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足球背後的俄羅斯——你為啥這麼大?

足球背後的俄羅斯——你為啥這麼大?

關鍵詞

俄羅斯國土的變化

閱讀提示

1.俄羅斯的國土是怎麼變大的?

2.彼得大帝是如何向西方學習的?

3.西伯利亞大片領土為什麼人煙稀少呢?

在本文末尾有非常重要的知識補充,

大家一定要看哦!

用知識愛上學習,大家好,我是大於老師。

世界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不知道你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為自己喜歡的隊伍加油鼓勁呢?大於老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球迷。實話實說,因為工作比較忙,這屆世界盃我是一場沒看。不過雖然我對足球不太感興趣,但是對於足球周邊的知識還是很感興趣的。就拿這屆世界盃來說吧,網上流傳這一個笑話:這屆世界盃全是假球,為什麼呢?明明我們是晚上看的球,電視直播居然還有太陽,一看就是錄像。還猜什麼勝負啊。當然這樣低智商的笑話肯定是瞞不過我們的同學們的。這就是時差產生的。俄羅斯在咱們東邊,時間比咱們晚,所以在晚上的時候人家就是白天。既然說到了俄羅斯,本期節目我們就來聊聊本屆世界盃的東道主,說說足球背後的俄羅斯。

一說到俄羅斯,相信同學們最熟悉的就是它廣袤的國土。俄羅斯國土面積大約是1708萬平方公里,遠遠超過了位於第二位的加拿大998平方公里的面積。小時候,我就奇怪,俄羅斯這麼大的面積是哪裡來的呢?相信很多同學也有和我一樣的疑問,咱們就從頭開始說。

俄羅斯政區圖,你能找到咱們中國嗎?

慢慢長大的龐然大物

俄羅斯民族的祖先是斯拉夫人,這是一個在歐洲東部人口最多的民族。後來這個民族向各處遷徙就成了南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東斯拉夫人。就是這批東斯拉夫人在882年的時候建立了一個叫做基輔羅斯的國家,這算是俄羅斯國家文化的起源之一。基輔羅斯的國王是一個叫做奧列格的維京人。維京這個民族有個著名的外號:北歐海盜,當年以搶掠和經商為生。基輔羅斯中的基輔就是現在烏克蘭的首都基輔,而羅斯呢?有歷史學家考證就是斯拉夫語「漿手」的意思。這樣說明基輔羅斯的建立與海盜和航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維京人的船輕便快速,

可以順河而上,遇到陸地還可以抬著走,

這讓維京人佔據了速度優勢,在歐洲橫行一時

後來基輔羅斯在一位叫做弗拉基米爾大帝的皇帝的統治下變的繁榮了起來。咱們中國人有句話: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位大帝死後沒有太久基輔羅斯就開始分裂,各個勢力打打殺殺,國家一會分裂一會統一,國力漸衰。

基輔羅斯的範圍

但就在這個期間:基輔羅斯東邊的草原上一個新的帝國正在冉冉升起,就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的蒙古帝國。沒過多久蒙古大軍就一路向西,佔領了莫斯科等城市,最後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佔領了基輔,建立了金帳汗國,基輔羅斯算是滅國了。雖然國家沒有了,但是蒙古大軍的入侵也造成了一個意外的後果,就是把從基輔向東大範圍的土地給統一了起來。

金帳漢國佔據了基輔羅斯的大面積國土

但是蒙古人作為入侵者畢竟是不得人心的。另一位被譽為弗拉基米爾的大公建立了莫斯科公國。弗拉基米爾實際上是一個地名,而大公有點類似咱們中國的王爺的感覺,算是一方的君主,但是又要臣服於當時的蒙古大汗。後來這個原本小小的莫斯科公國逐漸強大,終於在1480年脫離了蒙古人的控制,徹底獨立。半個世紀之後,莫斯科公國出了一個偉人,叫做伊凡四世,他在1547年消滅了各方勢力建立了俄羅斯沙皇國也就是我們在歷史書上常聽到的沙皇俄國,他自己自稱「沙皇」就是皇帝的意思。俄羅斯沙皇國是現代俄羅斯的基礎,伊凡四世繼承了之前金帳汗國的大面積國土,還統一了俄羅斯。他在俄羅斯的地位就像是秦始皇在咱們中國歷史中的地位。

