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家駒生前最後一部電影,竟打敗周星馳的「武狀元蘇乞兒」奪獎

黃家駒生前最後一部電影,竟打敗周星馳的「武狀元蘇乞兒」奪獎

海闊天空

 樂與怒

BEYOND 

00:00/05:24

前不久(6月30日),適逢黃家駒逝世25周年,忍不住又和大家重溫了那些經久不衰的歌曲:

20多年了,《光輝歲月》《海闊天空》《真的愛你》《喜歡你》...至今仍被傳唱。

只是,太過留戀家駒的歌,反而忽略了他在其他方面的痕迹,比如影視領域。

黃家駒生前共出演了八部電影。

第一部是1987年與林正英主演的短片,《小說家族之對倒》

片中,林正英正在街頭看黃家駒表演

之後他又在《靚妹正傳》《黑色迷牆》《吉星拱照.》《開心鬼救開心鬼》《豪門夜宴》這六部電影中,陸續客串了音樂人的角色;

《開心鬼救開心鬼》黃家駒

他的第七部電影是1991年出演的《莫欺少年窮》,這是家駒在演藝生涯中第一次當主角

影片講述的是四位少年的追夢過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回顧Beyond樂隊成立前的奮鬥史。

他的第八部電影是1992的《籠民》

可以說,這是黃家駒的演藝巔峰之作,同時也是他生前拍的最後一部電影:

《籠民》I 1992

豆瓣:8.8

君君鑒片

《籠民》

適用人群:家駒粉;港片控;

推薦理由:家駒遺作;直指現實的佳作

時 長:145min

推薦指數:★★★★★

觀看地址:優酷視頻,百度雲

作為家駒生前遺作,《籠民》意義非凡,它為我們保留了家駒最後留給世界的光芒。

作為電影本身,它更是不同凡響。

影片一舉奪得第12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和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

要知道,當年一同被提名的都是一些響噹噹的作品:

劉鎮偉執導、梁家輝主演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張曼玉、劉嘉玲、張家輝主演的《阮玲玉》;李連杰、甄子丹主演的《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周星馳、張敏主演的《武狀元蘇乞兒》

和它們相比,《籠民》的知名度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一部經典,並且憑其特有的現實主義視角,異軍突起,奪得「最佳」。

我們知道,香港電影從來都不缺乏小人物,但是青睞的,往往是發哥那種布衣俠士,或者星爺那樣的草根英雄。

市井生活被當作主人公的背景,嘻笑調侃,插科打諢,遠離世俗,江湖再見。

GIF

出自 周星馳《功夫》

但《籠民》不同,這是一部真正把鏡頭對準了弱勢群體和社會問題的電影,記錄的是時代一隅。

它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主角,而是直接將舞台讓給眾生。

這裡的眾生,是高度發達的香港社會裡,蜷縮在最底層、最卑賤的一群人:

籠民。

什麼是籠民?

顧名思義,就是一群住在「籠子」里的人

香港地區,人口密度極大,寸土寸金。

一些社會底層人群承受不起高昂的房價,又需要一處安身之所,「籠屋」便應運而生。

香港籠屋,又叫「床屋」。

在許多老式樓房裡,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床位,每個床位被鐵絲網團團圍住,劃分開來,猶如一個個籠子,「籠子」里除了床鋪外,還堆放著各種生活用品。

這些住在「籠子」里的人,則被形象地稱之為「籠民」。

影片中籠屋所在地,有個相當高大上的稱呼:華廈男子公寓

華麗麗的名字下,其實就是老鼠洞一般的貧民窟,裡面住著的,也都是繁華都市中的老弱貧苦

籠屋的管理者肥公,多年來一直獨自照顧著自己的傻兒子;

GIF

講義氣但脾氣暴躁的修補匠,單身多年,每天為生計奔波忙碌。

GIF

尖嘴猴腮的唐三兒,常年領著一隻猴子賣餅謀生;

