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一萬年前,越人智慧的生活方式

一萬年前,越人智慧的生活方式

-- 越地寶藏解讀 --

人們之所以要回望遠古時代,不僅是由於對祖先生活的好奇心,更是由於現代人類行為的很多模式是在漫長的史前時期就已經奠定了。

一萬年前的石磨盤,出土於浙江嵊州小黃山遺址

浙江自100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活動的痕迹。從1萬年前開始,新時期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發展起來,有長江下游及東南沿海地區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上山文化,有器物組合、制陶技術、彩陶風格自成一體的跨湖橋文化,還有為研究農耕、畜牧、建築、紡織、藝術提供珍貴史前實物的河姆渡文化,並在良渚文化時期達到頂峰,出現了明顯的等級分化,最早跨入了文明曙光,走出原始蒙昧。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

石犁

石犁使用示意圖

作為長江流域典型生態模式的河姆渡文化,於1973年在寧波餘姚的河姆渡鎮被發現,當時出土了文物6700餘件,它的發現,被學術界公認為中國20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象牙蝶形器

這件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是河姆渡出土文物中象牙質地實物最大的一件,器身上貫穿六個小孔,有殘斷的痕迹,它的正面刻畫的是:兩隻尖嘴喙的鳥在朝著五個同心圓太陽鳴啼的樣子,它們的翅膀融合在太陽的火焰紋中,這應當與原始時期盛行其地的鳥田有關。鳥田傳說發生於舜、禹時代的江浙沼澤地區。

東漢時王充《論衡》曾記:「禹葬於會稽,寫為之田」;至今的紹興(古代的會稽)仍能見到大批南遷越冬的燕子。河姆渡人生活在多鳥的林邊澤地,在原始社會採集食物階段,人們在採集過程中見到這些追尋溫暖陽光的候鳥在水田裡尋食、嘴撅,客觀上使得野生的可食植物更加繁茂。這種情況下,人們逐漸開始迷信鳥的神力,從而引為圖騰,並刻畫出陽鳥的形象。

關於其題材,有「雙鳥朝陽」、「雙鳥日」等說法。周邊還刻有弧線、點線紋樣,連接穿孔,環繞在雙鳥周圍,穿孔周圍有一些凸起及縱向凹槽,應為穿繩綁縛之用。蝶形器有石制、木製、骨制的,因為外形似蝴蝶、兩翼展開而得名。這件雖然不是完整器,但卻是河姆渡文化蝶形器中選料最講究、製作工藝最精細、紋飾最詳盡的,是河姆渡人精湛雕刻工藝的體現。

豬紋陶缽

河姆渡文化的代表性文物還有這件豬紋陶缽,為我們展現了6000年前浙江野豬的真實面貌。陶缽口邊長21.7厘米,口邊寬17.5厘米,底邊長15厘米,厚約1.1厘米。

豬的腹部有陰刻重圈和草葉紋等裝飾紋樣,長條形的腹部微微發鼓,身刻圓圈紋和葉紋。豬的鬃毛簇立,小尾下卷與身腹上的圖案混為一體,相當協調。這種藝術處理,充分反映了河姆渡人藝術構思的奇特和審美情趣的淳樸。從這個豬的刻繪造型,表明了河姆渡人在原始繪畫藝術的技巧上已相當熟練,繪製的筆法也十分簡練,不僅豬的形象逼真,而且神韻天真。

所以說它是一件樸質的實用器,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緻的藝術品。對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陶器製作、原始繪畫藝術和七千年時河姆渡人飼養豬的模樣等提供了實物數據。這種對稱小動物紋有時繁有時簡,特別可愛,深受孩子們的歡迎。

餘杭反山16號墓出土的玉梳背

說到良渚文化,大家一定會想到「玉文化」。五千多年前良渚先民製作的玉器,以它精湛的工藝和深刻的內涵征服了參觀者。來過浙江省博物館的觀眾,都會認真觀賞展櫃里的每一件玉器。

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稱「琮王」

玉器的發達是良渚文化最突出的特點,而這件「玉琮王」又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它出土於杭州餘杭區良渚鎮反山12號墓中,雖然這個墓葬中的人骨已經腐蝕殆盡,但是墓葬中出土的玉器數量眾多,這件玉琮又是被放置在墓主人左肩上方,不排除作為玉枕墊於墓主人頭下的可能性。