伊凡四世又被稱為伊凡雷帝

自次以後,沙皇俄國就開始東征西討的征程。他們向東擊敗了蒙古帝國的殘餘力量,跨過了烏拉爾山,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一路向東高歌猛進,佔領了西伯利亞地區直達太平洋。在這裡他們遇到了一個強大的對手:中國的清朝。兩強相遇必有一戰。中俄之間爆發了雅克薩之戰。結果俄國戰敗,與清朝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和《恰克圖條約》確立了俄國與清朝之間的邊境。而這段歷史在咱們的歷史教科書上有著明確的記載。在東邊俄國順風順水,只遇到了清朝這一個強敵。

《尼布楚條約》的拉丁文版本

但是在向西擴張的過程中,他們卻步履維艱,遇到了波蘭、瑞典和土耳其等幾個強國,只是這幾個強國在歷史中也是起起伏伏,國力時強時弱,於是俄國趁火打劫,佔領了不少領土。在東征西討的幾百年間。俄國出了不少有名的君主,比如彼得一世。他自己親自化名隨代表團出訪歐洲,學習先進技術。據說他為了能夠學到真本事,不惜把自己偽裝成一個學徒,學到了西方不少的先進技術。回國後他將這些知識運用到了治國當中,建立了俄羅斯帝國。尤其戰勝了瑞典建立了聖彼得堡,打開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所以說咱們要學習,不但要用功刻苦還要謙虛謹慎,正是因為彼得大帝不顧自己的皇帝身份去歐洲親自學習,才有俄羅斯後來的強大。

彼得一世又稱彼得大帝

1696亞速戰役中的彼得一世和俄國軍隊

而後到了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期,俄羅斯領土空前膨脹。這位葉卡捷琳娜二世雖然是一個女性,但是心狠手辣,治國手腕強硬,頗有點咱們中國武則天的意味。在她的統治之下,俄羅斯國力空前強大,終於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俄羅斯也通過打敗了奧斯曼帝國擁有了通往黑海的出海口,同時還打敗了波蘭,分得了大量的土地。

葉卡捷琳娜二世

就這樣,東佔一點、西佔一點。從16世紀開始的4個世紀中,俄國以每天平均佔領130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擴張。在這樣的驚人速度下從第一個基輔羅斯的建立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000多年的歷史中,俄羅斯從一個782平方公里的內陸小國變成了一個2280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在隨後的日子裡,雖然經歷了一戰、二戰以及蘇聯解體等等的重大事件,國土面積有所變化,但是俄羅斯還是世界中面積最大的國家。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

俄羅斯全盛時期的疆域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至於說俄羅斯為什麼這麼喜歡佔領土地,我覺得究其原因既有民族的性格又有現實的緊迫。自從東斯拉夫人建立了基輔羅斯,一直就和各民族之間關係緊密。既有來自北歐的蠻族維京人的影響,又與蒙古人有著幾百年紛紛擾擾的爭鬥。在這期間既形成了眾多的各種各樣的民族,又形成了俄羅斯人驍勇善戰的性格。而實現的緊迫也是一個不得忽視的理由,俄羅斯在建國之初只是位於東歐的一個內陸國家,雖然面積不算小,但是國力不強,而同時間德意志、法蘭西等西歐強國也都出現了雛形。咱們中國正處在唐朝。而蒙古的侵入讓剛剛建國的俄羅斯就遭到滅國之災,等他們推翻蒙古人重新建立俄羅斯的時候,西歐諸強已經開始探索世界了,文藝復興已經讓西歐變得更加的開放文明。而哥倫布也已經計劃他探索新大陸的路線了。被統治的兩百年讓俄羅斯失去了發展的先機,反而被西歐各國虎視眈眈的盯著。

