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最美的22個女人,她們都是第一人

中國最美的22個女人,她們都是第一人

所謂「巾幗不讓鬚眉」。她們或美麗、或博學,她們可能是文化名流,也可能是沙場女將,她們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傳奇。

01

秋瑾

中國近代第一個為推翻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女性先驅。詩人、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02

薛紹徽

中國近代第一個女翻譯家。她是近代著名外交官陳壽彭的妻子,1899年,陳壽彭翻譯了《江海圖志》 ,1900年,夫妻合譯了法國科幻小說大師儒勒·凡爾納的《八十日環遊記》,由經世文社出版,首版譯者署名是薛紹徽。

03

裘毓芳

中國近代第一個女報人。1889年(光緒二十四年三月)主持《無錫白話報》編務,同年六月,又在上海創辦我國第一份婦女報紙《女學報》,她與康同薇(康有為女兒)、李惠仙(梁啟超夫人)同為該報主筆,為該報撰寫文章。

04

金雅梅

中國第一位女性留學生。1885年考入紐約女子醫科大學,1888年回國。1907年受聘天津北洋女醫院(袁世凱創辦)院長,開設婦幼保健院,1908年又創辦了天津的第一所護士學校。

05

唐群英

中國同盟會第一個女會員。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之一,女權運動領袖、女權主義先驅、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辛亥革命功臣。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成立,她是第一個加入同盟會的女會員,比相繼加入同盟會的何香凝和秋瑾年齡大3歲和6歲。她是創立中華民國的巾幗英雄,有"雙槍女將唐群英"之稱,歿於1937年4月25日。

06

鄭毓秀

中國第一個女博士。祖父鄭姚,是同盟會會員,她早年也投身革命,曾參與刺殺袁世凱,為躲避追捕於1914年被迫出國留學。1924年,鄭毓秀獲得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女性第一位博士。回國後,她在上海創辦了律師事務所,成為中國第一位女律師。她也是集諸多"第一"於一身的女性——民國政府時期第一位省級女性政務官;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長、審檢兩廳廳長、第一位非官方女性外交特使、第一位參與起草《中華民國民法典草案》的女性。

07

宋美齡

中國第一位正式任命的女性將軍。1937年抗戰爆發,中國軍隊喪失空中優勢,蔣介石授權宋美齡掌管空軍,正式任命宋美齡為空軍中將,隨後宋美齡赴美國,邀請美國空軍中將陳納德將軍整頓中國空軍,組建「飛虎隊」,並向美國購買飛機。

08

董竹君

中國第一個大酒店女性總經理。她是近代著名女性企業家,上海錦江飯店的創始人。1935年3月創辦上海錦江川菜館,隨後又開辦錦江茶館,曾在菜館接待過卓別林,並品嘗了香酥鴨子。上海解放後,她遵照上海市市委和公安局的指令,以錦江兩店人員為班底,創立了錦江飯店。不久又將達到接待國賓水平的飯店無償捐給了政府。她連任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09

方君碧

中國第一位中國女性入選「巴黎美術展覽會」的畫家。1920年作為第一個中國女生考入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校,1924年作品《吹笛女》作為第一位中國女性的作品入選巴黎美術展覽會,當時巴黎各報競相刊登她的照片和作品,被譽為「東方傑出的女畫家」。弟弟方聲洞也是傑出的結合革命黨人,參加廣州起義,率隊衝鋒,中彈身亡,葬於黃花崗,為七十二烈士之一。

10

吳貽芳

中國第一個大學校長。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吳貽芳組織同學打著校旗,手持十字架,參與學生遊行。1928年,獲得密執安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回國履任金陵女大校長,時年35歲。1949年9月,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11

遲瑤

中國第一個女性人體模特。背景材料:1926年拍攝於劉海粟開辦的上海美專,目前只知——「小模特兒」是上海的鄉下人,20歲上下,在學校里做了一年左右的模特兒。

12

朱慕飛

中國第一位女性飛行員。1920年底,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後,改組航空處為航空局,委朱卓文(朱慕飛的父親)為局長。1922年初,孫中山在廣州大沙頭創立航空學校,由其父朱卓文兼任校長,朱慕飛是首屆學員中唯一的女性。畢業後,編入航空局為空軍飛行員,成為國內第一個女飛行員。