「琮王」局部

雖然多數學者認為它是一種通天的法器,但從冠形器、三叉形器、錐形器、串飾等玉器的分布中軸看,此琮位於頭下也是可能的,且紋樣、結構在廣泛的區域內有高度一致性。

良渚先民製作玉琮的時候,為了將玉琮的中心上下貫通,採用了「竹管加砂,兩頭對鑽」的方式。首先,在玉料上定好鑽孔的位置,把砂粒放在玉料上,然後用竹管帶動砂粒,來迴旋轉摩擦,竹管開始緩慢地前進。當竹管進入玉器裡面一定深度以後,將玉料翻個身,從另外一頭進行相同的工作。等到兩邊的鑽孔接合時,就可以輕鬆地取出「玉芯」。

「琮王」局部

玉琮器重6.5kg,高8.9cm,上射徑17.6cm,因其體積重量及紋飾均為現存玉琮之最,是良渚文化的巔峰之作,而被稱為「玉琮王」。

玉琮上有最完整的神人獸面紋,神人頭戴羽冠,騎跨在一隻神獸上;整體圖案採用淺浮雕和線刻技法雕琢而成。圓柱外面方形的四角分明,四角刻畫獸面,紋樣以轉角為中軸線向兩側展開,獸面的兩側還分別用淺浮雕刻畫了一個變形誇張的鳥紋,由繁至簡。這種抽象的人獸組合結構,反應了良渚文化玉琮紋飾的基本特徵。

大家或許在想,良渚先民製作玉琮,為什麼要選擇兩頭對鑽的方式呢,一頭鑽到底豈不是更方便嗎?

專家們發現,兩頭對鑽有這些好處:第一,竹管進入玉器裡面越深,由於摩擦產生的玉器粉末也就越多,旋轉的時候,阻力也會相應增加,兩頭對鑽比起單頭鑽孔,能起到更加省力的效果。第二,單頭鑽孔,在玉器鑽通的一瞬間,往往受到較強的擠壓,玉工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玉器發生破裂,兩頭對鑽則可以有效地避免碎裂的風險。聰慧的良渚先民,可不願意浪費玉料,功虧一簣!在不斷地實踐中,總結出了這兩全其美的製作方法。

玉鉞(鉞是史前人類重要工具和武器)

玉瑁 和玉墩

玉鉞安裝示意圖

這件玉鉞呈淡青色,夾有一些墨綠色斑塊。整器呈風字形,弧形刃,鑽孔很小用來捆綁手杖。靠近柄的部分保留有打琢的痕迹,未經磨光可能是為了捆紮木柄時增大摩擦力,使連接更牢固些。

玉鉞的刃角在正反兩面都分別用淺浮雕雕刻了完整的神人獸面紋,下方配有與玉琮王一致的鳥紋,配套的還有玉鉞帽和玉鉞鐓,都是發現在反山12號墓中,在已發現的良渚玉鉞中僅此一例,反映出這件玉鉞的不同尋常。

玉三叉形器

這類玉三叉形器的器物出土時均在墓主的頭部,中叉又常常和一枚長的玉管相連,往往與成束的錐形飾配伍,所以應該是冠帽上的裝飾件。這件三叉形器三個叉齊平,上端均有羽冠狀的紋樣,底下是圓弧形,正面也刻畫了淺浮雕和線刻的獸面紋,背面則是光素平直的。

5000年前女子的打扮

這個距今5000餘年盛衰於環太湖地區的良渚文化,形成了以玉器製作、分配和佔有為標誌的多層次社會結構,並在中國史前文化整體邁向複雜社會的文明化進程中處於領先水平,被公認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一個重要源頭。這種以成組玉制禮器為特點的、影響整個東亞文明進程的良渚文化,成為世界文明起源歷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編輯 | 漁公子

圖文 | 源於美術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的精彩文章:

陳永鏘小詩幾首:吐除夜氣步舒徐,晨風拂面人年少
極致的東方美學神韻·京裝靈芝卷書案台

TAG: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