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時代,兒童與成長型思維

新時代,兒童與成長型思維

2018年6月28-30日,以「成長型思維」為主題的2018園長成長國際論壇(中國行 杭州)在杭州如期舉行,本次論壇分為主旨論壇(成長型思維)、瑞吉歐教育專場、國際化課程與園本特色課程專場、教師發展與經營管理專場四大板塊,論壇邀請了57位海內外嘉賓,吸引來自全國1200名園長/老師參與。

2018園長成長國際論壇會議現場

2018園長成長國際論壇會議現場

2018園長成長國際論壇會議現場

2018年10月園長成長國際論壇(中國行 武漢)將以「學習的領導者」為主題,為大家帶來更精彩的內容。

演講嘉

賓介紹

DAY/28

新時代,兒童與成長型思維

柯小衛

演講嘉賓簡介:

陳鶴琴外孫,傳記作家教育史研究者,現為北京市陳鶴琴教育思想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長篇傳記《陳鶴琴傳》《陳鶴琴畫傳》,學術研究專著《陳鶴琴現代兒童教育學說》(將出版)主編《陳鶴琴教育思想讀本》(共8本)《陳鶴琴教育箴言》《陳鶴琴"活教育"幼兒園教師應用手冊》《怎樣做幼稚園教師》《怎樣做小學教師》。

以下為嘉賓演講內容

2018園長成長國際論壇會議現場

陳鶴琴先生在杭州人,是在杭州長大的,杭州是陳鶴琴教育事業的開始之地,也就是在杭幼師,因此陳鶴琴他是第一個兒童心理出發的教育家,他跟中國其他的教育家的區別在於他是中國兒童心理學的奠基人和創立者。他第一本著作叫《兒童心理治研究》,今天沒有時間講,它的姊妹書叫《家庭教育》這兩本書奠定了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基礎。另外陳鶴琴先生創辦的中國第一所幼兒園,第一所實驗性的幼兒園叫南京鼓樓幼兒園,開啟了現在幼兒園的範式,因此陳鶴琴先生這三大貢獻加起來,成為我們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基礎的起點。因此他被譽為中國現代兒童教育之父。

嘉賓部分PPT分享

這張圖片是1914年8月份,中國第四批更寬(音)留學生去美國留學的船上面照的。最右邊一位是陳鶴琴先生,左邊第一位是陶行知先生,當時中國是處於國家衰微的這麼一種形勢下面,這批留學生抱著救國振興民族和國家的這種胸懷走到國外去的。他們知道學回來的本事要來強盛我們的國家,強盛國家從哪兒開始?從兒童。

我們第一部分講兒童,怎麼來看兒童思維成長,因為今天給我的題目是兒童思維成長。這幾張照片就是兒童心理演講最開始的幾張照片,就是陳鶴琴先生它的第一個孩子從1920年的12月26號早晨出生的那一刻起,陳鶴琴先生開始對他自己的兒子系統的觀察,做照片,做記錄他在幹什麼,他不是為了觀察而觀察,而不是去研究它的生理髮展的,而是研究他整個一生,我應該怎麼去教。他的心理學研究是站在心理學的立場上尋找教育的方法,總結教育的規律,通過兒童成長這麼一種方式,怎麼教,這跟我們去研究心理的存在是不一樣的。

這些都是,兩歲兩個月會敲釘子了,他看外面有人騎馬,他也要騎馬,有興趣,搜集興趣,愛玩什麼東西了,很具體,我還編了另外一本書,但是它的姊妹書叫《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賣的很多。池邊觀蛙,最後一個是直觀教育,在兒童階段的教育是直觀性的,不是抽象的,是具體的。陳鶴琴先生很強調,所有的教育方法建立在直觀性和經驗的基礎之上。他對生理,他認為感覺是動作的開始,在幼兒階段要從感覺訓練開始,干領導聯念形成一個動作,兒童知識是通過三個,視官、聽官和觸官,要觸摸的,新生兒的教育基礎要建立在兒童健康的身體基礎之上的,這個健康的身體是你養成優良習慣的開始,感覺訓練是認識環境的基礎,活動是產生經驗的基本行為,經驗是知識之門,知識是思想創造的一種基礎,思想創造不是憑空的,是你生活中來的。經驗有直接經驗、間接經驗,這裡不多講。

