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撥開籠罩在三伏貼上的迷霧

撥開籠罩在三伏貼上的迷霧

前言

90%的人,都說不出來三伏貼為什麼這麼熱,他能告訴你。

95%的人,都想看到三伏貼的有理有據的說法,我們找到了他。

溫文儒雅的朱慶文大夫

一個最符合解答上述問題的人——他身上有多個重量級標籤:醫學世家,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中醫外治雜誌》副主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外治方法與技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2016年開始主持正安三伏貼配製……

「三伏貼,起泡了效果會更好」

「當然,沒有起泡同樣有效。」

1.「中醫穴位貼敷法2000多年淵源,絕非始自400年不到的清代張璐」

「三伏貼屬於中醫外治療法的穴位敷貼療法,在清朝著名醫家張璐所著《醫通》中有正式記載。

其實,現在文獻可查到的中藥貼敷療法的起源,早在2300 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了描述。《周禮·天官》中記載了治療瘡瘍常用的外敷藥物法、藥物腐蝕法等。

1000多年前的晉、唐之後醫家們把敷藥法和經絡腧穴的特殊功能結合起來,創立了穴位敷藥法,大大提高了臨床療效……

當我們去質疑甚至批判一件事情前,首先需要自己有足夠的積澱,如果沒有積澱而隨意去批判,就可能會出現笑話。

我們應該好好研究歷史,找到更多依據,才能建立正確的認識。不能人云亦云,隨意聽信自己的認識給不了解真相的人帶偏,受損失的一定是自己。」

2.「通過經絡發揮治療作用是三伏貼的主要機理」

「即使現在所謂在人體上找不到經絡,但是經絡是客觀存在的已經多次得到間接的證實。

我曾經專門查閱過文獻——

有研究者研究了足三里穴位注射氯黴素對大鼠血、胃、小腸等組織藥物濃度的影響,發現與非穴位點肌肉注射對照,足三里穴位注射對血葯濃度影響不大,對於胃組織,一次氯黴素足三里穴位注射,在20 min時間內獲得比普通肌注高一倍左右的藥物濃度,這種濃度差異可保持到 12 h。(姚勁松,陳百先,朱貽盛.穴位對藥物組織分布的影響. 中醫外治雜誌,2012;21(5):11-13)

這說明了經絡和穴位可以作為我們從外部進行治療靶向給葯的通道。

三伏貼雖然屬於中醫外治法的一種,其實被譽為『外治之宗』的清代著名醫家吳師機在《理瀹駢文》中說過:『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亦即內治之葯,所異者法而。』

這段話充分說明,跟用湯藥內治疾病取效道理類似,因為人體穴位經絡臟腑三者是緊密相關的,外治法雖然是通過體表等外部用藥,其實跟內治機理一致,完全可以治內病。

三伏貼的四種常用藥物(白芥子、甘遂、細辛、元胡)中就包含了激發穴位的藥物白芥子、甘遂,引發經絡傳導的藥物甘遂、元胡,調整臟腑本身所需要的藥物白芥子、細辛這三組藥物。」

3.「800年前的《針灸資生經》言:『凡著艾得灸瘡,所患即瘥,若不發,其病不愈。』」

「為什麼要『得灸瘡』(即發泡)才有效?古人為什麼這麼殘忍地對待自己?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方面認識,一是古人條件有限,兩權相害取其輕。如果必須在繼續忍受疾病痛苦和以小痛換取康復之間選擇,接受可能的發泡是明智之舉;

第二個原因,很多現代醫學研究已經充分證明,三伏貼配方中的兩味主葯白芥子中的主要成分白芥子甙遇水後經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揮髮油,主要成分為硫代異氰酸對羥苄酯,為黃色油狀物,揮發性較小,具有辣味,為強力的皮膚髮紅劑,並有起泡作用。

甘遂主要含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和少量三萜類化合物,其中巨大戟二萜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毒性和皮膚刺激作用。這兩味藥物屬於中醫本草學中的氣味濃厚之品,特點是穿透力強,選擇這兩種葯就是希望起效迅速。

