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的信仰——從民國大師們的文化觀說開去

中國人的信仰——從民國大師們的文化觀說開去

(這是我一門課的論文,寫完後覺得收穫很大,故發出來分享一下,如果你恰巧對那段光輝歲月的大師們感興趣,這篇文章也許可以拋磚引玉。當然,整篇文章僅代表個人意見,其中對於各位大師的總結十分倉促淺顯,希望不要對各位造成先入為主的印象。)

摘要:這是一篇研究民國時期學貫中西的大師們的文化觀的論文,旨在通過探索民國時期的東西文化觀的發展規律從而總結出中國人的信仰的變化規律,繼而對於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觀和信仰產生指導作用。論文的思路是以年代為順序,依次探辜鴻銘,康有為,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梁漱溟,林語堂,錢穆等大師的文化觀,之後再進行總結,最後引出作者自己對於中西文化觀的總結及感想。

關鍵詞: 民國時期,學術大師,文化觀,東西文化比較,中國傳統文化.

林語堂先生曾說過「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信仰的世界,一個道德犬儒主義的世界,一個人類正當理想崩潰的世界。而我們所有人都將為人類理想的崩潰付出代價「回想現今的社會,是多麼的相似!物質橫流,拜金主義,功利主義,人人自危,找不到靈魂的依託。因此我想要探究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而一個社會的信仰即是文化,要探查中國人的信仰,就必須看清中國人的文化觀。因此,我選擇從民國時期學貫中西的大師們的文化觀開始探究。

辜鴻銘(1857):辜鴻銘先生的文化觀,《中國人的精神》一文最具代表性,其中他對於真正的中國人,中國人的生活,中國人的精神做了十分精緻的概括:「真正的中國人,就是一個有孩童般精神世界的成熟理智的人」「中國人的精神是靈魂和智慧的完美結合」「中國人擁有一種平靜而受到庇佑的心態」。而這些結果,都是因為儒家思想,確切的說,是孔子的基於對於父母家庭的愛從而發展出的對於君主國家的愛,即一種國家宗教帶來的。因此,辜鴻銘認為只有傳統文化,儒家思想,孔子的理念能夠拯救世界,給人民帶來愛與希望,給國家帶來穩定與繁榮。

康有為(1858):康有為先生的文化觀,只要體現在「仁德為體,智巧為用」這句話上。他把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精華的部分概括為「仁」,在孔子的有差別的「仁」的基礎上,他提倡世界性的「仁」,即博愛。而對於西方文明的核心,他概括為「智」即理性。他認為中西文文化的結合乃是中國文化的出路,具體結合方式便是「仁德為體,智巧為用」。

梁啟超(1873):梁啟超先生的文化觀, 可從他的兩本遊記《新大陸遊記》和《歐洲心影錄》總結而成:一開始全盤否的中國傳統文化,到之後的大大讚揚傳統文化,到最後提出了中西文化結合論。他對於中西文化的態度是「第一步, 要人人存一個愛護本國文化的誠意; 第二步, 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學問的方法去研究他, 得他的真相; 第三步, 把自己的文化綜合起來, 還拿別人的補助他,叫他起一種化合作用, 成了一個新文化系統; 第四步, 把這新系統向外擴充, 叫人類全體都得著他的好處。」

王國維(1877),陳寅恪(1890):同為清華國學導師,這兩位先生的文化觀十分相似,他們對於中西文化的基本立場都是「中體西用」,即中國傳統文化為精神核心,西方科學技術文明為外在的技能.而作為教育者,他們倆人的文化觀都比較偏向於學術, 提倡學習西方的基本哲學思想,認為只學習西方的實業和工程是目光短淺的。

陳獨秀(1879),李大釗(1889):這兩位先生都是積極倡導馬克思主義的先驅者,故放在一起討論.他們的基本文化觀是進化論,即新文化必將取代舊文化,對待傳統文化,他們都認為其充滿惰性,是落後的,不能進步的,故應該摒棄.而對於新文化,他們由於接觸了俄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故堅信社會主義乃是文化的出路。

魯迅(1881):魯迅先生是我比較熟悉的一位大師,他對於西方文化的基本觀點即拿來主義,即西方的文化,不管有用沒用,先學過來再說.他對於傳統文化的抨擊也是十分強烈的,將傳統文化中的「仁義道德」歸結為「吃人」二字.因此魯迅先生一生的大部分作品,都能看到他強烈的抨擊傳統文化的情感。

