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國時期秦國崛起,連掃五國,只有面對此國卻節節敗退

戰國時期秦國崛起,連掃五國,只有面對此國卻節節敗退

說到秦國,我們都會想到「秦王掃六合」的霸氣,威震宇內。那強大的秦國鐵騎,從商鞅變法開始便在西北邊陲厚積薄發的秦國,早已不再是被中原各國認為蠻夷的國家。兵強馬盛,國富民強,終於一朝崛起,連滅六國,成就天下一統的帝王偉業。於是乎,成了秦王的名,圓了諸多先王的夢。人們提到秦國的軍隊都是聞風喪膽。可就是這樣強生的秦國軍隊為了攻打六國中的一個,出了二十萬大軍卻全軍覆沒,而後出了六十萬大軍,久攻不下,最終損失慘重才滅了該國。而關於這個國家額傳說也是很多很多。

這個國家便是楚國,是出過書寫《天問》、《九歌》、《離騷》的屈原的楚國,也是出過霸王項羽的楚國。楚國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江南國家的面貌,國土很廣,但很多不適合居住,人們喜歡歌舞與美人,素有男子「楚南冠」之稱。可任誰也不會想到楚國的軍隊也是如此的強大,再加上項氏一族的將領的存在,一次便吞了二十萬的秦國大軍。這在當時可是大大地煞了連滅幾國的不可一世的秦國的威風。

話說當時秦王想要出兵攻打楚國,曾問大將王翦需要多少軍力,誰料王翦給了秦王一個讓其大笑的答案——「非六十萬不可」!而後秦王不用王翦,而聽信了李信「二十萬可滅楚」的話,用李信出兵滅楚。結果,大敗,幾乎全軍覆沒。而後秦王才想起王翦的話,任用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出兵攻楚。而王翦對於楚國也是極其重視,並沒有因為秦軍強大而就冒進進攻,而是被動防守等待楚軍進攻,而後找準時機反擊,以及取勝,這一場戰事也是持續了好久。

還有傳言說當時王翦將要率領六十萬秦軍離國出兵滅楚,恐怕秦王多疑自己擁兵自重,意圖不軌,所以在秦王問自己領兵外出有什麼要求的時候,便為自己的子孫討要房產田地,從而讓秦王內心輕視自己的志向,從而自己可以安心攻打楚國。從這一方面看,王翦對於楚國的重視也是可見一斑的。

都說「楚雖三戶可亡秦」,果不其然,最後率軍破了咸陽,燒了阿房宮的果然是項氏一族的後代項羽,雖然項羽最後喪於漢高祖劉邦之手,但是其軍事才能在歷史上也是極其有名的。由此也可見楚國兵民的軍隊實力以及軍隊將領的才能之突出,也無怪秦國滅楚國要如此艱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尚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杜月笙遺產有多少?他去世時怎麼分配的?答案你萬萬想不到

TAG:尚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