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不是神!花了100多年,人們終於肯接受這個事實
這是城君原創的第1045個城市故事
日本天皇沒有姓氏,
甚至沒有日本國籍,
至少在大半個世紀前,
天皇不算做日本國民,
因為日本人相信
天皇是神,不是人。
中國古人把天上的北極星,
神化為道教的天皇大帝,
打造成宇宙最高的神。
經唐朝的強勢文化輸出,
日本國君開始自稱「天皇」。
其實三千多年前的日本神話,
早把日本國君說成天照大神的後裔。
日本皇室覺得換個稱呼,
原來的神話聽著更合理。
別以為改了個厲害的名號,
天皇就真的能呼風喚雨。
德川幕府時期,將軍統御全國。
天皇並沒有實權,靠幕府供給來度日。
好幾任天皇拖了十年才舉行即位典禮,
原因只有一個字,窮。
窮得吃不上飯的天皇,
到19世紀末卻成功逆襲。
1889年2月1日,
天皇穿上古制朝服,
到神社向列祖列宗稟報,
領受從神而來的禮物:
日本第一部憲法。
天皇開始有權任免三軍將帥,
左右國家重大政策的制定。
圍繞「天皇是神」的說法,
日本被說成是「神的國家」,
日本的國土說成是「神」給的。
輿論反覆高調宣傳,
天皇頒布的律法、發起的戰爭,
都是出於神的旨意,不容任何質疑。
侵華戰爭里攻佔城池後,
太平洋戰爭里自殺衝鋒時,
日軍士兵都高呼著「天皇萬歲」。
日本的中小學都認真告訴學生,
天皇是神,不是人。
然而,二戰中日本的慘敗改變了這一切。
1945年8月15日,
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舉國如喪考妣。
大江健三郎回憶當時的情景:
那個令人畏懼無所不在的可怕力量,
突然變成了一個普通人,
怎能令人相信呢?」
天皇退位的風聲不脛而走。
日本內閣稱,
天皇對戰爭不負有憲法責任,
而國內則有人認為,
天皇要為戰死者和死難家屬負責。
國際上強烈要求廢除天皇制,
將裕仁列為戰犯,接受審判。
國內外鋪天蓋地的喊打喊殺中,
裕仁想過退位後去研究海洋生物。
日本投降後,
美國遠東軍司令麥克阿瑟,
不遺餘力地為裕仁辯護,
避免把天皇引入到戰爭審判中。
美國覺得要實現對日本的佔領,
沒有天皇的「合作」是不行的。
在美國戰略家眼中,順利地佔領日本,
把天皇當作棋子,來對付蘇聯,
比起懲罰天皇更為最重要。
麥克阿瑟和裕仁。
1946年元旦,日本戰敗第二年,
裕仁天皇發布了一個震驚全國的詔書,
鄭重地親口說出「我是人不是神」,
以及「日本民族不比其他民族優越」。
從這一天開始,
天皇再也不是那個必須效忠的神,
普通人也可以直視他,褒貶他。
「朕和諸等國民之間的紐帶,
是依靠互相信賴互相敬愛所形成,
並非單靠神話傳說而生出。
而說『朕是神,
日本民族有比其他民族更優越的素質,
擁有擴張統治世界的命運』,
這種架空事實的觀念,
也是無根據的。」
《關於新日本建設的詔書》節選
這份詔書由盟軍總司令部草擬,被稱為
是美國給天皇打造「人設」的第一步。
在美軍的監督下,
裕仁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全國「巡幸」活動。
為了掩飾緊張,裕仁動不動就脫帽揮舞。
老百姓第一次目睹「龍顏」,
他們發現,一直被當作神供奉的陛下,
原來是小矮個,舉止還有點笨拙。
人群中天皇的這副模樣,
與戰爭時媒體塑造的威武統帥形象,
簡直是天壤之別。
還有不到一年,
現任天皇明仁就要提前退位。
明仁勇於打破皇室禁忌,
常常與平民百姓一樣,
在新宿、池袋等車站上下車。
老百姓討論起這位天皇的身體狀況,
就像八卦木村拓哉女兒的顏值那樣。
天皇是人不是神,
本就是一個顯然的事實。
僅僅一百多年的宣傳和洗腦,
誰也不質疑,誰也不反對,
謊言代替了事實,
最後禍害人間,殃及眾生。
漢娜·阿倫特曾說:
唯有每個人都敢去質疑不合理的,
拒絕非正義的事情,
軍國主義才沒有復萌的機會。
以上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涼山—倒計時31天,這裡全城人要集中「放火」
※三千年來,人類如何與屎相處?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