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人隨處可見,君子萬里挑一

小人隨處可見,君子萬里挑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暑假時間,正是國人家長帶孩子出遊的季節。與此相應,每年都會在網路上看到不少吐嘈,諸如拜訪留宿海外親友家留下的不良印象;熊孩子或熊老人在景點和其它公共場合的不文明行為等等。事例豐富多采,抱怨的內容卻大同小異,無非是國人素質普遍堪憂,有錢購物,無心修身,自私自利,淺薄粗俗。人們不禁納悶,那些厚道善良古風猶存的謙謙君子到哪裡去了?

上古的君子(貴族)和小人(平民)只有社會等級的不同,沒有道德高下的區別。到了論語中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就有了道德上的分野。雖然對君子和小人,義與利的解讀有一些不同,但基本上,約定俗成的看法是,君子以義為重,小人擇利為先。做人做事,受人尊敬者往往明白義利輕重,二者有衝突時,則寧願取義而舍利,這是君子所為;而唯利是圖,見利忘義者多半會為人所鄙視,目之為小人。

現代社會,利來利往,可謂處處見利,無時不利,談利未必真小人,說義也可能是偽君子。令人沮喪的是,所謂義,在很多人的腦里心裡,其實已經漠糊淡忘。古之「義」最基本的一些特徵或為人原則已有相當多的人不知道不會做,甚至不屑不珍惜,惶論其更深涵義更高境界了。

比如,在社會交往中,禮義之邦的古老中國,講究禮尚往來。一往一來,有往有來,才稱得上懂禮數,夠情義。記得小時候上一輩人就有好習慣:鄰居和朋友送來一碗吃食或一小袋水果,一定要回送其它食物,不能送回空碗空袋子。生活中有勞旁人,不管是幫忙還是探病,自己不忙不病了,就一定要上門感謝,同時人家有需要了,也會儘力去幫。借錢借物,及時歸還之外,還必須多加一份謝禮。等等等等,都是生活中處處可及的「義」。

如今的情景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有了麻煩或有需求,要他人相助,不管是不是十數年未見面也沒聯絡過,以老同學、舊同事,拐了幾道彎的「親戚」,社交場合見過幾次面的「熟人」、「客戶」等種種名義,突然向人家致電或發微信、電郵套近乎,拉關係。等到如願以償,達成目的了,不管這一過程對方付出了多少精力、時間甚至金錢,求助者都跟沒事一樣,揮揮手道別,連個真誠的感謝都沒有,從此雙方又是天涯路人,音訊渺無。

這種事就怕多,一多了免不得讓人懷疑人性。可惜,現實生活中這類案例還真是多,耳聞目睹與親身經歷後,真給人一種遍地爛人的感覺。有時靜下心來一想,覺得這些人好傻,就為省點小錢,占點小便宜,耍點小聰明,做人做得這麼讓人看不起,還特別的短視。利用完人家的厚道善良,不需要人家幫助了,馬上象躲債一樣逃得遠遠的。肯這樣付出的人在這個世上越來越少了,那些為了一點小錢失去的,何止是做人的尊嚴,而是用錢買不到的人間至貴情義啊。最後還害得自己把路走窄走死,何必呢?

而經歷了若干不堪小人事例後,還肯付出而不計回報的人,絕對可以稱得上君子。對於他們,尊敬之外,更有由衷的佩服。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捨身飼虎的宗教情懷。在遍地小人的世界,能夠堅持當行的道義,秉持寬恕的精神,理解小人們的不得已,還看到複雜人性中,小人們的一些優長與光彩,實在是這個渾濁世界的大智者和大義者。

人生苦短,利無厭足。做君子不容易,那就記得珍惜君子吧。遇上君子的機緣不多,前世的修行,今世的幸運,遇上了是福氣,好好珍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林之間 的精彩文章:

俞飛鴻與《慾望都市》:專治亞洲直男癌

TAG:雲林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