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將蔡鍔為什麼能成為文武全才?多虧了大才子梁啟超!

武將蔡鍔為什麼能成為文武全才?多虧了大才子梁啟超!

眾所周知,蔡鍔將軍是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中華民國的開國元勛、護國將軍,是名副其實的武將,是玩刀槍的。

然而,歷史妞必須指出:雖然蔡鍔將軍一直以武將身份顯露於歷史舞台,但是在正式投身行伍之前,蔡鍔曾一度以文人形象示人。

在日本留學期間,蔡鍔為了宣傳民族主義,與秦力山、沈雲翔、戢元丞共同創辦了《國民報》。此後,蔡鍔還長期為《新民叢報》撰稿寫文。

寫到這裡,想必大家都清楚了:玩刀槍的蔡鍔將軍最初其實是玩筆杆子的,是個書生最擅長「舞文弄墨」(此處沒有任何貶義)

那麼,蔡鍔將軍的寫作水平為什麼這麼高呢?有兩點原因:

其一,蔡鍔從小天資聰穎、智慧過人,具有超人的文才。

雖然家中祖祖輩輩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但蔡鍔自小有慧根。

蔡鍔6歲入私塾學習,開始接受傳統的私塾教育,並逐漸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尖子生。

10歲時,蔡鍔就已經讀完了四書五經,能寫一手流利的文章。

1895年,父親蔡正陵帶蔡鍔前往寶慶(今邵陽市)參加院試,年僅13歲的蔡鍔終於展示了自己天資聰穎,在考試中一舉考中秀才。一年後,蔡鍔在歲試考試中名列一等,再一次證明了自己智慧過人。

1897年,蔡鍔以第三名的成績考入長沙時務學堂。值得一提的是,在長沙時務學堂第一班的40名學生當中,蔡鍔是年齡最小的一個。

1902年11月,蔡鍔自費考入日本東京陸軍士官學校第3期,和100多名同學一起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學習。次年11月,蔡鍔以第五名的優異成績順利畢業,並與同學蔣方震、張孝准被合稱為「中國士官三傑」。

由此可見,學生時代的蔡鍔一直是尖子生、高材生。同時,這也證明了蔡鍔確實天資聰穎、智慧過人,具有超人的文才。

其二,蔡鍔背後有高人指點,進步神速。

蔡鍔最終能成為一位經文緯武的「世之豪傑」,一方面離不開他過人的天賦,另一方面也離不開高人指點。

那麼,這位高人是誰呢?正是我們熟知的、大名鼎鼎的大才子——梁啟超。在某種程度上,梁啟超稱得上是蔡鍔的中文授業恩師,二人也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

我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新民叢報》,就是梁啟超在日本橫濱創辦的半月刊。《新民叢報》是梁啟超主持的報刊中歷時最久、影響最大的刊物。從1902年2月創刊,至1907年8月停刊,《新民叢報》前後歷時近六年,出版96期。

那麼,蔡鍔和梁啟超的師徒淵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1897年,15歲的蔡鍔考入當時著名的長沙時務學堂(今湖南大學前身之一)。因此,時任長沙時務學堂中文總教習梁啟超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蔡鍔的老師。當然,也是在這期間,梁啟超利用教學之便,向蔡鍔宣傳了大量的維新變法理論,在蔡鍔心中種下了維新變法、救亡圖存的火種,成為了蔡鍔一生當中最好的老師。

當然,除梁啟超外,湖南邵陽名士樊錐(蔡鍔最早的老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長沙時務學堂中文分教習)也都曾擔任過蔡鍔的中文老師。

蔡鍔本就聰明過人,再加上樑啟超、譚嗣同以及樊錐等人手把手的指導,文化水平、尤其是寫作水平突飛猛進自然就不足為奇了。

或許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不是因為時局動蕩,如果不是因為中華民族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蔡鍔可能會一直以文人形象示人。

但是,文人蔡鍔為了救亡圖存,最終決定投筆從戎。當然,蔡鍔做出這個決定並非一時衝動。

早在1900年,東渡日本留學的蔡鍔就跟隨湖南老鄉、維新人士唐才常回國參加自立軍起義。雖然這次起義最後以失敗告終,但是卻堅定了蔡鍔投身革命的決心。正是在這次起義失敗之後,蔡鍔憤而改原名「艮寅」為「鍔」。「鍔」的本義是指刀劍之上的鋒刃,蔡鍔如此改名就是為了顯示自己戰鬥殺賊、流血救民的決心。「蔡鍔」一名,肇始於此。

正式投身行伍之後,蔡鍔在戎馬倥傯的歲月中仍然筆耕不輟,為後人留下了不少優秀的軍事著作和詩文,並有《蔡松坡集》和《蔡松坡先生聯語》傳世。

由此,蔡鍔將軍成為了中華民國初年的傑出軍事領袖、中華民國陸軍上將,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妞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