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上市,不是終點

小米上市,不是終點

今天你的朋友圈被小米刷屏了嗎?

7月9日,小米集團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成為港股市場「同股不同權」創新試點的首家上市公司。今天在朋友圈中傳播的各種IPO現場照片,感覺好像無數人都身處現場。

其實熱鬧背後,潛藏著無數人的心愿,也映襯著雷軍想對創業者說的那句話:我覺得人因夢想而偉大,其實8年前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瘋狂的想法,其實當時沒有多少人相信,到今天為止相信的人還是少數,但我們已經做到了階段性的成功。任何時候都要相信夢想的力量。

小米最終每股發售價定為17港元。以IPO發行價計算,小米估值約543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全球第三大規模的科技互聯網公司IPO,僅次於阿里巴巴和Facebook。恭喜那些因為小米而財務自由的朋友們。

在此其中獲取最大投資收益的機構,是晨興創投。晨興在創立之初就給了小米5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現在依然是小米的第二大股東,投資收益按照上市價格計算,回報高達866倍!

破發在預料之中,長期看並不重要

受貿易戰、A股及港元拆息等因素困擾市場,相較於去年的牛市環境,現在整體資本市場是處於熊市狀態。

不出所料,小米集團首日開盤價報16.60港元/股,較發行價跌2.35%,且股價持續在17港元/股的發行價下方震蕩。中午休盤時,股價曾一度逼近發行價,可惜後繼乏力,截至收盤也沒有回歸發行價,收於16.78港元/股。

有行業人士認為,小米今天雖遇冷破發,但對小米股價,不看一時波動,得看長期信仰。

為什麼要選擇今天上市?一是可預測的未來大勢,需要提前在資本市場上站位,二是如果上市止步,等待下一波,對業務,對投資人,對員工來說,這都是一個巨大的等候期,很難預計誰能熬的起。

似乎早已預見破發,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昨天發表的公開信中表示:最近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小米能夠上市就意味著巨大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雷軍第二次來香港敲鐘。第一次是2007年10月9日,金山軟體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他對這家公司傾注了多年心血。而今天雷軍在港交所敲完鍾後面對媒體,再提十年前金山上市舊事:「這是我第二次來港交所,第一次來了十幾個人,沒有這麼熱鬧。」

他對媒體說道:「我過去一個星期真心焦慮,連覺都睡不著,大家投資我們55億美金,萬一跌得很難看怎麼出去見人?但這一個星期下來,尤其這一兩天,我自己覺得這是一個過程。小米過去的八年雖然有起有落,總體特別的順,這次IPO能從低點開始,我覺得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是調整心態。」

三條策略保障小米成長性

在上市前一天,雷軍對內部發了一封公開信,那些看似在賣情懷的話語,其實真的充滿力量。

比如:我相信,小米的創業故事將啟發和激勵更多創業者!如果100年後人們評價小米,我希望他們認為小米最大的價值並不是賣出了多少設備,賺回了多少利潤 。而是我們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探索實踐了商業的終結形態——與用戶做朋友,實現商業價值與用戶價值最大程度的統一,證明了靠銳意創新的勇氣、持之以恆的勤奮、踏踏實實的厚道就能夠成功。

比如:世界會默默獎賞勤奮厚道的人。明天小米即將上市,是對我們獎賞的一部分。但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上市從來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奮鬥不是為了上市,我們上市是為了更好地奮鬥。成功上市只是小米故事中的第一章的總結,第二章更加華麗絢爛。

再比如:此時此刻,我無比激動,在內心迴響的是幾年前小米的一句廣告語:「我們的名字叫年輕,在追逐夢想的路上,我們不斷向前,無所畏懼,去探索、去改變、去拼搏,讓世界看清我們的樣子,我們的時代來了!」

但雷軍畢竟不是一個會讓激情打敗理性的人,即便在這封激情側漏的公開信中,他依然理性地列舉出三點小米未來的成長空間:

一是小米智能手機業務排在全球第四,而智能手機僅看存量就是個巨大的市場,小米要力爭儘快沖入世界三強;

二是小米會有計劃、有節奏地進行品類拓展;

三是國際市場廣闊天空大有可為。

雷軍還表示,僅這三條策略,就保障了小米未來的成長性。

小米或成內地獨角獸企業上市參考對象

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IoT平台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並以鐵人三項商業模式來形容。定價厚道是小米非常與眾不同的經營策略,堅持硬體綜合凈利潤率不超過5%。雷軍充滿信心的表示小米是新物種,「小米是全球罕見的,既能夠做硬體,也能夠做電商,也能夠做互聯網的全能型企業。」

有人認為,小米既代表了過去的互聯網創業投資大潮,也代表著未來的實體經濟和消費升級。小米上市之後,對其他IoT硬體,智能家居公司的融資,也許是一個利好。

IPO價格定在每股17港元,小米此次凈籌資約240億港元。此次融資的30%將用於研發,30%將用於擴大物聯網及生活休閑產品等的生態系統,30%將用於全球拓展,而餘下10%則用作運營資金及一般用途。

根據小米在港交所公布的最新招股書顯示,在今年第一季度,來自智能手機的收入仍是小米營收最大來源,佔比67.5%;小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營收佔比 22.4%,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小米的互聯網服務營收32.31億元,營收佔比為9.4%。

普華永道在最近發布的「獨角獸」CEO調研報告中指出,未來三年將是中國內地「獨角獸」企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64%的受訪企業未來2年內有上市計劃,而最受獨角獸企業青睞的資本市場首先為香港市場(43%),其次是美國市場(25%)和內地A股市場(23%)。

天虎科技 羅曙馳 程學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虎科技 的精彩文章:

TAG:天虎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