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什麼是「超級地球」?

什麼是「超級地球」?

什麼是「超級地球」?


什麼是「超級地球」?顧名思義:和地球相似、但比地球大的行星。天文學家發現,「超級地球」可能是銀河系中最普遍的行星類型之一。


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數十個可能宜居的太陽系外行星。這可是數十個發現外星生命的機會啊!也是數十個人類可能建立首個星際殖民地的對象!那麼,面對這麼多選項,究竟哪個才是最佳選擇呢?你也許認為,最像地球的行星肯定是首選。畢竟,地球形成了海洋、陸地、大氣層以及無數種生命形式。

然而,一些研究人員表示,銀河系裡存在更大、更好的行星,即「超級地球」,它可能是銀河系裡最普遍的行星類型之一。自2009年以來,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大約4000顆太陽系外行星,其中30%是「超級地球」。在這些「超級地球」里,大約有百分之幾位於母星的宜居帶內。


在宜居帶里,行星表面溫度恰好能夠形成液態水,既不太熱、也不太冷。不過,有些位於宜居帶的超級地球可能不是固態行星。較大的行星可能主要由氫氣和氦氣構成,像木星和土星一樣,這不適合生命的生存。針對這個問題,天文學家還在收集更多數據,探究更多細節。與此同時,我們也在探究宜居的、固態的超級地球上的生命會是怎樣的面貌。


液態水只是個開端。這類行星的半徑可能是地球的兩倍,質量可能是地球的十倍。研究人員認為,超級地球之所以成為理想家園,正是由於質量大——質量越大,引力越大,吸引的氣體分子越多,形成的大氣層越厚。厚厚的大氣層能夠隔絕有害的太空輻射,同時也意味著山地和丘陵的侵蝕速度更快,能夠形成相對平坦的地表。


這聽起來無聊,但卻可能使星球形成許多淺島,而這可能是生命形成和演化的理想場所。就像在地球上,海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場所是海岸附近的淺灘。因此,「群島世界」可能極其有利於生命。

不過,這也會造成一個問題,即星球的「逃逸速度」增大。這樣一來,火箭需要消耗更多燃料——要麼增加燃料,要麼減少有效負荷。舉例而言,SpaceX的「重型獵鷹」運載火箭能夠將5萬千克的有效負荷送上地球軌道;但在Kepler 20b(超級地球,體積是地球的1.865倍、質量是地球的8.58倍、引力是地球的近3倍)上,它只能夠發射40千克的東西——大約相當於一只德國牧羊犬的體重。簡而言之,離開超級地球比離開地球困難得多。


本文譯自 businessinsider,由譯者 蛋花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原作者:María Soledad González Romero and Jordan Bowm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大熊貓:地球上最被高估的動物
吸引力提升:有科學背書的男性魅力秘籍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