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從一碗二忠燴面說起

從一碗二忠燴面說起

從一碗二忠燴面說起

昨天中午,我陪同書法家楊建和先生去農業南路上的蘇氏牛骨頭家吃二忠燴面。在路上,我倆聊起了一樁彼此都印象深刻的往事。

那是多年前,老瓦單位中的一位大哥因欺負女職工被人家親屬堵在家門口群毆的真實故事。我前天寫了一篇短文,叫做《一件江湖大哥被群毆的往事》,在微信號和頭條號上都有發布。

想看的,可以往前翻。

文中的人物嘛,基本上都是簡稱,了解這些事情的朋友,自然知道我說的是誰,就不再詳說了。

惟願各自安好,惟願逝者安息。

再扯一段閑篇吧。

我和二忠燴面的創始人王二忠比較熟悉,昨天去吃燴面的時候,正好又偶遇了。

吃完燴面,楊建和先生、王二忠我們仨,站在店門口聊了半天。

王二忠從事餐飲行業,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其家族中的同輩親屬曾經在鄭州市委所轄的嵩山飯店工作,因其親屬多年前即在四廠燴面品牌創始人老王的流動燴麵攤前品嘗過咖喱燴面,並以專業廚師的口感體驗,回到自己餐廳的大灶上推練烹制,給予了咖喱燴面更多更豐富的創新口感。

王二忠依據親屬的創新配方,經多次研發配伍,終於形成了二忠燴面目前較完美的口感和穩定品質。

對了,我忘了說了,王二忠是周口人。

沒有單獨成店的二忠燴面,一直都作為一個主食單品,在他位於周口的飯店內售賣著,並一直都比較受當地食客的歡迎。

說起來燴面,我總是想多啰嗦幾句。

首先,我要批駁一嘯那些地市的燴面品牌所認為的自己在河南燴面歷史中最源遠流長的牛逼。

我給你說一嘯你先嘬住白呲的理由。

文革初期,隨著合記燴面單獨成店作為標誌性的歷史時刻,羊肉燴面在全河南才得以逐漸的發揚光大,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有的準備想否定我這個說法的朋友,你都先回想一下,在40年前你花四毛多錢四兩糧票吃碗燴面的鮮活場景,除了會發生在物質相對並不那麼匱乏的省會鄭州,之外還會出現在哪裡呢。

另外,咖喱燴面之所以能夠誕生,背後還是有著60年前來自江浙上海一帶的技術熟練的紡織工人們支援內地紡織事業建設的歷史背景的。

我常常和家是國棉五廠的同學們聊天,倘若當年鄭州的國棉五四三一六廠,都如同五廠一樣,其中大多數都是由來自青島的技術熟練的紡織工人們來援建來支持來紮根的話,那麼,咖喱燴面誕生的土壤,就不會存在。

最後就是想說說,現如今鄭州市場上的咖喱燴面隨著歲月的流轉變遷,出現了一些不好的變化。

比如說,燴面碗里放的越來越多的咖喱,會讓燴面的整體呈現出來一種黃燦燦的不可描述的視覺效果。我們論起來美食,常說的色、香、味俱全,首先這第一條就不合格。

我是比較噁心和排斥此類色澤的,感覺路走偏了,沒有美感。

這特么的都是老閘皮思維下的胡亂創新。

30年前,四廠老王賣的咖喱燴面,可不是這種顏色吧。

那一年,那一年......我也有十來歲了吧。

二忠燴面,採用單鍋燴制,筋道面坯經手工拉制,於鼎沸大鍋高湯中輕煮,再匯入小鍋中與配伍食材親密融合,倒入添有獨家複合咖喱秘方的碗中,再撒入芫荽提香,口感不錯。

我一直比較喜歡這種淺咖喱燴面的做飯,遂在大門口口占打油詩一首:

一碗二忠燴面,湯濃麵筋味正。

咖喱不燥不辣,鄭州人都愛她。

照說我代表不了全體鄭州人這個寬泛龐大的群體,但我鄭州長大的孩兒,代表著其中那些和我有著共同成長經歷味蕾記憶的那批丟們們,貌似還是能夠勉強的。

楊建和先生長於隸書,回家就拿毛筆把我說的那幾句話寫了下來,並拍照片發給了我。

並且吧,楊先生把這段話又另外寫了一幅小篆,字很漂亮。

我閘住不寫了,現在去楊先生家拿去了。

王二忠必須得請我吃燴面,哈哈哈。

今天是2018年7月9日,我是瓦爾特,我在記錄著鄭州的點滴。

從一碗二忠燴面說起

從一碗二忠燴面說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