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跟機器人「搶」工作?

如何跟機器人「搶」工作?

浙江大學學生研製出可以爬樓梯的四足機器人。大學生展示機器人大賽作品。佘 穎攝

機器善於解決問題,但不會提出問題,不擅長創新。因此,在機器學習時代最有價值的社會職業是創業家、創新者、科學家、創作者和其他能夠分析出待解決問題、待發掘機會和待探索領域的人才。

現在的人工智慧有多牛?——阿里媽媽的人工智慧文案1秒鐘能生成2萬條廣告語,螞蟻金服的AI實現了4個人服務27家基金公司數千萬用戶,眼科醫生經過十幾年訓練才能識別40%左右的角膜炎,而浙江大學的人工智慧可以識別出84%且永不疲憊。至於翻譯,科大訊飛的人工智慧同時運用無數種語言交流不過是小菜一碟。

早在2016年,基於當時的人工智慧技術,牛津大學教授卡爾·貝內迪克特·弗雷和米迦勒·A·奧斯本就預計,未來20年,美國47%、印度69%、中國77%的工作崗位都很可能被機器學習所帶來的自動化取代。

不必恐慌,機器不會徹底取代人力

「人工智慧一定會消滅一些行業,改造一些行業。」西安交大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肯定地預測,「很多工作可能就沒有了,很多專業也就沒有了,簡單的會計記賬很快會被替代,銀行里的很多人會失去工作。」

不過不必恐慌,未來有些人還是不可被替代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在替代和強化部分行業的同時,也會孕育很多新行業。比如現在的無人駕駛飛機,一架飛機替代了一個飛行員,但是背後有60個大數據操作師。

也有些專家指出,人與智能機器人不是替代關係,而是會形成新的分工。這種新分工體現在人利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優化工作績效;機器善於解決問題,但不會提出問題,不擅長創新。因此在機器學習時代最有價值的社會職業是創業家、創新者、科學家、創作者和其他能夠分析出待解決問題、待發掘機會和待探索領域的人才。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度發展和機器人的廣泛應用,人們會從許多傳統生產活動中解放出來,有了更多閑暇時間,更強大的支持手段,讓生活更有趣和豐富多彩。創新、創意會成為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需品,人們也有更多機會從事創造性的工作。

但是席酉民提醒,所有的新工作都只會越來越複雜,而不會越來越簡單,「未來不會創造出那些你只要答對了幾分就能夠獲得的工作」。

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導讀的《人工智慧時代》,在網路上掀起了收聽熱潮。但很少有人知道,樊登在大學是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的。「在大學裡,我其實什麼都沒有學到。」他開玩笑地說,「母校教給我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讓我覺得可以學東西。」他印象最深的是當年曾代表學校參加過一個辯論會,為了得冠軍,他和同學一起翻閱圖書館的資料,讀了無數書,學了很多東西。

這種自我學習的能力,成為樊登今天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他自認為不會被機器人取代的根本。

最不像機器的人,更能適應人工智慧時代

幼兒園的孩子會背兩句詩,會說兩句英文,家長就很高興。上學後,乘法表、解題法永遠是關注內容,但是這些在人工智慧時代都不重要。「因為現在有搜索引擎,有手機,人們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識,傳統教育消滅無知的功能已經消失了。」席酉民認為,未來擁有知識很容易,判斷整合這些知識的能力才重要。

站在從業者的角度,百度智能家居硬體總經理呂騁對人工智慧時代的人才有著更深入的衡量標準。呂騁並不否認,未來的人才同樣需要掌握大量專業知識。但是他把想像力放在未來人才的第一位。「人工智慧行業基本上是在預測未來是什麼樣。但我的理論是,沒有人可以預測任何事,所以你需要非常敢想。不是從落地應用的角度,而是從系統級別、站在更高層次上對未來的社會有一個憧憬和構想。」

他認為人工智慧時代的從業者最重要的素質,是要擁有很高的道德準則,「因為人工智慧有一個巨大的挑戰,就是人類究竟能不能控制住它的邊界,能不能忍住不去打開潘多拉魔盒」。在實際研究中,人工智慧的很多應用場景其實是充滿誘惑的,從業者需要考慮清楚某個技術在未來會不會對人類社會產生致命影響,不能被人工智慧所控制。

歸根結底,機器是服務人的,人站得有多高,機器人的幫助就會有多大。就像智能手機設計的功能本來很多,但大多數人只發揮了它30%的功能。「如果希望在機器人輔助下,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多彩,我們必須不斷提升自己。」席酉民認為,未來通識教育、素養教育、藝術教育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學校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問題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謀劃未來能力等等。

「未來社會誰能生存下來?最重要的就是你要變成那些最不像機器的人。」樊登用一句話總結。

不過從最現實的角度考慮,計算機科學將成為所有學校的「主課」。現在浙江大學要求所有本科生學習編程,連考古系也不例外。這是給學生進入人工智慧時代的鑰匙。

教育怎麼改?還是個正在探索的問題

今年4月,教育部發布了《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從高等教育層面對新一代人工智慧的創新發展做出重大部署。

人工智慧影響教育,不是簡單地在學校里開人工智慧課程,也不是在學校里開人工智慧專業。教育界需要研究的是,由於人工智慧改變了世界,整個教育怎樣適應人工智慧化後的社會問題。

「多年來,學校只關注專業規劃、課程設計、教學大綱、教學等,而未來的學習很可能就是人們在小的時候奠定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和技能,然後隨著興趣和機會去生活和工作,還要視需要再去進行特定的學習,從而使終身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和必要。」席酉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教學不再是簡單地教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培養問題意識,學會搜尋知識、整合知識、解決問題,在這一研究過程中提升溝通、合作、表達和執行等能力。

這也意味著,學校的教學模式乃至校園形態可能都將發生變化。未來,學生未必一定要利用完整的4年進行大學本科學習、2年或3年進行碩士研究生學習或3年到5年進行博士生學習,而是根據需要利用網路、學校等資源和技術持續自我學習。

未來的大學將會是一個學習中心、資源中心、研發社區、創新生態、產學研社共同體。在這裡想學習時有老師和同學互動,有想法時可藉助資源和實驗環境嘗試創意,有疑惑和問題時可藉助研發中心尋求答案,有技術或商業模式時可通過創新生態進行實踐,並把創新的產品或服務通過產學研社共同體實現價值創造和分享,進而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

目前,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知名高校與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都有深度合作。超級計算機的領軍企業中科曙光也在跟高校合作,將企業的經驗、項目導入高校實踐課程,讓研究院的博士跟學生分享經驗。中科曙光大數據首席科學家宋懷明認為,校企合作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企業在人工智慧和先進計算方面的優勢,與學校的教育理念融合在一起,更好培養實戰型人才。

(責編:武亞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日報 的精彩文章:

「智慧農墾萬里行」活動在京正式啟動
A站受黑客攻擊:近千萬條用戶數據外泄 涉ID及密碼等

TAG: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