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草莓高架育苗技術要點

淺談草莓高架育苗技術要點

草莓高架育苗技術不知道各位草莓種植戶接觸過沒有,據說這項技術解決了傳統的露地育苗方法受天氣影響大、病害嚴重、單位面積產苗量低、成苗質量不穩定等問題。在草莓主產區如山東、安徽、河北、河南等低緯度地區應用高架育苗技術也能為草莓初學者提供低難度的草莓育苗方法,尤其針對紅顏、章姬等易感病品種,草莓初學者很難使用傳統方法進行繁育,而採用高架育苗可極大提高成功率。

1 設施要求

連棟溫室通風性及經濟性不理想,推薦使用獨棟大棚,基本規格為熱鍍鋅6分管(內徑19毫米),肩高平於或略低於高架水平面。4 個卷膜器分別安裝在兩側肩下部用於春季放風,肩上部 2 個用於夏季放風降溫。放風口全部加40目防蟲網。肩上部卷膜器均需要能卷到2/3 高度。遮陽網可以固定在大棚頂部,透風的部位不需要做遮陽處理。為了保證良好的通風效果,大棚間距設定為 2 米,長度 50 米左右。

2 架型選擇

高架設施立柱可選用單根方管或雙根 6 分管做支撐,底部用水泥預埋進行固定,主體高度加上花盆的高度不能低於 4 段草莓匍匐莖長度,大約 1.3 米。實際操作時可以將行間向下挖 10~20 厘米以便減少支柱的用料,支柱間隔為 2 米。頂部用 6 分管或者角鐵做支撐,寬度為 20~30 厘米,使用角鐵時需要足夠的硬度防止晃動或者下墜。每排支柱兩端需要有內外斜撐固定。高架之間的距離不小於 80 厘米,便於下層匍匐莖採光及物料進出。行間地面需要隔離土壤層,最好用防草布覆蓋後或採用反光膜增加下層匍匐莖的光照強度。

3 高架苗容器的選擇

容器成本較低的方案是採用柔性栽培槽,將工程用塑料黑白膜和防蟲網兩側固定在高架的橫拉上,中間自然下垂形成 U 型槽,深度約 20 厘米,塑料膜每隔 50 厘米打孔用於排水,栽培槽底部用鐵絲加固到橫拉上。栽培槽有幾個問題:橫拉的高度不均容易造成局部基質鹽分積累;病害容易沿著水流向低水位傳播;上料及去料困難;栽培槽不容易清洗消毒;澆水不均勻。建議使用花盆,規格為 55 厘米×38 厘米×25 厘米,每盆栽6株。為增加花盆的使用年限,需要對花盆見光的部位進行避光處理,同時也可以保護花盆邊緣的匍匐莖不會被高溫燙傷。也可嘗試使用育苗袋,每米成本約為 2 元,遠低於花盆,基質用量相對花盆也較少。但是在夏季高溫季節使用育苗袋根部的溫度可能會較高,影響植株長勢。

4 基質的選擇

基質選擇 V 草炭 ∶V 珍珠岩 ∶V 蛭石 =3∶1∶1 進行配製,每立方基質加入 2 千克氮磷鉀平衡肥。也可用稻殼、玉米芯、麥麩等粉碎後加入家畜糞便發酵。

5 栽培及管理

5.1 定植時間

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母苗可以在上一年度 11 月份定植,入冬不保溫自然休眠,2 月初進行保溫處理,第一次剪匍匐莖在 5 月中旬。但是最佳的扦插時間是 7 月底,過早扦插會造成穴盤苗徒長、老化,增加管理難度,5 月中旬剪下的匍匐莖苗可進行低溫保存至少兩個月再扦插。通過這種方法一個繁育周期可剪取匍匐莖 3 次,但是對設施條件要求較高,因此,在不追求數量的前提下放在 3 月上旬草莓母苗剛開始萌芽時進行定植。整個 3月份設施內進行保溫處理,防止倒春寒對母苗造成凍害,及時摘除花序及老葉。

5.2 肥料補充

從新葉開始萌發後半月開始補充肥料,每個匍匐莖生長周期補充一次氮磷鉀平衡肥,每株 5~10 克,適時補充有機肥,匍匐莖大量抽生後停止使用氮肥防止匍匐莖過長,同時避免長勢過旺容易發生白粉病,施氮肥最理想的時間是植株處於缺氮與勉強足夠之間,母苗和匍匐莖苗足夠壯但是又不徒長。新生的匍匐莖要及時補充葉面肥,防止徒長。

5.3 病蟲害防治

6 月份之前主要病害為炭疽病、根腐病,蚜蟲危害相對較輕。第三級匍匐莖發生時由於氣溫急劇上升及母苗生長旺盛,容易發生白粉病,需要控制植株長勢,及時通風降溫,適當避光並進行藥物預防。病蟲害的發生與生長環境的小氣候有很大的關係,在設計選址時需要注意四周的環境,必須通風條件良好,雜草較少。整個育苗期內設施周圍及內部不能有雜草,設施內不能進有蟲害的植株,噴葯時使用彌霧機並悶棚可顯著提高藥效。

