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佔道門臉房拆一半又翻建

佔道門臉房拆一半又翻建

近日,家住丰台區三路居的閻先生向本報反映,在欣園東路的鐵路小區圍牆外有一排小門臉,原來租住的商家和住戶清走後,用鐵皮圍擋圍了起來,但一直沒有拆除,這些日子平房竟然開始翻建。欣園東路非常狹窄,早晚高峰時段通行不暢。希望相關部門儘快拆除這排平房,拓寬道路,讓居民出行更加暢通。

小路門臉房似拆未拆

清租戶圈圍擋沒下文

6月底,記者來到欣園東路,在這條路的南口看到路西側的一排臨街平房全被藍色或灰色圍擋遮住。記者站在高處向圍擋里看,房子里空蕩蕩的,而圍擋和房屋之間狹長的空地上一片狼藉,雜亂不堪。

記者一路向北,在馬蓮道鐵路小區門前,看到圍擋在此分為南北兩段。臨街房共有五十六間。最北端的兩間房屋沒有門牌,而且還進行了擴建,擴建部分的屋頂採用的是彩鋼板。記者聽到空調室外機「嗡嗡」作響,從圍擋向里望去,看到這些房屋旁邊還搭著涼棚,晾衣繩上晾曬著衣物,顯然有人在此居住。走到欣園東路北端,記者看到一所學校,牌子上寫著「北京市興華學校」,學校大門兩側掛著「愛心助教實驗基地」,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支教基地的牌匾。估計這排平房全長大約200多米。

有居民告訴記者,大約是今年春節過後,這排平房開始清理出租的商戶,十多天後,人員全都清走了,並豎起了一排鐵皮圍擋。「大家都很高興,家門口終於開始拆違整治了。」奇怪的是,快半年過去了,這排破平房就這樣圍著,圍擋里一點動靜也沒有。

路窄人多盼拓寬

設置護欄反添堵

7月初,居民閻先生打電話告訴記者:「開始扒房頂了!」原來,這些天來了一些工人,開始在欣園東路這排平房的南半部分施工。工人們把房頂掀掉了,拆除了門窗,這排平房幾乎就只剩下幾面磚牆。居民很高興,以為整治有了新進展。

居民最大的願望就是儘快拆了這排平房,把小路拓寬。他們說,清理之前這些小門臉做什麼生意的都有,每家商戶都隨意向外擴建,圈院子支棚子,堆放各種雜物,他們還佔路經營亂停車,使得這條小路通行越來越困難。

這條小路上的通行難題還不止於此。居民說,北京市興華學校目前在校生有二三百人,學校沒有午餐提供,學生只能出校就餐,每天兩次的上下學,學生和車流混雜在一起,很不安全。

閻先生指著路邊歪歪扭扭的隔離護欄對記者說,這些護欄是5月份設置的,因為妨礙汽車停放或通行,所以被搬來搬去。原本設置護欄是為了實現人車分流,但這條小路根本沒有足夠的寬度實現分流。

記者注意到,在欣園東路的東西兩側各有馬蓮道鐵路小區和馬連道欣園東路小區,共有十幾棟樓,居住人口密集,而欣園東路的通行寬度僅僅7米左右。有居民說:「有了護欄後,這條路成了單行線,兩輛汽車根本無法相向錯車。」由於路口又沒設置單行線標牌,早晚高峰南來北往的車輛行人將這條路堵成了一鍋粥。

破平房翻建改成辦公用房

無房產證由鄉拆違辦查處

「原來不是拆房,而是翻建!」又過了幾天,閻先生打電話告訴記者,工人拆除了原有格局後開始砌牆,並在房頂搭建新的鋼架結構,構築新的外立面。居民大惑不解:「難道這排破平房翻建之後還要接著出租嗎?」一個工頭告訴居民說,這不是翻建門臉房,而是重新裝修,要改為辦公用房。

誰是這排平房的產權單位呢?記者在現場曾注意到,平房清理時門上貼著一紙通知,上面寫著:……排查發現欣園東路平房存在火災隱患,租賃戶限期自行搬離。落款是馬連道村委會和北京馬連道投資管理公司。

採訪中一些老住戶告訴記者,由於該地區地處廣安門火車站附近,所以馬連道一帶出租的庫房特別多,這些庫房大都是鄉里各大隊的資產。這排臨街的小門臉就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初盧溝橋鄉馬連道村委會所建。

而後記者諮詢了太平橋街道的三路居社區,工作人員證實了居民的說法。雖然欣園小區屬於社區管理,但門前的那排平房確實是盧溝橋鄉馬連道村建的。

所以記者又諮詢了盧溝橋鄉城管分隊,得到的答覆是,他們去現場核實了,該排平房是馬連道村於上世紀80年代建的磚混結構房屋,沒有房產證。由於它確權屬於農村集體土地,所以轉交給鄉拆違辦處理。

附近居民表示,希望有關部門將拆違進行到底,早日拆除這排小門臉,使欣園東路的道路拓寬一倍,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實現人車分流,真正還路於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黨報幫您辦 的精彩文章:

TAG:黨報幫您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