1924年,在珠江水面駕駛水上飛機時,不幸失控墜入大海,被漁民發現救起,送入香港醫院治療,身體由此留下「後遺症」。1925年,其父因涉嫌廖仲愷被刺殺案而遭到國民政府的通緝,朱卓文亦避嫌到香港。朱慕飛由此而中斷了繼續飛行的道路,並心情憂鬱,健康情況日益惡化,1932年3月在香港病故。時年僅35歲。

13

林徽因

中國第一個女性著名建築家。她也詩人、作家。與丈夫梁思成一起,設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

14

林巧稚

中國第一個北京協和醫院中國籍婦產科主任。一生信奉「懷著非凡的愛做平凡的事」,雖然一生沒有結婚,卻親自接生了5萬多嬰兒,被尊稱為"萬嬰之母"、"中國醫學聖母",她也是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院士),並被任命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1983年春,林巧稚病情惡化,陷入昏迷,總是斷斷續續地喊:「快!快!拿產鉗來!產鉗……」同年4月22日,逝世於協和醫院。遺囑中,她將個人畢生積蓄3萬元人民幣捐給醫院託兒所,骨灰撒在故鄉鼓浪嶼的大海中。

15

陳衡哲

中國第一個女教授。1914年,由清華大學畢業被招收留美學生,先後,在美國瓦沙女子大學、芝加哥大學攻讀西洋史、西洋文學,獲學士、碩士學位。1920年回國,任北京大學西洋史教授。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碩士、女教授。她也是中國新文學運動中第一個用白話文寫作的女作家。

16

嚴珊珊

中國電影第一個女性演員。1913年與丈夫黎民偉共同創辦香港美華影片公司,並在該公司攝製的短片《莊子試妻》中飾演使女,成為香港及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員,主演《和平之神》、《五女復仇》、《再世姻緣》等影片。1928年退出影壇,1952年去世。

17

胡蝶

中國第一位影后。16歲時入上海中華電影學校第一期演員訓練班,次年進入大中華影片公司,拍攝了無聲片 《戰功》《秋扇怨》,1928年,與阮玲玉合作了《白雲塔》,這是這兩位中國影壇巨星的唯一一次合作。1933年,在上海新聞界人士陳碟衣、毛子佩等人發起,由《明星日報》主辦的女明星競選中,蝴蝶21334票當選「電影皇后」。此次競選相當於中國第一次公開選美大賽。

18

張幼儀

中國第一個正式離婚的女性。1921年徐志摩與林徽因墜入情網,不久徐志摩提出離婚,已有二個月身孕的張幼儀毅然同意。1922年生次子彼得,遂與徐志摩在柏林簽字離婚。這是中國史上依據《民法》的第一樁西式文明離婚案。張幼儀回國後在東吳大學教德語,後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併兼任一家服裝公司總經理。

19

何澤慧

中國第一個女性核物理學家。著名科學家錢三強妻子,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大學工程博士,曾在約里奧·居里夫婦領導的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和居里實驗室工作,第一個發現鈾核「三分裂」現象,被西方媒體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1948年夏回國,1956年研製成功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原子核子能,為中國的「兩彈一星」做出過傑出貢獻。

20

丁雪松

中國第一個女大使。我國著名音樂家鄭律成(《延安頌》《八路軍進行曲》)妻子,1918年5月生於重慶,1937年重慶婦女救國會成立,任常委。

1979年2月,出任中國駐荷蘭王國特命全權大使。1982年5月,出任中國駐丹麥王國(兼冰島)特命全權大使。

21

王琇瑛

中國第一個獲得南丁格爾獎的女性。1931年畢業於燕京大學協和醫學院高級護士學校,1935年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公共衛生及護理教育,獲碩士學位。1936年回國,曾任協和醫學院護士學校副教授。

1983年5月12日,王琇瑛榮獲國際護士最高榮譽獎——南丁格爾獎。這是新中國護理工作者首次榮獲的最高榮譽。

22

屠呦呦

中國第一個獲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女性科學家。

溫馨提示:ART藝術共賞轉載發布內容如有侵權,請後台聯繫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我們希望在資源共享的同時,與您共同維護互聯網的良好生態,謝謝.

歡迎加入ART藝術收藏交流群,

由編輯邀請入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藝術共賞 的精彩文章:

號稱「最丑」速寫,作品一爆,卻俘獲千萬粉絲!
這真的是剪紙!不是繪畫!太美了!

TAG:ART藝術共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