此外,起泡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機體免疫系統被調動的過程。通過激發局部的炎症反應,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進而實現保健治病的目的。當然,過度起泡肯定是對健康有害的,這就需要患者選擇值得信賴的正規中醫診療機構和專業中醫大夫。

我們在稍微擔心可能面臨皮膚起泡挑戰的同時,不得不佩服古人為什麼在成百上千種藥物中選擇這兩味藥物。創新固然需要,繼承好前人成果同樣重要。

總之,有一定範圍和程度的水泡是效果更好的反應,並不用擔心。當然,我們都理解現在的社會現實情況,哪怕可以沒效果,但是不能出現其他的情況。不過從醫學學術上來講,有水泡可能會取得更好的療效。由於出現水泡會給患者身體帶來不便,發泡灸的方法我們一般不推薦使用。」

「三伏貼,四季任何時間都可以貼」

「其實,三伏貼一年四季都可以貼的,三伏天貼只是利用了這個天時和日子。其他日子貼的話效果稍微打些折扣而已。

三伏貼,屬於中醫外治法中的一種。選擇在一年中特殊的日子——三伏天,可以更好地補充人體的陽氣,預防和治療人體的虛寒之症。中國先人能夠想到藉助天時、藥力,實現功效最大化,確實令人點贊。」

「三伏貼配方非常有講究」

「三伏貼的配製學問是很大的。我以前寫過一個報告,對三伏貼的配方葯做了系統解讀,為什麼這幾味葯就有很好的療效?

首先,三伏貼配方是有深厚中醫理論淵源的,不是隨便攢在一起的。當我們了解了理論依據後,我們可以對它進行改造,舉一反三,效果更好。

其次,為了更好地保證療效,盡量選擇生葯,取的是藥物的氣味濃厚,穿透力強。如果制(中藥炮製)過了,是為了內服降低毒性增加療效,而外用大多需要用生葯。生葯往往效果更好。如果外用的時候不用生葯,雖然藥味相同,效果就可能會打折扣。

第三,配方中的藥物,如果單純用乾粉,人體是很難吸收的,對皮膚刺激也不是那麼大的,這裡面有調和藥物的成分,也就是賦形劑,比如有的用水,有的用蜂蜜,有的用薑汁,有的用白酒,這要根據藥物成分和治療目的進行選擇或者優化組合。

最傳統的做法一般是要用薑汁的,如果單用清水而不用薑汁進行調和的話,藥力必打折扣。正安三伏貼用的是專門從四川空運來的藥力很強的小黃姜。

根據我的研究,基於皮膚細胞膜脂溶性通透的原理,薑汁配以適當比例的白酒,是一種非常好的賦形劑,一個細微的改變就可以讓療效得以提升。

另外,今人與古人不一樣,在古代,配製三伏貼要用到麝香,這是一味很好的引經葯,現在因為成本等原因基本不用了,考慮到沒有麝香療效會降低,想要盡量保證療效,就要在豐富、全面的外治理論指導下,對前人的方子進行儘可能的改進和提高。比如,可以考慮使用氮酮等原來多用於化妝品中的化學促透劑。

總之,充分合理利用現代科技,研究藥物怎麼經過皮膚吸收,怎麼產生更好的療效,我們現代人完全有技術和方法可以把三伏貼做得比古人更好。

我認為,現代社會做中醫研究和臨床,是離不開現代科學的幫助的。」

「三伏貼想要效果好,中醫思維最關鍵」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三伏貼說簡單也簡單。敷貼取效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葯,用什麼藥物,這個我前面講過了;第二個是穴位,選擇哪些穴位。當然,也有中醫大夫的合理辨證施治(貼)。這就離不開中醫思維的運用。

就是說,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需要對理論、器械,藥物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同時結合具體的人,因人設方,因人敷貼。

比如,還是起泡的問題,臨床上我就經常告訴患者『如果貼敷後感覺癢或者刺激了,不要擔心,外用和內服不一樣,可以隨時撤葯。有水泡了,效果可能更好,但是我們不希望起水泡,我們會提醒患者,不同的人皮膚敏感度不一樣,如有不適可隨時撤葯。』

對於有人擔心起水泡甚至將來有瘢痕,我們醫療機構當然會很在意,要盡量避免。其實,中醫傳統上就有瘢痕灸的,對於起泡我的意見是合理告知,不要因噎廢食,當適合貼敷的患者正確理解起泡的原因、情況和程度後,一般都會理解和接受三伏貼的。有據可查,幾年來,正安三伏貼沒有發生一例因為起泡導致的醫患問題。」

朱教授為你進一步答疑解惑

問:正安三伏貼是千人一方還是用相對固定的方子但是結合醫生的個體辨證來貼敷?

