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看過房玄齡修撰的國史,堅決要求秉筆直書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看過房玄齡修撰的國史,堅決要求秉筆直書玄武門之變

中國自古以來有修史的傳統,也形成了嚴謹的規範,不避忌諱,不阿權力,唯求客觀公正,為後人提供歷史的鏡鑒。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也非常重視歷史,命令房玄齡以宰相的身份兼修國史。國史也稱作《起居注》,忠實紀錄皇帝的每日言行,是最原始的歷史資料。

有一天,他問房玄齡道:「前代史官所記的史事,不讓君主看到,這是為什麼呢?」房玄齡答道:「史官不虛飾美化,也不隱匿罪過,如果讓皇上看到必然會動怒,所以不敢進呈。」

李世民道:「朕的志向不同於前代君主。朕想翻閱當朝國史,知道了先前的過失,就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鑒,希望你撰成以後呈上給朕看看。」

一旁的諫議大夫朱子奢對李世民的做法很不滿,專門上書言道:「陛下身懷聖德,行動沒有過失,史官所記述的,按理都是盡善盡美的事。

陛下唯獨要翻閱《起居注》,這對史官記事當然沒什麼損失,但一旦開了這個頭,恐怕到了曾孫、玄孫之後偶有並非最明智的君主,掩飾過錯袒護短處,史官難免遭到刑誅。

如此下去,那些史官為了規避風險,就會順從旨意不敢直言。那麼,千載之後,誰還敢相信歷史呢?所以說,前代君主不觀看國史,正是為了這個緣故。」

然而,李世民拒不聽從朱子奢的勸諫。國史修完後,房玄齡和許敬宗等人立即將《高祖實錄》和《今上實錄》呈上,讓李世民翻閱。

當看到有關玄武門之變的記載時,李世民很生氣,將房玄齡找來批評道:「歷史上周公誅殺管叔、蔡叔以安定周朝,季友毒死叔牙以保存魯國,朕當年的所作所為,正與此類似,史官有什麼可隱諱的!」

於是,李世民命令房玄齡等刪去浮華之詞,秉筆直書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事實,這才讓我們了解到玄武門之變的真相。

由此事也可以看出,朱子奢的話很有先見之明,連房玄齡這樣的人都被迫改寫歷史,何況是他人?李世民此舉確實開了一個惡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李治為什麼能成為皇太子?全都是因為李泰的這些蠢話
曹操到底姓曹還是夏侯?陳壽的這個字坐實了他本名夏侯操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