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修行誤導了多少人

修行誤導了多少人

關注一乘禪師轉發就是法布施

(圖:張衛)

《修行誤導了多少人》

修行,永遠是一個值得探討的主題。

什麼是修行?這好像是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了,簡單得不必思考它,「修行」總是在大家嘴裡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正因為如此,修行變得很草率……是的,沒錯,人們把「修行」變成了一件很草率的事。

草率地去修行,就等於去犯錯誤,以修行的名義犯下更多更嚴重的過失,適得其反,事與願違。

修行不是一個單獨的行為動詞,它是一個片語:修+行。

首先要搞明白何為修,何為行,才能真正進入修行。

修是行之因,行是修之果。沒有修,就難以行。有修才能行,故名修行。

修是修正自己,為什麼要修正?因為突然間覺醒了,發現自己走偏了,要改正方向。

所有的煩惱和痛苦都是自己選擇的錯誤,都是自己的過失產生的,所以要想命好,運好,就要改正,改邪歸正。

這個改邪歸正的過程就是修。

改邪歸正主要表現為斷惡,斷惡就是諸惡莫作。斷惡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諸惡莫作就更難做到了。

所以,修的是斷惡,諸惡不作。

但是,無明沒破,分不清是非,不能明辨善惡,怎麼斷惡?可見,斷惡首先要破無明。

破無明才能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

相信因果,還得明白因果。因果是事間萬法存在的真相,相信因果才能受持佛法,明白因果才能踐行佛法。

停止正在犯的過失,才能真正地「修」起來,斷惡,然後諸惡不作。

當然,破無明之前也可以修,也可以斷惡。不起惡念,停止害它之心,不再明知故犯,就叫修。沒破無明斷惡不究竟,就會存在很多過失而不自知。

那麼?如何破無明?破無明就是聽聞善知識開示,悟入佛知見,也就是正知正見。

破迷開悟,去邪念,止妄想,不執著……正知正見故,對事物才有正解的智慧。

何為行?行是行善,眾善奉行,行菩薩道。

這個行也並不簡單,首先要做到諸惡莫作,才能眾善奉行。諸惡不作即是善,所以,眾善奉行就是諸惡不作。

所以,修行就是斷惡從善,目的是眾善奉行。修是關鍵,是行的前提。修正了,行就理所當然了。

因此,真正的修行是覺悟後的事,覺悟了,修行無處不在!

處處,時時,事事都是修行。

修行是修心,最初的覺醒,沒有定力,必須出離紅塵凈心。

因為紅塵是個大染缸,沒有定力就會隨波逐流,在滾滾紅塵中不能自拔!對於覺悟的人,生活即修行,修行不離生活。

在紅塵中煉心,隨緣不隨便,可逆水行舟,不被業力洪流所轉……

所以,只能有一定的定力,做什麼都是修行,做事是修行,吃飯是修行,行住坐卧都是修行……

修行就在每個當下,每個當下不迷,覺而不迷即是修行。

修行並不是叫你另外去做個什麼,是叫你做什麼都沒有一個「做」,這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乘禪師 的精彩文章:

沒有福德,遇不到正法
開悟需要證明嗎

TAG:一乘禪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