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2018婦科腫瘤有哪些重要前沿進展?丨BOA會議深度解讀

2018婦科腫瘤有哪些重要前沿進展?丨BOA會議深度解讀

2018婦科腫瘤有哪些重要前沿進展?丨BOA會議深度解讀

BOA盤點婦科腫瘤領域熱點研究,速來學習!

記者丨Chemo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2018年7月6日,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舉辦的「臨床腫瘤學新進展學術研討會——Best of ASCO? 2018 China」,在安徽省合肥市正式召開。來自我國各地的近2500名專家學者,匯聚於此,共同對近一年來的腫瘤多領域研究熱點進行交流和討論。

2018婦科腫瘤有哪些重要前沿進展?丨BOA會議深度解讀

CSCO作為ASCO的兄弟學會,在每年的ASCO年會之後,舉辦Best of ASCO會議,使我國學者能夠更加及時方便地獲悉當年最新的臨床腫瘤學研究進展的內容。時至今日,BOA China已經舉辦第十屆,今年ASCO年會的主題是:「Delivering Discoveries: Expanding The Reach of Precision Medicine」(傳遞新知:拓展精準醫學疆域)。

在7月7日的婦科腫瘤專場中,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李寧博士對今年ASCO會議中的三項結直腸癌領域重要研究做了深度解讀,隨後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吳小華教授對以上內容作了進一步評述。

一項Ⅲ期的隨機臨床試驗( JCOGO602)對於Ⅲ/Ⅳ期卵巢癌、輸卵管癌及腹膜癌進行初次減瘤術或者新輔助化療的生存比較

目前臨床上,卵巢癌的治療主要分為兩種,直接手術切除術和新輔助化療後再行手術。

而既往研究(EORTC55971和 CHORUS)通過比較Ⅲ/Ⅳ期卵巢癌、輸卵管癌和腹膜癌進行初次減瘤術(PDST)或者新輔助化療(NACT),證實了NACT在總生存期(OS)中的非劣效性。

JCOGO602前期研究已經表明,與PDST相比,NACT組的手術創傷更低。因而本次JCOGO602研究的主要目標是:進一步證實NACT在總生存上非劣效於PDST

2018婦科腫瘤有哪些重要前沿進展?丨BOA會議深度解讀

該研究所有入組患者均為年齡20-75歲,PS 0-3分,且未經治療的Ⅲ期或Ⅳ期卵巢癌、輸卵管癌或腹膜癌患者(基於CT、MRI和細胞學檢查), CA125 >200 U/ml和CEA﹤20 ng/ml,無腦轉移、骨或骨髓轉移。

主要研究終點是總生存期(OS),次要研究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PFS)。3年OS的非劣效邊界設為5%,HR為1.161。

不能證明NACT的OS非劣效於PDST

2018婦科腫瘤有哪些重要前沿進展?丨BOA會議深度解讀

新輔助化療(NACT)相比初次減瘤術(PDST),OS並無顯著獲益(44.3個月 vs. 49.0個月,HR=1.05)。但風險比HR值的上限1.33落在了研究前設置的HR=1.161右側,因而並不能證明NACT的OS非劣效於PDST

兩組PFS無明顯差異

2018婦科腫瘤有哪些重要前沿進展?丨BOA會議深度解讀

初次減瘤術(PDST)相比新輔助化療(NACT),PFS並無顯著獲益(15.1個月 vs. 16.4個月,HR 0.96)。

OS亞組分析,PDST優勢更多

2018婦科腫瘤有哪些重要前沿進展?丨BOA會議深度解讀

在OS亞組的分層分析中,大部分亞組都是偏向於PDST,尤其是在組織學類型為透明細胞癌和粘液性癌的亞組,PDST的優勢更顯著。

研究總結:

1.與PDST相比,NACT的非劣效性在OS中未得到證實。

2.對主要亞組內NACT的治療效果的評估

  • 在PS2/3、血清白蛋白≤2.5、CA125>2000、手術效率低的亞組中更傾向於NACT。但在透明細胞癌/粘液癌(化療敏感性低)等組織學類型中NACT效果不佳,儘管無顯著性差異。

  • 兩組結果均提示:手術滿意減瘤率高的中心和更好的預後相關。

  • 在研究活躍度較低的機構,NACT組結果更好的原因,可能不僅是PDS中較低的滿意減瘤率,還可能是患者較差的術前情況(血清白蛋白水平低)。

吳小華教授評述

1.NACT不能總是作為晚期卵巢癌、輸卵管癌和腹膜癌一線治療中PDST的替代治療手段。

2.NACT可替代PDST用於一般情況較差的患者,並可用於化療敏感的組織學類型的患者

3.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明NACT的作用。

關於腫瘤減滅術和新輔助化療的優先選擇,ASCO&SGO此前發布的卵巢癌指南中這樣推薦:

  • ⅢC期或Ⅳ期EOC,先由婦瘤醫生判斷是否能行初次腫瘤細胞減滅術;

  • 對於圍手術期高風險,或腫瘤細胞減滅術很難實現滿意減瘤<1cm(無肉眼可見)的患者,應讀接受新輔助化療;

  • 對於適合做初次腫瘤細胞減滅術、病灶有切除機會的患者,可選擇新輔助化療或者腫瘤細胞減滅術;