最大毛病就是愛佔小便宜,就連鄰居用來逮老鼠的麵包都會偷吃。

GIF

吝嗇的老頭陳十一,大家都叫他711,開著籠屋小賣部,幾十年沒出過籠子

GIF

老實善良的大媽跟711是鄰居,也是僱傭關係。

給711打工三十多年,負責每天進出貨,照顧711的生活起居,工資是兩罐午餐肉。

GIF

各色人等簇擁在這個棺材板一樣的狹小空間,苦中做樂,過一日,算一日。

黃家駒飾演的小混混毛仔也是籠民之一蹲過5年監獄,叛逆、衝突、唯利,卻有情有義。

長久以來,拆遷隊對這片籠屋虎視眈眈,總想拆之而後快。

機緣巧合,毛仔成了某位議員的利用工具,為他騙來了大多數籠民自願搬離的簽名。

當毛仔得知自己被騙後,不想成為罪人,又想幫大傢伙偷回簽名名單。

但最終,籠屋還是被強拆了,那些把自己鎖在籠子內的籠民也被強行拉走

如果說《肖申克的救贖》裡面有些牢犯不願意離開,是被監獄體制化了;那麼,住在籠子里的人不願意離開籠屋,又算是什麼呢?

這兩者存在很大的區別,因為籠民離開籠屋後,處境可能會更糟。

蝸牛也許不願意縮在殼裡面,只是沒有了殼會更難過。

失去了最後的棲身之所,這些籠民們又該何去何從......

一處破屋,幾面網格,一群籠民,千萬眾生相。

小市民的冷漠無處不在。

每個人都把自己關在狹小的床上,畏懼外界畏懼改變,對偷盜深惡痛絕,對明天充滿恐慌。

底層人民的義氣也無處不在。

湊份子給不幸猝死的鄰居過頭七,竭力幫助九十九歲老人生活,儘可能微笑著問候每一個早晨。

批判和溫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處,憤怒的矛頭卻不知指向何人。

指向貧民窟里的老人們?

他們已經無能為力,只能得過且過;

指向業主?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業主有收房的自由;

指向政府?

香港要發展,老房拆遷,勢在必行。

好像人人都有錯,好像人人也都有自己的道理。

歸根究底,這是一個引發時代陣痛的歷史難題。

即便過去了幾十年,居住問題在如今香港也依然存在。

今天的籠屋

密密麻麻的籠屋,一般建在深水埗的危樓,70㎡的屋子,幾十個3層鐵籠,最多能住到200人左右。

劏(tāng)房

相當於分割房,面積通常小於8㎡,廚房、卧室、客廳三合一,每月卻要2500~4000人民幣。

棺材房

在香港,每晚都有人睡在「棺材」里。

面積≤4㎡,最小的不過1.4㎡,僅僅放得下一張床,人在裡面只能躺著!租金約合人民幣1600~3200/月。

在這裡,常常可以聽到有人自嘲:

「我還沒死,就住進了棺材裡。」

廁所房

更觸目驚心的是廁所房,馬桶上方搭個板,月租金2200元。

如此,電影《籠民》確實戳到了香港居民的痛點,也戳到了整個社會的痛點。

最後,我們再回到主角黃家駒身上。

據說黃家駒的角色,起初是想讓周星馳演的,畢竟當時的星仔,是演小人物的頭號代表。

對比之下,黃家駒不是影帝,也沒有令人稱道的演技。

他甚至演不好他自己,在《莫欺少年窮》這部電影中,家駒的表演仍舊不自然。

但黃家駒配得起《籠民》,他的成長環境就是《籠民》的現實版。

1962年6月10日,他出生在一個勞工家庭,一家七口人住在九龍深水埗一個不到3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學生時代的家駒,把一把別人丟棄的舊木吉他撿回家,放在床上,看了很久,又把它拿起來,彈出了聲音。

就是這樣一介草根,最後成為了一代傳奇。

《籠民》里有這樣一個鏡頭:毛仔站在大院里,抬頭看向天空,很容易讓人想到《海闊天空》。

就像《海闊天空》的樂壇地位一樣,《籠民》也是黃家駒電影生涯的絕唱。

生命的音符在盛夏里開始,又在最好的年華戛然而止。

戲裡戲外,他都脫離了牢籠,永遠離去,但永遠年輕。

留言點贊前三的小夥伴

可分別獲得一個月視頻會員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量君電影院 的精彩文章:

6部驚險刺激的槍戰電影!
男人露大腿、穿粉色三角褲……這部電影真是騷斷腿!

TAG:流量君電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