5.4 光照、溫度控制

高架苗需要給下垂的匍匐莖留出足夠的空間接受光照,因此高架的行距在設計時需要滿足底層的光照需求,母苗進入 6 月後長勢過旺會與行間的匍匐莖爭奪光照,導致下層的幼苗過於弱小,因此第一需要控制母苗長勢,控制標準為母苗橫向葉片不超過基質槽邊緣。第二高架的行距要足夠大。棚內溫度盡量採用自然通風降溫,如果需要遮陽網,則需要較小密度的進行遮陽,建議採用 50%遮光率的遮陽網。 棚內氣溫 45 ℃以上的高溫除了會造成徒長外不會對植株造成其他傷害,而在自然光照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很難達到 45 ℃,因此只要設施通風良好可以不用或者少用遮陽網。

5.5 母苗管理及子苗扦插

母苗從開始長新葉到最後一批匍匐莖收穫都要持續掰除老葉,頂層母苗的通風對預防病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發生氮素過量時會在基部產生大量的分枝,同時根狀莖會顯著增長,如果葉片過大過多很容易掰斷根狀莖,一般情況下每個母苗留 1~2 個分枝其餘的掰除並及時處理傷口。老葉的掰除是為了促生新葉的發生,保證植株有旺盛的生命,避免新葉斷茬的情況出現,每株葉片的總體數量保持在 8 片以下,沒有分枝的保持在 5片左右。葉基部完全從根狀莖分離的老化葉片可以直接掰除。為控制葉片數量,對於沒有明顯老化的葉片可在距離葉柄基部 5 厘米左右位置剪短,等剩餘部位完全老化癒合後掰除。

健康的高架苗匍匐莖子苗一般長到第四棵苗就會出現營養不足的問題,第一次採集匍匐莖在 7 月 1 日左右。如果 6 月份出現母苗過旺,匍匐莖子苗葉柄較長的情況也可以提前收穫;如果 6 月底第四棵匍匐莖苗生長不夠但是第五棵苗仍然在繼續抽生則需要用人工將第五棵苗打掉,以保證上級苗有足夠的營養生長。理想的匍匐莖苗應有較短的葉柄和較小的葉片,根莖部分比較粗壯,氣生根較發達,能看到苗心。每次剪完匍匐莖後及時清理老葉並打葯預防根部傷口病害,補充氮肥及有機肥促進生長。進入 10 月份後仍然可以通過保溫措施培育一批匍匐莖苗。匍匐莖剪下後馬上放到水中防止風乾,整理時保留1 片新生葉,其他的葉片全部剪下,留葉柄,匍匐莖留 5厘米左右,整理後放到水中臨時保存,時間不能超過 3 個小時,數量足夠時將整理好的小苗裝入大塑料袋中適當透氣,標記好品种放入 0 ℃冷庫或有空調的冷涼房間。

扦插時間根據定植的時間確定,3~4 片新葉的基質苗定植時生長狀態最佳,因此扦插時間可根據定植時間倒推 40 天左右進行。扦插苗不宜過夏,根部在 40 天左右會完全長滿穴盤,過長的生長時間會引起根系老化造成植株死亡。扦插容器採用 32/50 孔穴盤,深度 10厘米,基質與母苗所用基質相同,扦插後及時用花灑或霧噴器進行澆水並用 70%遮光率的遮陽網避光,前 3天保證基質濕度,7 天后可移除遮陽網,噴洒殺菌劑預防病害,15 天后用噴霧器補充一次全元素水溶肥,30 天左右即可滿足大田苗定植要求。

高架育苗由於其眾多優點,目前在草莓的種苗繁育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可在種苗繁育整個周期內實現無土栽培,實現草莓種苗繁育的標準化生產。目前高架育苗技術推廣難度主要在於前期構建高架設施需要一定的投資,中後期管理仍需要一定的技術積累,一些細節性問題如光照時間、肥料補充、長勢控制等方面操作不當容易造成育苗失敗。尤其是草莓生長需要較好的光照與設施內降溫需要進行遮陽的矛盾,把握不好兩者的平衡引起的後果就是母苗徒長、白粉病暴發、子苗較少且死亡率很高。在解決上述技術性問題後高架育苗技術在中等規模種植園有很大的推廣前景,據測算,1000平方米高架育苗面積可繁育約 30 畝以上的優質生產用苗,且成本可控,與大田育苗相比基本持平,同時在當前市場生產苗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可避免買到病苗劣質苗的風險,並將秋季大田定植成活率提高到 95%以上,因此,該技術具有較好的推廣前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菜柚子 的精彩文章:

異常高溫天氣如何防止柑橘落果?
肥效快就一定是好肥料?各類肥料的肥效期介紹

TAG:白菜柚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