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把蒙古索要貢賦的國書撕毀,

併當庭下令將汗國特使處斬,宣告和蒙古正式脫離關係

莫斯科曾經不過是俄羅斯中部無邊的森林中的一座木造小城

足球界有句俗話: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而俄羅斯也算是應了這句話。他們沒有固守自己的家門,而是東討西殺,見縫插針,不斷的擴充自己的土地。而廣袤的土地也確實幫助俄羅斯贏得一些關鍵的戰爭。無論是拿破崙還是希特勒,在俄羅斯廣袤但又貧瘠的土地上,扛不住西伯利亞凜冬的寒風敗北而歸。所以說在咱們的生活中也是,要是有薄弱的地方,比如你身體不好,就更要加緊鍛煉,要是成績不好,就要更刻苦學習,總之,只有付出辛苦才能換來自己的強大。當然,要是用侵略這樣不正義的方式是不行的,咱們做人畢竟不是國家擴張,還是要靠自己。

拿破崙敗於莫斯科

德軍在篝火邊取暖

德軍被俘

地方大、人口少

說完了俄羅斯領土的歷史,最後,我們穿過歷史的迷霧再從地理的角度,清清楚楚的看看這片土地。當你翻開世界地圖,找到咱們中國,然後一路向北,越過一個叫做蒙古的國家就能看到幅員遼闊的俄羅斯了。他橫跨亞歐大陸,一個國家就佔據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8。從地形角度來說,俄羅斯可以被劃分為整整齊齊的四各區域:在烏拉爾山以東是東歐平原部分,這也是俄羅斯的經濟核心地區。莫斯科、聖彼得堡等眾多城市都在這裡。這裡人口佔到整個俄羅斯的78%。越過烏拉爾山就到了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一直到葉尼塞河叫西西伯利亞平原。從葉尼塞河到勒拿河之間是中西伯利亞高原。再往是東西伯利亞山地。西伯利亞雖然面積廣大,但是人口非常稀少。所以當年俄羅斯在這裡的國土擴張是極為順利的。直到今天,這裡的人口3人/平方公里。與他相比,在咱們中國號稱地廣人稀的的新疆人口密度也有13人/平方公里。而天津的人口密度是1085人/平方公里。同學們可以感受到西伯利亞的人煙稀少了吧。

俄羅斯的國土可以整整齊齊被分成四個部分

這麼大的地方為什麼人這麼少呢?究其原因:就是一個字:冷!西伯利亞是世界著名的寒冷之地,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西伯利亞已經有一部分在北極圈之內了。高緯度導致這裡的太陽高度非常低,在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太陽都是低低的掛在天邊。到了冬天這裡的白晝又變得十分的短。這些都造成西伯利亞的寒冷。

西伯利亞的植被多是亞寒帶針葉林和苔原

我們都知道蘇武牧羊的故事,蘇武就是被匈奴流放到了北海的苦寒之地。北海就是今天的貝加爾湖附近,而這裡在西伯利亞還算是比較暖和的南方。

封凍的貝加爾湖

我們就可以知道西伯利亞的中部和北部地區是多麼的寒冷。所以俄羅斯雖然佔據了這些地方,但是用處並不大。直到近現代,人們在西伯利亞發現了眾多的煤礦、鐵礦、石油等礦產資源。人們才為了開採資源而建立了一些城市。雖然西伯利亞在冬天非常寒冷,但是在夏天還是非常漂亮的。尤其是如果你要是有機會乘坐西伯利亞鐵路橫跨這片地方就更能感受西伯利亞的美景。

工業才讓西伯利亞地區有了更多的城市

西伯利亞大鐵路

最後,讓我們總結一下今天所講的知識吧:在俄羅斯這片地方,最先建立的國家叫做基輔羅斯,伴隨著國家間的競爭和壓力,在隨後在1000多年的時間中,通過伊凡四世、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等等沙皇的努力,國土面積擴張到了2000多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後來雖然經歷了一戰、二戰和蘇聯解體等眾多的歷史事件,國土面積有所縮小,但是俄羅斯依然是地球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用知識愛上學習。關於俄羅斯國土的故事我們就講到這裡,我是大於老師,我們下期見。

重要的補充知識

1.弗拉基米爾到底啥意思?