它講究兒童期,在兒童期裡面要愛護兒童期,兒童是兒童,兒童不是大人。因此考慮問題要站在兒童的角度去考慮,一個兒童只有一個兒童心,要珍惜兒童期,過了就沒了。另外不同的時期兒童發展程度是不一樣的,教學的內容也不應該是一樣的。第三,兒童期是傳遞文化的時期,是發展能力的時期,是適應環境的時期,環境越複雜兒童發展就越快,環境越簡單兒童發展就越慢。第四,兒童期是可塑的,塑的好習慣養的好就好,行為養不好,養成壞習慣他也做不好。從小教起,從小教好,不僅是從小教起,但是你不能亂教,小孩形成一個不正確的動作以後,以後怎麼改呢?學鋼琴還沒學對,都是壞習慣,正確的教書非常正確,幼兒時期不正確就會不正確。兒童期傳遞文化,中華文化五千年不息是源於兒童期的教育,因此兒童教育絕不僅僅是生理,沒有生理研究是不夠的,但是不能僅停留在生理。兒童心理四大特點,好動心、模仿心、好奇心、遊戲心,身體、社會性、智力三大方面。

嘉賓部分PPT分享

就像多元智能,兒童有很多先天智能,但是為什麼兒童發展不一樣呢,喚醒的程度不一樣,就是你教育科學性不一樣,能不能有效地喚醒每一個孩子內心的潛力。孩子的知識是有經驗得來的,你所接觸的環境越多,所得的知識就越多,所以我們要使小孩與環境充分的接觸,要跟環境有充分的接觸,不是部分的接觸。因此我們的教育要積極的發展兒童的才華才能,激發它的潛力,提高它的興趣,而不是灌輸他很多東西。要做積極的教育,教育不是消極的管理,是積極的啟發和教育,我們很多教育是消極的管理,是要做積極的啟發。

怎麼樣兒童有認知規律,從簡單到複雜,從具體到抽象,由事實到結論,由易到難,實例先於規則,吃飯要慢一點,快了要噎住了,小孩要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原因何在,他就懂了。我們僅給他規則,不歸他為什麼原因。兒童是學習的主體,手腦並用,兒童學習規律,活動是經驗之母,活動產生經驗,經驗是思想的基礎,言語是思想的利器要表達,繪畫是言語的先導,小朋友繪畫不再畫的怎麼像,而是他要表達什麼。用眼睛的學習比用耳朵學習要準確,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開始學習要特別注意,要學好,學正確。

這是過去30年代我們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在大人和老師的共同陪伴下、介入下,參與下,啟發下,來進行的。老師學生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剛才兩位老師講的對,重視老師。你們每一位老師就是帶著孩子們走向天國的天使,因此你們的責任之重要,你們專業性更重要,要不然何來專業性可言呢?

2018園長成長國際論壇會議現場

我們來講第二段,在大自然、大社會中,小孩,兩種環境,一種自然,患重社會,一種就是自然性的,一種就是要適應環境,跟人打交道,缺一不可,人不可能回到猴子階段,我就融入自然,融入自然以後又怎麼辦呢,你長大怎麼辦呢,因為小孩不僅是他個人研究,還是他未來的,你要把孩子放在社會的參照系中他這個階段應該幹什麼,不是個人研究他應該幹什麼,而是要放在整個成長過程當中,放在社會這個大參照系中,小孩0到3歲應該幹什麼,你們做母親的你們覺得你們的孩子應該幹什麼,這是人生的基礎。忽視了基礎性也不夠,不僅是你們對兒童的要求,還有社會對兒童的要求,因為他們是未來社會的領導建設者,未來社會靠的是什麼。我們做兒童學習三個境界,課堂、分科教學,教學遊戲化、活動化,我們不多說,我們要提倡教學活動,坐著聽,玩著學、教,打破終身活動,融合性學習,光活動沒學習不叫教育,因此你要衡量這個活動是不是成功,它融合度是多少。為自由而自由,為自然而自然恐怕不行,至少我覺得可能不行,可能你們覺得行。

