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調查: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效與困難

教育調查: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效與困難

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效與困難

——一項基於中西部五省區鄉村教師隊伍的調查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組

教育調查: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效與困難


一、背景與方法

為進一步加強老少邊窮島等邊遠貧困地區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明顯縮小城鄉師資水平差距,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2015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提出實施8項舉措,即「全面提高鄉村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統一城鄉教職工編製標準、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推動城鎮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全面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

兩年多時間過去了,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是否依然面臨問題和困難?帶著疑問,課題組在湖南、雲南、甘肅、內蒙古、新疆多地開展調研,召開教育管理人員座談會3次;訪談中心校校長、片區學校校長、鄉村學校校長、教學點負責人13人次;訪談鄉中心區學校教師、村小教師、教學點教師62人次。此外,課題組通過問卷星平台在湖南、甘肅、雲南、內蒙古開展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5223份,其中湖南460份、甘肅1610份、內蒙古1227份、雲南1926份;在新疆發放紙質問卷並回收有效問卷400份,有效問卷量總計5623份。

二、實踐與成效

調查發現,經過各級政府的不懈努力,兩年多來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鄉村教師群體對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管理部門的認可度不斷提升。其中,對工資待遇提高的滿意比例最高,達22.7%;其次為專業能力提高,為20.7%;第三是社會地位改善,為18.5%。

1.鄉村教師補充渠道不斷拓寬。

鄉村教師補充渠道的不斷拓寬,意味著鄉村教師數量不斷得到補充,「下不去」的問題得到初步解決。

鄉村教師補充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第一,深入推進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如雲南芒市特崗計劃的重點是為鄉村學校補充緊缺學科教師,並將服務期滿的特崗教師全員轉成在職在編教師,僅2016年就有248名特崗教師轉成正式在編教師。

第二,面向鄉村學校實施定向師範生培養。如湖南龍山縣面向初中、高中不同層次的優秀畢業生開展公費師範生定向培養,每年培養180餘人,師範生畢業後直接補充至鄉村學校。

第三,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鄉村教師並向本地生源傾斜。鄉村學校依據學科需求,上報縣教育局,統一招聘、調配,保證「下得去,留得住」。

第四,加大交流輪崗支教力度。通過選派城區骨幹教師到農村薄弱學校任教、鄉村教師到城區學校輪訓、擴大支教等途徑,不斷提高鄉村教師質量。

2.鄉村教師待遇顯著提高

調查顯示,鄉村教師對工資待遇的改善最為滿意。各地提高鄉村教師工資待遇主要採用以下方式:

第一,通過提高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提高鄉村教師基本工資。如湖南龍山縣鄉村小學、初中教師的基本工資分別由2014年的1257元、1228元,提高到2017年的3025元、3262元,上漲2000元左右。

第二,結合鄉村學校實際情況、邊遠程度、困難程度落實差別化補貼標準。如雲南芒市按照500元、600元、800元標準補貼鄉村學校教師。

第三,實施特殊津貼。雲南芒市山區教師每人每月享受100元山區津貼、壩區教師每人每月享受50元壩區津貼。

第四,加大鄉村特困教師救助力度。湖南龍山縣實施「勵耕計劃」「潤雨計劃」「愛燭計劃」「教育基金會最美鄉村教師」等項目,幫助鄉村特困教師解決實際困難。

第五,合理規劃並加快建設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截至目前,雲南芒市實施鄉村教師周轉房項目39個,涉及小學36所,共建設周轉房909套,建築面積約3.8萬平方米,投入資金7215萬元。

3.鄉村教師能力素質有所提升

提高鄉村教師能力素質一直是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從2015年起,「國培計劃」重點聚焦鄉村,集中支持中西部鄉村教師和鄉村學校校長培訓。