胡適(1891):作為堅定地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胡適先生對於封建傳統的抵制是十分強烈的,甚至可以說是徹底悲觀的,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樂天安命」,「懶惰」等特性尖銳的批判,認為中國人是「一盤散沙」,「不知上進」等等。為此,他提出的文化發展論便是「全盤西化」,從科學思想,民主精神,人文藝術等各個方面學習西方先進的文化。

梁漱溟(1893):作為中西文化大家,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觀是十分宏大的,他的主要思想在一書中體現,他首先站在完全客觀的角度,分析世界文化的發展趨勢,即「物質方面,經濟現狀必會改變,物質生活將退於從屬地位」,「社會方面,今後的世界要以禮樂換過法律」,「精神方面,結合了宗教的給人撫慰安心的庇佑,以及哲學的解決人的疑難問題,即孔子的路」梁漱溟先生認為世界文化的發展方向是從「人與物質」過渡到「人與人」,從「強調前進」 到「強調調和」.而對於中國人自己,梁漱溟先生提出了三個文化態度「一是絲毫不容印度的思想」,「二是全盤承受西方的文化」,「三是把中國原來態度重新拿出來」。

林語堂(1895):林語堂先生與其說是學術大師,更像是一個詩人,在文化世界中自由的生活,享受. 「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讀宇宙文章」這是他的自述.他的文化觀,主要體現在一書中.他十分重視個人的角度來看待文化,自由主義的色彩濃重.對於傳統文化,他分別對儒家,道家,佛教的思想做出了自己的判斷,闡釋了其中的優缺點。但最終,他將信仰終結在了現代基督教「大光的威嚴」中,認為宗教和思想派別只是形式,關鍵的是人的本心,只要人們真誠的堅信屬於自己的「上帝」,去追求做一個「好人」,那麼這就是一個理想的世界。

錢穆(1895):錢穆先生的文化觀,十分宏大,縱觀古今中外,這一點與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觀很相似.而對於中西文化,二人的態度也是十分相似,錢穆先生也是一個儒家文化保守者,他認為文化分三個層面,即「物質,社會,精神」而西方的科學精神,個人自由,民主政治,基督宗教無法將這三者有機的融合,只有孔子的儒家精神,可以將這三者完美的融合。同時,錢穆先生對比佛教和回教在中國的發展,得出了中國新文化的發展方向即是將基督教文明吸收並融入到中國傳統的儒家文明中的結論。

我的思考:

我把這一時期的中西文化觀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兩極化時代,即對於傳統文化的極端保守和對於西洋文化的盲目崇拜,以辜鴻銘和梁啟超康有為為代表;第二階段為反思嘗試的階段,這一時期知識分子開始反思傳統文化的優勢以及西方文明的劣勢,並積極嘗試去尋求出路,以王國維陳寅恪,魯迅胡適,李大釗陳獨秀為代表;第三階段則是思考成熟轉入實踐的階段,這一時期的學者們對於中西文化有了深刻的思考,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文化融合觀,以梁漱溟林語堂錢穆為代表。

之所以會出現這三個階段,一方面是人們認識客觀未知事物的必經之路,即由未知恐懼的抵觸,到初步了解的盲目崇拜,再到由淺入深的反思,最終得出結論。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所處的時代背景,在「救亡」的時代精神壓迫下,學子們不得不採取比較偏激的方法以改造中國,以求生存。而事實證明,如果不是那個時代學子們強烈的救亡圖存的觀點,中國不可能在短時間迅速走上現代化的道路,或許早已淪為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

而總結他們的觀點,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第一,對於西方文化,其科學技術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這事關生存.而更進一步,我們還要學習他們理性,民主,自由的精神核心.第二:對於傳統文化,對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己的深層探究,我們絕不能拋棄,那是中國人生存的根本,但我們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第三:此基礎上將西方文明的核心思想與傳統文化融合,形成屬於我們自己的新文化,完成中華民族的文化轉型,使中華民族走上復興的道路。

回到今天,在完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對於東西文化,我們又將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

