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死的最冤枉的4個人,第1位手裡一個兵都沒有,卻被冤枉說造反

史上死的最冤枉的4個人,第1位手裡一個兵都沒有,卻被冤枉說造反

中國歷史上有些人死的特別冤枉,比如韓信、彭越、岳飛、于謙、袁崇煥等等。但要說到最冤枉的,我覺得還是下面這四個人和四個案子。

第一個是韓信的「無兵造反」案。

說實話,要不是韓信,劉邦不可能當皇帝,當年,劉邦與項羽爭天下,劉邦常吃敗仗。就說彭城之戰,劉邦帶著一幫烏合之眾,大概有五十萬人,趁著項羽不在,打到了項羽的老巢彭城。結果最後被項羽的三萬人擊敗。以至於泗水為之不流。

史上死的最冤枉的4個人,第1位手裡一個兵都沒有,卻被冤枉說造反

而且失敗後的劉邦連老婆和孩子都不顧,老婆和老爸被項羽捉去,而他自己則帶著數十人隨從倉皇逃遁,逃跑路上還幾次要將女兒推下車。因為他覺得孩子太重,車子跑不動。

後來劉邦又被項羽包圍在滎陽,彈盡糧絕,將軍紀信假扮高祖模樣詐降,劉邦率數十騎狼狽而逃。劉邦收兵守成皋,又被項羽包圍,復遁,逃入韓信軍中,收韓信之軍。

之後劉邦在廣武被項羽伏弩射中胸部,假意摸著腳說,射中我趾頭了。

史上死的最冤枉的4個人,第1位手裡一個兵都沒有,卻被冤枉說造反

所以,劉邦和韓信對戰,幾乎是失敗的,幸虧有了韓信。收趙定齊,韓信立了大功。殺死龍且,斬斷項羽臂膀。劉邦幾次大敗,末了從韓信那裡收精兵,方能再戰。

最終韓信擊敗了項羽,逼得項羽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烏江自刎。據《史記》記載,「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整個戰役,全由韓信指揮。垓下之戰實乃韓信之戰。呼風喚雨,波瀾壯闊,四面楚歌,英姿颯爽的韓將軍與拔山蓋世的楚霸王在垓下譜寫了一篇壯麗凄絕的英雄史詩。

可惜立了大功的韓信,最終落下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史上死的最冤枉的4個人,第1位手裡一個兵都沒有,卻被冤枉說造反

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後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死的非常慘和冤枉。

韓信被殺的罪名是謀反,那麼,這個罪名成立嗎?

說韓信謀反,不但奇怪,也不合邏輯。作齊王時,實力強大,蒯通一勸再勸,堅決不反;當了楚王,仍有一定實力,也不反;只待一個兵都沒有的時候才反。無兵造反,自取滅亡,韓信莫非有病?

史上死的最冤枉的4個人,第1位手裡一個兵都沒有,卻被冤枉說造反

況且,韓信與陳豨的對話,應是兩個人之間的密謀,泄漏出去,定有殺身之禍,卻記錄於史書之中,而且繪聲繪色。這未免太不真實了吧?

第二個岳飛的「莫須有」案。

這個我們太熟悉了。岳飛這個名字,在國人心目中是愛國者的別名。岳飛的故事應該也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

公元1141年,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飛被殺。罪名也是是謀反。這個罪名,我們都知道,是莫須有。

史上死的最冤枉的4個人,第1位手裡一個兵都沒有,卻被冤枉說造反

據正史記載,抗金名將岳飛是在紹興十一年十月十三日被捕的,關押在大理寺的監獄中,負責審理此案的是大理寺卿周三畏和御史中丞何鑄。然而兩人審來審去,什麼證據都沒有,反倒確認岳飛是忠臣。