第一,地方依託國培、省培、市培、縣培計劃,每年輪次培訓不同鄉村教師,保證了5年內全部鄉村學校教師接受不少於360學時的培訓。

第二,開展鄉村骨幹教師和種子教師培訓。如湖南龍山縣每年開展百名鄉村骨幹教師培訓,定向師範生畢業後在城區學校跟崗實習3年,實習期滿作為種子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形成輻射帶頭作用。

第三,加大鄉村學校薄弱學科師資培訓力度,加強鄉村學校理化生音體美等師資緊缺學科教師和少數民族聚居區雙語教師培訓。

第四,實施「四模式」送教下鄉,如雲南芒市開展診斷示範、研課磨課、成果展示、總結提升四模式,有效提升了送教下鄉效果。

第五,加強線上線下整合培訓,藉助網路課程資源,促進遠程培訓與校本培訓、線上交流與學校教研活動整合。

教育調查: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效與困難


三、問題與困難

城鄉差距由來已久,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依然面臨一定的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下得去」的區域差異較大,且不穩定

調查顯示,教師到鄉中心區學校任教情況明顯改善,不願到村小任教等問題得到緩解,但到教學點任教問題依然突出。湖南龍山縣教學點基本仍由代課教師堅守。

此外,在鄉村學校任教的教師穩定性不高,「經常有」或「總是有」調動或改行意願的教師比例達30.5%,「有時有」的教師比例為50.4%,「從來沒有」的教師僅佔19.1%。其中,村小教師「經常有」或「總是有」調動或改行意願的佔比最高,為31.6%;其次為鄉中心區學校教師,為29.6%;教學點教師為20.3%。鄉村教師的流動意向和潛在流動意向不容忽視。

鄉村教師不穩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鄉村學校或教學點,尤其是偏遠地方的,條件過於艱苦,學校有時無法保證教師住宿的安全。

第二,「三戀」問題面臨困境,即找不到對象、兩地分居無法照看孩子、離父母較遠。

第三,待遇不夠高,差異化補貼標準差距較小,並不能吸引鄉村教師到相對較遠的村小或教學點任教。調查顯示,鄉村教師調動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待遇偏低。當前鄉中心區與偏遠村小或教學點補助標準差異在300—400元之間,而距離縣城中心區50公里以上的鄉村教師,一次往返車費就要70—80元,補助無法滿足需求。而在距離縣城40—60公里村小和教學點任教的教師佔34.6%,60公里以上的教師佔18.8%。

第四,鎮行政機構缺人直接調動縣鎮教師,縣鎮學校缺人直接向鄉村學校要人。

2.「教得好」的類型差異較大,且需再培養

調查顯示,鄉村教師以年輕教師居多,25歲以下教師佔8.4%,25—30歲教師佔36.8%,5年以下教齡教師佔34.8%。這些新補充的教師主要是特崗教師、招聘教師和定向培養教師。教育局行政層面和學校校長普遍認為,招聘教師和特崗教師整體素質偏弱,教育基本理念、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都需加強,基本不能到崗即上崗,需要經過再培訓,且上崗後也需進行強化培訓。定向培養教師整體素質較好,能夠勝任教學工作,且經過一段時間再培訓很快能成長為骨幹教師。

鄉村教師難以勝任崗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點:

第一,為保證鄉村教師數量,放寬了入口質量,尤其在招聘教師和特崗教師上更多關注筆試,忽略了面試環節。

第二,鄉村教師中堅力量較為薄弱,具有11—20年教齡的教師僅佔17.1%,骨幹教師帶動年輕教師的機制沒有形成。

第三,部分鄉村學校和教學點沒有網路設施,教師無法參加遠程培訓,鄉村小學和教學點地處偏遠,教師參加實訓就意味著學生停課。

第四,鄉村教師結構性缺員,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等專業教師嚴重缺乏,這些課程基本由其他學科教師兼授,但教師培訓依然以原學科為主。