分析一下現在的時代背景,中國已經走出了亡國的危機,世界也走進了相對和平的年代,近五十年世界的發展,可以說完全是資本主義稱霸的時代,西方文明已經走向了發展的歧途,而中國也不得不跟隨世界潮流進入了一個物質化的時代,一個物質與個人自相矛盾,並完全吞噬了人的靈魂的時代。一個沒有信仰的世界,社會失去道德的底線,人民每天會在危機感之中,只能靠金錢來換取安心.一百年前民國大師們的擔心幾乎成為了現實。

歸根結底,面對大師們給我們設計好的文化藍圖,由於各種歷史原因,我們只完成了其中的第一條,也就是全面西化,學習他們的先進科學和社會制度,這一點至今還沒有完全做到,而對於傳統文化的揚棄,我們完全沒有落實,更不要談中西文化的融合了。因此,我們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相對病態的階段。

而作為現在的知識分子,我們大學生,所肩負的責任,必將是沿著大師們的思想繼續走下去,首要目標便是文化尋根,找回對於傳統文化的尊重,之後便是對於傳統文化的研究,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是目前中國的文化發展最急缺的部分。而之後的文化融合,還需要慢慢來。

現在,終於可以說一說我的文化觀了。

作為個體,我的文化觀要分為客觀的責任與主觀的理想兩部分.客觀的責任,即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清華學生,我應該肩負的文化責任,那便是上文總結出的:學習西方文化,找回傳統文化,結合二者的優勢,這是一個十分長遠的目標,需要我在現實生活中一點一點去體悟,實踐。而另一方面,即我的主觀理想,便是如林語堂所說,崇尚個人的自由,每個人都有適合於自己的信仰,只要那個信仰能夠給你力量,讓你安心,催你向善,那便是適合你的信仰.而對於我自己,就像林語堂一樣,我的信仰其實一直是在變動的,某個時期的某個人物,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虛擬的,他的言行就會影響我,而我的信仰,其實是我所接觸到的事物的總和.而我也正如林語堂先生一樣,從沒有為我信仰的不確定感到恐慌,正相反,我十分享受擁有多個信仰的生活,我認為這樣的生活充滿精彩與浪漫。樂天安命,我想這正是中國人傳統精神的一個核心吧。

到現在,我的信仰探究之旅終於告一段落.大師們的思想,雖然只是一個初步的印象,卻給我帶來了深刻的變化.然而這還遠遠不夠,這一位位繼承著中國兩千年傳統文化的學術大師,他們每一個人窮其一生所創作的學術思想,絕不是短時間內就能理解得透的.因此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一段新的信仰之旅正等待著我,而我,也必將懷著對大師們的敬仰,小心翼翼的去研究,去體悟,去實踐,去創新,努力地成為他們思想的繼承者,哪怕只是很小一部分.而這很小的一部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已是足夠。

參考文獻:

[1]辜鴻銘:《中國人的精神》.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4

[2]張芾:《康有為的中西文化觀》.蘇州大學,2008.4

[3]尹敏,張英明:《梁啟超的中西文化觀的形成——淺析歐洲心影錄》.作家雜誌Writer Magazine 2011 No.2

[4]彭玉平《王國維、陳寅恪的中西文化觀念》.中山大學,2011

[5]張文皎:《「本根未死, 終必復振」--論陳寅恪的的中國文化本位論》.山東工商學院,2007

[6]鄭麗平:《陳獨秀的東西文化觀評析》.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2010

[7]費騰:《淺析李大釗的中西文化觀》.西北師範大學,2012.11

[8]錢理群:《魯迅的西方文化觀》.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special/luxun75/detail_2011_10/19/9973919_0.shtml?_from_ralated。 2013年4月14日訪問

[10]梁漱溟: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商務印書館,2010

[11]梁漱溟:《中國文化的命運》.中信出版社,2010.11

[12]林語堂:《信仰之旅》.新華出版社,2002.4

[13]王兆勝:《林語堂——兩腳踏中西文化》.文津出版社,2004

[14]施萍:《林語堂——文化轉型的人格符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1

[15]錢穆:《中華文化十二講》.九州出版社,2012.2

[16]錢穆:《文化學大義》.九州出版社,2012.2

[17]錢穆:《文化與教育》.九州出版社,2012.2

05/14/201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2號茶館 的精彩文章:

徐浩峰的武俠,我的理想

TAG:22號茶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