答:正安不是千人一方,正安是對經典配方合理地繼承與發展,但是會嚴格辨證施治,因為這才會體現出醫生的價值。進一步說,如果醫生對三伏貼原理和方法很了解,辨證準確,可以根據患者不同病情需要隨心所欲地設計個體化的敷貼(藥物+穴位)。這樣就能充分體現出中醫的辨證施治,個體化治療的優勢。

問:為什麼有人貼完三伏貼會感覺皮膚不適,比如發癢?

答:首先,出現皮疹是正常的,有時候,人們貼傷濕止痛膏也容易癢。這是因為每個人體質差異性很大。比如,如果遇到有的膠布質量不好,發癢的會有2~3成。

同時,皮疹並不是生在臉上,是身上,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

三伏貼用的貼片,根據三伏貼的藥物不同,每個人的耐受性不同,因此貼敷方法是要因人而異的。

一般來說,正安三伏貼可以貼2~4小時,感覺不舒服,就隨時可以撤掉。

如果感覺局部有輕微的燒灼感,發熱,甚至有的人會有一種熱流沿經絡慢慢傳導的感覺,這樣的效果會更好。不同的人敏感程度不一樣。

問:有些敷貼的藥物成分是有一定毒性的,作為一個醫生,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答:中醫外治,是有一整套的東西做支撐的。首先,外用藥就是要藥力強,只有藥力強,藥效才能夠進入人體,至於燒灼皮膚的藥物,我們也是慎用的。

我們希望的是氣味濃厚,揮發性大的,這樣有效性成分含量相對高,能夠儘快進入人體。比如白芥子,可以發泡,但是沒有毒性。至於半夏經皮膚吸收的問題,我們知道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是人體的第一道免疫防線,人體能夠透皮吸收多少呢?

我們要知道,拋棄了藥量談毒性,是沒有意義的。如果藥物是內服,基本是被人體吸收了,外用的話,大部分是被人體皮膚給阻隔掉了。根據我多年的經驗,真的不必擔憂。如果出現皮膚破潰,及時去掉貼敷的葯就可以了,很方便。

問:為什麼您如此嚴格要求三伏貼甚至敷貼療法的學術積累?

答:諸多因素。我有家傳背景,父親是全國知名的中醫外治專家,我本人做了很多具體的外治理論和實踐研究工作,擔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WFCMS)外治方法與技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WFCMS)腫瘤外治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任《中醫外治雜誌》的副主編工作,先後出版有《中華膏藥處方與製備技術》、《中醫特色貼敷療法和處方》等外治著作。

想設計一個好的貼敷處方,需要有足夠的理論做支撐,這是必須明確的。要有足夠的中醫學、中藥學、製劑學、甚至包括現代藥理學、生理學的很多知識。只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設計出來的處方,療效才會更好。同時,對於外治法製劑的加工,需要有一定的匠人精神,精工細作,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功效。(完)

責任編輯:正安老才

朱慶文大夫簡介

醫學博士、副教授,生於四代中醫世家。善用中醫脈診辨識體質,結合中藥外治法,治療婦科月經病、乳腺病(乳腺增生症)、更年期綜合征等。尤擅內外合治過敏性鼻炎、皮膚病(濕疹、日光性皮炎、蕁麻疹、痤瘡)、亞健康調理等。

讀者朋友,你還有什麼關於三伏貼的問題嗎?歡迎文末留言,小編有好禮相贈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伏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冰絲寬鬆德芙褲,比亞麻涼,亞麻高檔,三伏天穿賊清爽
談談不一樣的「三伏灸」

TAG:三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