3.培訓經費充足,但精力不足「耗不起」

調查顯示,地方政府非常重視教師培訓經費投入,以高於國家規定的標準予以投入,並向鄉村教師傾斜。如湖南龍山縣財政按不低於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10%安排鄉村教師培訓經費。但教師培訓經費無法按需、按類花在教師培訓的刀刃上,原因如下:

第一,鄉村教師工作量偏大,沒有時間外出參加實訓。調查顯示,62.6%的教師認為工作量偏大。他們不僅承擔教學工作,班主任還需照顧學生起居,尤其是寄宿制學校,教師沒有時間外出參訓。

第二,鄉村教師「一個蘿蔔一個坑」,外出參訓直接影響授課。調查顯示,為緩解教師不足情況,鄉村教師跨年級授課、兼授多門課的比例非常高,近半數教師跨年級授課,近14%的教師跨三個以上年級授課;上兩門學科的教師佔27.7%,3門學科的佔12.7%,3門以上佔21.1%。教師一旦外出參訓,就要停上好幾門課。

第三,距離遠、參訓難。鄉村學校距離縣城中心普遍偏遠,而縣城是實地培訓最近的地點,處於偏遠山區的鄉村教師要想參加培訓,僅路上的時間就需要1—2天,這對於工作量大、人員少、距離遠的鄉村學校來說非常困難。

4.花費大量心力,但成就小

鄉村教師雖然面臨各種困難,但選擇這份工作後都能認真對待教育教學,對留守兒童、困難兒童都更加關注。但調查發現,鄉村教師的成就感偏低,其原因主要在於:

第一,「讀書無用論」在鄉村有抬頭趨勢,一些人認為讀書上大學不如外出打工賺錢實惠,認為鄉村教師地位低、待遇少,對教師不認可、不尊重。

第二,家校合作難以開展。鄉村學校中留守兒童居多,他們多由祖父母輩照看,而老人們更關注自己的孫輩有沒有被欺負。教師聯絡留守兒童父母存在困難,家庭教育無法與學校教育相結合。

第三,生源流失嚴重。重視教育的村民都將孩子送入縣城學校,尤其到了小升初階段,小學學生中名次靠前者都轉入縣城,鄉村教師形容「在石頭上播撒種子」,努力卻難見收穫。

教育調查: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效與困難

四、對策與建議

1.加強省級統籌,不斷提高鄉村教師工資待遇

提高鄉村教師工資待遇需常抓不懈。要加強省級統籌,縮小縣域財政差距引發的鄉村教師工資待遇差距過大問題,按邊遠指數、艱苦程度,拉開差距、合理制定差異化補助標準,將政策紅利送到最邊遠、最艱苦的鄉村教師手中。

2.建立鄉村教師服務期限機制

確定鄉村教師最低服務期限,服務期滿後可通過考取的方式自願流動,願意留下繼續服務鄉村教育的,提高工資待遇,並按服務年限予以獎勵。

3.建立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配置標準

堅持就近入學、開足開全課程,在保證教師最低配置標準的基礎上,統籌考量生師比、班師比,建立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配置標準。加強互聯網標準化建設,利用互聯網+培訓+教學等方式,提高鄉村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

4.建立鄉村教師定向培養機制

根據鄉村教師培養補充的實際需要,建立初中、高中不同起點、不同年制分層次公費定向培養鄉村小學、初中教師機制,並通過省級統籌,由省市縣三級財政負擔,保證經費投入。

5.提高遠程培訓質量,加強送教下鄉

加強鄉村學校遠程培訓基礎設施建設,確保鄉村教師參加各級各類遠程培訓的基本條件。提高鄉村教師遠程培訓課程質量,按需設置課程。提升送教下鄉的時效性,建立送教與跟蹤相結合的方式,提升送教下鄉質量。

6.將鄉村學校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把握機遇、統籌考慮

把握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將鄉村學校建設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健全鄉村學校體系,推動學校、鄉村和家庭互動協同發展。鄉村教師既要融於鄉土文化,又要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兒童營造健康成長的文化場域。