當時,岳飛撕開衣服,背上赫然露出「盡忠報國」。可見其忠心。

所以,另一位早就交出兵權閉門謝客的抗金名將韓世忠實在看不下去,不顧身家性命向秦檜提出質疑,詢問此案究竟有何證據。

史上死的最冤枉的4個人,第1位手裡一個兵都沒有,卻被冤枉說造反

結果得到的回答是證據沒有,事情莫須有。

韓世忠只好嘆息一聲:「莫須有三個字怎麼讓天下人心服。」之後岳飛被秘密處決。

第三個是于謙的「謀逆」案。

公元1449年,明朝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受大太監王振蠱惑,御駕親征瓦剌,遭遇土木堡之變,兵敗被俘。

史上死的最冤枉的4個人,第1位手裡一個兵都沒有,卻被冤枉說造反

英宗被俘的消息傳到明朝首都北京後,人心驚恐,軍無鬥志,一幫投降派大臣驚慌失措,主張放棄北京南遷。危難之際,兵部侍郎于謙挺身而出,嚴厲斥責投降派,堅決主張抗戰,在亂作一團的朝廷上力主誅殺王振餘黨馬順。

于謙一方面擁立郕王朱祁鈺繼位,號景泰,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穩定朝局後,于謙親自督戰。集各路軍馬,部署北京保衛戰,軍民抗戰情緒空前高漲。蒙軍圍城,激戰五天,終被擊退。

最終,于謙大勝,瓦剌退軍,大明江山得以保全。但忠心耿耿的于謙最終難逃一死。

史上死的最冤枉的4個人,第1位手裡一個兵都沒有,卻被冤枉說造反

7年之後,明英宗在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貞等人的謀劃之下成功復辟,史稱「奪門之變」。明英宗複位為帝後,自然清算舊賬,於是當年被于謙罵的徐有貞趁機說于謙當年謀反。

以「意欲迎外藩入繼大統」為罪名,坐《謀逆律》,斬于謙於市。不過抄家的時候,發現於謙家「無餘資」,沒有錢。只有正室鎖得很牢固,打開一看,都是皇帝所賜蟒衣劍器。

當官多年,家中居然抄不出錢來,如此清官,實在罕見。于謙一死,蒙軍再來犯,皇帝就後悔了。旁侍的官說:「使于謙在,當不令寇至此。」帝為默然。

史上死的最冤枉的4個人,第1位手裡一個兵都沒有,卻被冤枉說造反

是啊,于謙被害。可以說死的十分冤枉。事實上,于謙當時並沒有錯。國家也保住了,英宗也保住了。何錯之有,有什麼罪?那謀反了。

第四個是袁崇煥的「反間計」案。

明天啟六年,雄才大略的努爾哈赤領十萬精兵圍攻寧遠。經略高第、總兵楊麒擁兵不救。一座孤城,很少的兵力,由袁從煥率領,英勇抗敵。這是戰爭史上一個經典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結果金兵被擊退,努爾哈赤負重傷,並於是年死在瀋陽。

史上死的最冤枉的4個人,第1位手裡一個兵都沒有,卻被冤枉說造反

這一仗充分顯示了袁崇煥的軍事指揮天才。自此,金兵聞其名而膽寒。袁崇煥升任遼東巡撫,崇禎時,再升為兵部尚書、薊遼總督。經過袁崇煥的苦心經營,寧遠、錦州一帶成為銅牆鐵壁。

可惜的是,公元1629年,崇禎二年,袁崇煥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不過隨後遭到小人魏忠賢餘黨以「擅殺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袁崇煥最終被朱由檢以通敵叛國罪處以凌遲。

史上死的最冤枉的4個人,第1位手裡一個兵都沒有,卻被冤枉說造反

籍其家,無餘資,是一個清官。袁崇煥不死,清兵很難入關。他是明朝的一根頂樑柱,這根柱子一倒,再無人可以替代。而袁崇煥死後不到15年,大明王朝就亡國了。

以上就是中國歷史上四大冤案。

朋友,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顏威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女長得面目黑青,鼻孔朝天,最後嫁給一白痴皇帝,毀了一個國家
康熙皇帝算千古一帝嗎?就憑這一點,毛主席都說他這方面貢獻卓越

TAG:顏威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