  • 對於腫瘤細胞減滅術能較高可能實現病灶殘留﹤1cm的患者,推薦優先行腫瘤細胞減滅術

  • 對於適合做初次腫瘤細胞減滅術的患者,如果好瘤醫生認為很難實現病灶殘留<1cm,則推薦新輔助化療。

NRG腫瘤/歸科腫瘤學組一項對子宮局限性高級別平滑肌肉瘤的Ⅲ期研究:吉西他濱聯合多西他賽序貫阿黴素輔助治療vs隨訪觀察

子宮平滑肌肉瘤主要來源於子宮肌層的平滑肌細胞,可單獨存在或與平滑肌瘤並存,占宮體惡性腫瘤的1%。高級別子宮平滑肌肉瘤(LMS)複發風險達50-70%,到目前為止,放療或化療均未被證實能夠降低複發/改善生存。

既往有研究表明:吉西他濱聯合多西他賽及阿黴素對於轉移性子宮平滑肌肉瘤(uLMS)治療有效。

在SARC005Ⅱ期臨床研究中:吉西他濱聯合多西他賽序貫阿黴素輔助治療子宮局限性高級別平滑肌肉瘤後,患者複發率為46%,3年無病生存率為57%。但這項研究的缺點在於並沒有設計無治療對照組,因而治療相比觀察,孰優孰劣,尚不可知。

這也促成了本項研究的開展。本研究入組完全切除後,FIGOⅠ期,局限於子宮±宮頸的高級別子宮平滑肌肉瘤患者,ECOG評分0-1,既往未使用過吉西他濱-多西他賽或阿黴素。術後12周內入組,入組前4周內的術後CT或CT/MR證實無瘤狀態(NED)。

由於罕見瘤種和複雜的國際多中心試驗流程,研究入組進度緩慢,計劃入組216人,最後只入組了38人(化療組20人,觀察組18人)。

該研究主要研究終點為OS,次要終點為無複發生存率(RFS)和不良事件發生頻率。

觀察組OS優於化療組

2018婦科腫瘤有哪些重要前沿進展?丨BOA會議深度解讀

化療組限制性平均生存時間(RMST)低於觀察組12.1個月(34.3個月 vs. 46.4個月)。

化療組較觀察組RFS延長,但無統計學意義

2018婦科腫瘤有哪些重要前沿進展?丨BOA會議深度解讀

47月的隨訪期間共有16例複發,化療組和觀察組各一半。化療組RMST較觀察組延長3.4個月。但研究規定縮短2.4個月或延長9.3個月以上才有統計學差異,因而RFS仍為無統計學差異。

化療組3/4級不良反應更多

化療組3/4級不良反應發生率高於觀察組,未出現未預見的不良反應或5級不良反應。

研究總結

47%的化療組患者出現至少ー種3級或4級不良事件;

RFS:化療組無複發生存在數值上延長了3.4個月(但並無統計學差異)——縮短2.4個月或延長9.3個月以上才有統計學差異;

0S:化療組的總生存縮短了1年,OS結果不包括化療更有生存優勢的可能性。

G0G 0277研完未能完成預定入組目標,研究教據提示:對於子宮局限性高級別平滑肌肉瘤,多葯聯合輔助化療無生存獲益;

最後,吳小華教授總結:子宮局限性高級別平滑肌肉瘤的標準治療仍為:完全,完整的根治切除術後進行隨訪觀察。

化療±貝伐珠單抗治療一線含貝伐珠單抗治療後鉑敏感複發卵巢癌患者的隨機Ⅲ期研究

一線卡鉑和紫杉醇化療聯合貝伐珠單抗和貝伐珠單抗維持治療可延長ⅢB-Ⅳ期卵巢癌患者的PFS;在未接受過貝伐珠單抗治療的複發患者中,該藥物被批准與化療聯合用於那些接受鉑類和不適合接受鉑類的患者

目前,70%-80%的複發患者可再次使用以鉑類為基礎的雙葯化療。

但迄今為止,尚無專門設計的臨床試驗評估含貝伐珠單抗一線治療後複發的卵巢癌患者化療中再聯合貝伐珠單抗的療效。

MTO16B-MaNGO OV2B-ENGOT OV17試驗是一項隨機、開放的Ⅲ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貝伐珠單抗加入鉑類基礎的化療是否可以延長既往一線已經接受貝伐珠單抗治療的鉑類敏感複發卵巢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

該研究共入組405例患者,按1:1隨機分配進標準治療組(鉑類為基礎的化療)和實驗組(貝伐珠單抗+鉑類為基礎的化療)。

所有患者均為FIGO ⅢB-Ⅳ期治療後首次複發的卵巢癌患者,複發時間距離末次鉑類給葯≥6個月,且患者在一線治療期間接受了貝伐珠單抗的治療,患者ECOG評分≤2。

主要研究終點為PFS,次要研究終點為總生存期(OS)、安全性和客觀緩解率。

試驗組顯著改善患者PFS

2018婦科腫瘤有哪些重要前沿進展?丨BOA會議深度解讀

試驗組較標準治療組,顯著改善患者PFS(11.8個月vs. 8.8個月),降低患者49%的複發風險(HR 0.51)。

兩組客觀緩解率無差異

2018婦科腫瘤有哪些重要前沿進展?丨BOA會議深度解讀

試驗組和標準治療組的客觀緩解率無統計學差異(97% vs. 94%,P=0.14)。

研究總結

末次鉑類治療≥6個月複發且一線治療曾使用貝伐珠單抗的卵巢癌患者,再次接受貝伐珠單抗聯合鉑類為基礎的雙葯化療可顯著延長PFS,且無未預期期的毒性;

鉑類為基礎的化療聯合貝伐珠單抗的再次治療,可以作為既往曾接受貝伐珠單抗治療複發患者的一種臨床選擇;

未來的轉化分析將有助於更深入地研究預後和預測因素。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就它啦!160萬醫護都在關注的學術平台
ICU領域權威譯作,實用全面的臨床工具書!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