注意環境,利用換真正的學習是從經驗中學的。我們需要的孩子決不是只會吃、穿,只會個人享受的孩子,我們需要的孩子是謀共同享受,能關注他四周事物的孩子,我們為了這種活動,幼兒園的種種活動應該含有社會的意味,這是在1926年張宗麟先生講的一句話,這也是老一輩東方教育家的教育審美。

嘉賓部分PPT分享

這個是過去自然教育的時候,他們教的是什麼,我們做自然教育,人要榮譽自然,天性煥發,回歸本性,回歸怎麼樣,過去的教育家他在教的是什麼。總的目標是培養兒童適應自然環境,從適應中能自動去應用。第二,去欣賞自然的美,注意環境事物,陶冶愛物的觀點,獲得攝生的知道,增進兒童之健康,適應自然界的均衡現象,要引導兒童家庭怎麼組織的,美在什麼地方,我們杭州西湖怎麼來的,有幾個山,葉子為什麼會綠,增進利用自然,滿足生活,組織團體的最初步的經驗,引導對於人和社會自然的關係,陳鶴琴先生提出一個口號,叫追問大自然,改造大社會。自然你不僅是要融入它,雷電雨雪為什麼會產生,為什麼會有西湖呢,我們的目標是要建設一個更好的國家,這就是老一輩陳鶴琴先生活教育的一個宗旨,它的目的不僅要了解自然,你還要了解為什麼,追問大自然,我們的教學過程當中葉子為什麼會綠,草為什麼會黃,為什麼會下雨,小朋友就從一點點為什麼裡面得到他最初的知識,而不是為動作而動作,當然動比不動強,但是有目的的動比沒目的的動還強,讓小孩自己去摸,我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能摸到,滋生,有人能生出來,有人生不出來,怎麼辦呢,教師要啟發,而不是代替,就是介入方式而已,並不等於老師撒手不管。

嘉賓部分PPT分享

這是美國的,我們都講美國以前的,陳鶴琴先生引用的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教育的方案,我不多講,我覺得挺好的。陳鶴琴先生很強調有目的的活動,他把這個目的劃成單元和方案,這就是它的一個單元的教案,有一個中心,不多說,這是1925年的課案,中國1925年的幼稚園的課案就是這樣的。誰說中國沒有教育歷史?中國我們的教育歷史從來是跟世界教育歷史是息息相關的。陳鶴琴認為教學是一個整體,不是分割的。我們做教學要有一個整體的觀念。兒童認知是整體的經驗的、生活的,由感覺到經驗,由經驗到知識,由具象到抽樣,由整體到個別,由靜態到動態,由圖像到語言,他講的就是以自然社會為素材,為中心,把各個科目打成一片,相互銜接,互相融合,講究融合性。這個是它的課程中心,以羊為中心的時候做了一個單元教學,有參觀,有教育,有報告,有感情上的,有羊毛廠的幹什麼用的。

他認為有五指活動,教學是一個五指,一個巴掌,一個巴掌五個指頭,兒童的健康活動,兒童的社會生活,還有一個兒童的科學,還有一個兒童的藝術,還有一個兒童文學活動,這五個方面它的中心是兒童生活,它的這種五個方面,手指是相連的,有肌肉相連,相連性,注意整體性。叫教師是引發、供給材料、指導和欣賞。講一點,兒童很強調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讓兒童自己做,凡是兒童能想到的,讓兒童自己想,鼓勵兒童去發現自己的世界。兒童教育的主體性不是被動的接受,老師引發以後慢慢退出,激發兒童的主動性,使他有學習四步驟,實驗觀察、閱讀參考、發表創作、檢討總結。這是學習鏈,來自於諸位的思維五步。活教育要了解個人和社會的關係,使兒童參加社會活動,他認為中國人更應該加強一個是建設能力,一個是服務和合作能力,剛才美國老師讓我們團結,讓我們擰成一股繩合作,從小要有這個意識,這是你所有社會責任的開始。要了解這個組織等等。我現在就列舉一下不多講。

熱愛和了解和研究兒童教育他們使之勝過前人,這是陳鶴琴先生講的,你們看過這張照片嗎,中間那個小孩是誰呢,就是我。

2018.7.8 園長成長國際論壇組委會

更多內容 情景期待

園長成長國際論壇 中國行 武漢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園薈LEARNING 的精彩文章:

TAG:名園薈LEAR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