一支槍,還有那個不是人海,戰爭早已不是按人口取勝的了,人再多在空地打擊下都不可能推進一步。
兵臨城下電影里的橋段也拿出來當實事講,從開戰到戰勝德國蘇軍就沒有拿機槍在後面掃射過退下來的士兵,那都是歐美編出來抹黑蘇聯的,更沒有兩個人一條槍一個拿子彈一個拿槍去衝鋒,前面死了後面撿起槍接著沖這種事根本不會發生,連武器都不齊全怎麼可能打贏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列寧格勒、庫爾斯克等等決定二戰走勢的戰役,說蘇軍武器緊缺只是指在前期丟了很多重武器,包括飛機坦克車輛等,輕武器蘇聯是不缺的,人家是工業國家幾斤鐵的輕武器別說臨時製造就是庫存武裝個數百萬人輕而易舉。
準確的說是大兵團大縱深機械化突擊戰術,威力極大,蘇軍依靠此戰術打贏了諸多戰役,最典型的就是南高加索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巴格拉季昂行動,遠東對日戰役。
蘇聯主要還是依靠口徑即正義炮兵的,炮火準備後才會上。只是普遍農民出身的士兵訓練不足,軍隊又普遍酗酒。造成了炮火準備完就一窩蜂上了。戰後盟軍輿論又有意貶低蘇軍造成了這些印象。客觀的講戰鬥民族的天性也比較簡單粗暴,戰術能力自然不行,就知道轟完干。干法就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小級別部隊基本不迂迴。加上德軍班級火力兇猛,傷亡大點也正常。
換個角度看,蘇德戰爭本來就是千萬對千萬的戰爭,當然是人海啊,雙方都是,德軍上百萬人發動一場戰役,不算人海嗎?整天說蘇聯人人海衝鋒,那蘇聯的傷亡比德軍大多少倍?最後看戰果,蘇聯軍隊戰損1300多萬,德軍戰損也超過1000萬,百分之85以上都是被蘇聯消滅的。在去除蘇聯在初期被偷襲大比例損失的350萬正規軍。基本就是1比1。至於什麼2700萬,那是蘇聯2戰總損失人口,還包括平民傷亡。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在於這5點!左宗棠和一句民謠暴露其失去人心?
※曼施坦因在這方面不如朱可夫!因一對父子的死,名聲受損?
TAG:歷史塵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