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腸子為什麼會梗阻

腸子為什麼會梗阻

70多歲的郭大爺最近常腹痛、嘔吐,連續三五天不排便,到醫院確診為腸梗阻。醫生表示,腸梗阻導致的腹部脹痛、水電解質紊亂等問題,都足以讓人出現生命危險,必須進行手術。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曾慶敏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腸梗阻就是腸道堵住了,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部陣發性絞痛、嘔吐、腹脹、停止排氣排便,晚期患者還可出現體溫升高、呼吸急促、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腸梗阻分為動力性、機械性和血運性三類。動力性腸梗阻是由於腸道缺乏動力。低血鉀症、脊椎損傷波及內臟植物神經或術後長期卧床等,均可導致腸道動力變差。這類患者一般不用手術,低血鉀症患者可通過補鉀慢慢恢復,有神經問題可通過口服潤腸葯或經常翻身改變體位、給予理療,如按摩、針刺足三里等穴位促進胃腸蠕動,解除梗阻。

臨床常見的機械性腸梗阻有糞石性以及粘連性腸梗阻。後者多見於腹部手術的患者,這是因為術後患者的腸道之間會形成粘連帶,從而限制腸道蠕動。這類患者需要住院治療,醫生常首選保守治療,通過消炎藥物、控制飲食緩解癥狀。如果2~3天之內仍未緩解,患者就要做手術,把糞石取出、解除腸管粘連帶,有時甚至需要切除一段腸管。此外腫瘤也是引起腸梗阻的原因之一,當盆腔、腹膜後以及腸間質、腸系膜等部位的腸道外部腫瘤長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壓扁腸道;腸道內部腫瘤則會堵住腸道,都會導致食物無法通過。這就要把原發腫瘤切除。

血運性腸梗阻是由於動脈硬化,腸道血液循環不暢或血供阻斷,逐漸失去活力。腸道會隨著時間的進展而逐漸發黑、壞死甚至穿孔,腸壞死產生的毒素直接入血,會造成嚴重腎功能損害,危及生命。如能早期發現,可利用擴血管、抗凝、溶栓藥物把血管打通,但多數情況下,血管很難打通,需要把缺血壞死的腸管全部切除。

曾慶敏提醒,術後粘連性腸梗阻的患者,容易反覆發病,生活中一定要控制飲食,保持排便通暢。若出現腸道不通,就不應再進食,要及時就醫,避免癥狀加重,增大治療難度。血管硬化的患者,平時要適當口服活血藥物,保持血管通暢;不要一次吃大量的山楂、柿子等容易形成糞石的食物,尤其是老人,消化能力弱,更不應多吃。(記者 田 飛)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困擾霍金50多年的漸凍症 到底是個什麼病?
數據顯示睡眠質量不佳?智能手環監測結果不可全信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