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式「啃老」:父母是我的長期飯票?

中國式「啃老」:父母是我的長期飯票?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是否還在為我操心你呢?

又是一年畢業季。每年中國有近800萬的學生從高校畢業,而供大於求的市場哪能接納如此多數目的求職人員呢?就業不易、生存更難,初出茅廬經歷尚淺的學生們一畢業就註定要接受現實殘酷的考驗。無論是找到了工作還是待業在家,都似乎逃脫不了「啃老」的魔咒。

從社會現實來看,生存的壓力無不像陰霾一樣籠罩著畢業生們:日常的開銷、住房的需求、結婚的準備、子女的教育……哪一項不需要大量的資金,而剛踏入社會的他們尚沒有太多的金錢儲備。「月光」的時候沒有父母的幫扶,可能溫飽都是問題。而「一畢業就可能意味著失業」的鐵定律也在無數年輕人身上應驗,沒有了工作,缺乏最基本的資金來源的他們待業在家……試想如果沒有父母的「經濟再哺」,露宿街頭也並不是不可能。誠然,中國的家庭觀念也一直影響著千萬的父母:他們愛子情深,寧願吃苦受累的是自己,也見不得孩子受一點委屈;血濃於水,哪個父母不想給予孩子最好的條件、讓他們接受最好的教育。即使付出自己的一切,也希望子女比自己過得更好。

歸根結底,在少子、空巢、老齡化日益凸顯的中國,大多數父母很樂意「被啃老」:一方面他們不願讓孩子受苦,希望幫助孩子解決當下難題;一方面也渴望通過施與,得到孩子更多的關愛、促進與子女之間的感情交互。幫他們負擔住房首付,在根基並不牢靠之時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幫他們照顧小孩,減輕他們的工作負擔;子孫三代同堂不也正是樂享天倫之樂的最好方式嗎?這看似是兒啃老,實則是是老助兒。這麼說來,中國式「啃老」頗具中國特色,未嘗不可呢?

「養兒防老」是中國的傳統家庭價值觀。父母全心全意地為孩子付出,被看作一種變相的長期投資。渴望在自己年邁之時,也能收穫孩子的照料。可是,過分的啃老現象已將這個投資變得只有產出。事情已經不是預想的模樣……中國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現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養,而這些數據也在以驚人的速度飛速增長著。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原本父母幫扶孩子這種良性需求漸漸走上了「不歸路」呢?

事實上,多方面的誘因共同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一、教育的片面性。學校本應是一個培養全方面人才的地方,而這其中浮躁的急功近利情緒卻越來越突出:高中追求「一本進線率」、大學比拼「考研率」、「就業率」。求知變得不那麼純粹、受教育僅限於追求一紙文憑。再加上所學課程知識與社會需求的脫節,使得畢業生即使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在社會的生存能力也不免被打上問號。學生們在校內沒有得到完善的人格教育,也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一兩次的失敗便足以讓他們偃旗息鼓。剛畢業的學子們,心比天高,渴望找到好工作一展鴻圖報復,以為夢想再沒有比現在更近了!但是,當親臨了招聘大會,看到數以萬計比自己學歷高、能力強的同學都在與自己競爭同一席位,自信慢慢地湮滅。在求職過程中到處碰壁,挫敗感如影隨形,再也鼓不起勇氣、一蹶不振??不免重新投入父母的懷抱。

二、由「學歷社會」造成的惡性循環。為了響應國家以積累人力資本為長遠目標的號召,各大高等學府均大刀闊斧地推行擴招政策,將精英式高等教育變為大眾式高等教育,擁有高等學歷的人數呈指數型增長。這個社會漸漸淪為「學歷社會」;人人都有學上,人人都有學歷拿,一紙文憑的含金量越來越低。在他們走出社會的同時,也導致了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高消費。而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他們不得不通過追求更高學歷以在招聘時不被學歷拉後腿。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念深入骨髓,畢業生們覺得既然受過了多年的高等教育,就必須要有體面的工作。不接受純粹的體力勞動,但白領的高薪生活又顯得那麼高不可攀。高不成,低不就——迫於生活的無奈,他們漸漸成了「啃老一族」。

三、子女缺乏艱苦奮鬥的意識。家庭對子女的溺愛使他們缺乏獨立性,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誤以為自己還是被父母嬌慣的孩子。這種不成熟的心理,導致了抗壓能力、對抗挫折能力太弱。在社會上,再也沒有了競爭力,時間一久,就被邊緣化了;蹲在家裡,一蹲就沒有了節制:靠著父母的接濟過活,基本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子女將一系列父母無私的奉獻都當作理所當然。如此便滋生了他們啃老無限期的溫床……

毋庸置疑,家長對孩子事事包辦、嬌縱寵愛,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可作為青年人,既然有知識,並且有著勤勞的一雙手,為何不能努力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呢?或許以市場的飽和程度,他們並不能一畢業就能發揮所長,在管理高位叱吒風雲;而只是簡簡單單地端茶倒水,對上司唯命是從。但哪一個職場老手不是從菜鳥小白一步步蛻變的呢?或許以他們的工資水平,五年之內也達不到父母給自己創造的條件。但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邁不出第一步,無論何時都只能原地踏步!相信即使一無所有,也擁有重新再來的勇氣!年輕人應該自立自強,到更廣大的空間去迎接挑戰。在經濟上獨立,不讓自己沉湎於啃老的安逸中,更不能依靠啃老而生活!

無論何時,請記住:父母不是子女的長期飯票,而是一張可以通往避風港的珍貴船票,值得我們終其一生彼此守候!

作者:胡千藝

編輯:周 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傳媒夢工坊 的精彩文章:

《我不是葯神》:一個關於貧窮與公平的難題
誠邀你來認識這個一直在路上探索的女孩!

TAG:中國傳媒夢工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