「弗拉基米爾實際上是一個地名」,Владимир,詞根本意是是由俄語「Влади」和「мир」兩部分組成,前者是掌握、征服、統治的意思。所以海參崴的俄語名「Владивосток」就是征服東方或者統治東方。類似的還有「Владикавказ」符拉迪高加索,統治高加索。「мир」比較有趣,在俄語里有「世界」或「和平」兩個意思。蘇聯的最後一艘大型空間站「和平號」就是「мир」。但是在這裡,「Владимир」放在一起,則是「征服世界」的意思。這同時也是俄羅斯男性最常見的一個given name。而歐洲文化里,以人名命名城市的傳統很常見。因此,很難說「弗拉基米爾」最初實際上是人名or地名。因為它也是一個辭彙。

2.「沙皇」就是皇帝的意思?

並不準確。俄語「царь」,中文譯為「沙皇」實際是音譯。這個詞轉譯自希臘語的「κα?σαρ」,也就是「凱撒」。德語的皇帝「Kaiser」也類似。那麼「凱撒」這個源自羅馬帝國的名字是如何成為俄羅斯統治者的頭銜呢?這源自伊凡三世在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滅國後,以外戚身份自稱繼承了「羅馬帝國」的法統,自此號稱俄羅斯是「第三羅馬帝國」。今天的俄羅斯國徽雙頭鷹也即來於此。從此,俄羅斯開疆裂土有了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繼承「羅馬帝國」的傳統。他的孫子伊凡四世是俄羅斯歷史上第一個擁有「沙皇」頭銜的俄羅斯君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自彼得大帝開始使用「皇帝」頭銜(漢語皇帝=俄語Император=英語Emperor)後,「沙皇」(царь)實際上只相當於國王頭銜。類似於中國君主在秦始皇之前都叫「王」(如:周文王、周平王),而在秦始皇之後都叫「皇帝」(如:漢高祖皇帝、乾隆皇帝)。因此我們將彼得大帝之後的俄國稱為「沙皇俄國」實際上是漢語翻譯過程中一個由來已久的習慣,並不確切。當然,俄語里稱中國為「Китай」實際上是「契丹」的意思,對我們誤會也很深。這樣看來,中俄雙方也算是互相傷害,扯平了。

3.俄羅斯人和俄羅斯族是兩個概念。「俄羅斯人的祖先是斯拉夫人」寫作「俄羅斯民族的祖先是斯拉夫人」比較恰當。而且斯拉夫是一個很廣泛的族群概念,並不能稱之為民族。

4.「基輔羅斯的國家,這算是俄羅斯這片土地上第一個正式的國家。」改為「基輔羅斯的國家,這算是俄羅斯國家文化的起源之一。」

5.俄羅斯真有這麼大嗎?

我們平時看俄羅斯確實大的嚇人,俄羅斯的國土面積也確實是世界第一。但是並沒有大到這麼誇張,我們看到地圖上俄羅斯的大小是受到地圖繪製時投影變形的影響。因為地球是一個立體的球體,但我們的地圖確是平面的,再從立體到平面的轉化過程中就會有變形。緯度越高變形越大。(你可以用橘子皮試一下)。因此,要看世界上各個國家的真實面積,還是地球儀會更準確一下。

地圖上俄羅斯與中國的大小對比

在同一緯度上,俄羅斯與中國的大小對比

特別感謝一位老師的提示。尤其感謝他指出的用圖錯誤。

歡迎你把自己的問題發給大於老師

說不定下期我們解釋的就是你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於簡言 的精彩文章:

TAG:大於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