【本文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困難問題研究」(課題批准號010120160088)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負責人張布和,執筆人高慧斌、張布和,課題組成員卿素蘭、劉卓雯、王文寶、韓立福、陳春勇、燕學敏、李新翠、宋時春、何美】

教育調查: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效與困難

【調查者說】 助力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走向更好

鄉村教師是鄉村教育的主體力量,承擔著提高鄉村教育教學質量的責任。2015年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台的第一個專門指向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文件,標誌著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進入全面推進的新時期。

3年來,課題組一直關注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情況。課題組每年著眼於一個主題,從鄉村教師編製與工資待遇,到鄉村教師培訓,再到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難點問題,成員們從東北到華北,從內蒙古到新疆,從甘肅到雲南,從山東到湖南,通過實地座談、個別訪談、發放電子問卷等方式,收集整理了大量數字和文字資料。

一路走來,我們深切體會到鄉村教師尤其是邊遠貧困地區鄉村教師工作、生活的不易。他們中有的為了能與孩子在一起,帶著婆婆(照顧孩子)擠在一張床上;有的因為妻子在鄉村學校任教,也主動申請成為鄉村教師;結婚的兩地分居周末團聚是常態,未婚的婚戀問題是老大難。但即使面對這些困難,我們依然能看到他們對留守兒童像對自己的孩子和親人一樣的關心、愛護,他們拿出自己的手機聯絡留守兒童的父母,為的就是能讓孩子與父母多交流,彌補留守兒童缺失的父愛和母愛。

一路走來,我們也深切感受到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為解決鄉村教師實際困難付出的艱苦努力。政府一方面改善鄉村學校辦學條件,一方面不斷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水平,不僅切實落實國家規定的差異性補貼標準,讓最艱苦地區的鄉村教師享受到政策紅利,而且逐步擴大鄉村教師補助範圍。這樣的努力,換來的是鄉村教師臉上越來越多的笑容,因為他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關注如何提高自身素質、如何更好地教育學生。這些具體可感的成績,也讓課題組成員忘記了調研過程的辛苦,忘記了為完成調研克服的重重困難。

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需要長期堅持、不斷鞏固。當前,雖然鄉中心區學校教師各方面條件、待遇都有明顯改善,但堅守在村小尤其是教學點的教師還需要各級政府持續關注,不僅應保障他們的編製、提高他們的待遇,更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證他們的從教安全和生活條件,讓安心從教真正實現。(作者 張布和 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所所長)

【地方經驗】

廣西:新招鄉村教師可獲財政獎補

近日,廣西出台鄉村教師招聘財政激勵政策,2018—2020年,各縣(市、區)招聘編製規定內鄉村教師,可獲上級財政獎補,每招1名至少獎補5000元,逐步解決農村中小學教師總量不足、結構性空編等問題。

具體獎補標準為,縣(市、區)每新招聘1名中小學編製總量控制數內的鄉村教師,自治區給予一次性財政補助5000元。同時,為強化市級統籌城鄉義務教育協調發展的責任,廣西相關設區市本級財政也要對所轄相應的縣(市、區)按照1∶1比例安排財政補助。

陝西:多舉措提升鄉村教師素質

2013年以來,陝西省教育廳實施骨幹帶動戰略,分別按照基礎教育教師總數2.5%、5%、10%的比例,構建涵蓋省、市、縣三級,包括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三類骨幹在內的分級分類骨幹教師體系。「三級三類」骨幹體系建設,發揮了骨幹教師的引領、輻射作用,實現了教師隊伍的全員提升。

鄉村優質教育資源缺乏,繼續教育經費不足的矛盾如何破解?陝西推行中小學「名師大篷車」行動計劃,成立了省教科所、陝西師範大學、陝西學前師範學院、省小教中心、西安外國語大學5個大篷車車隊,不定期組織知名教師和專家教授送教下鄉。送教採取菜單模式,鄉村學校可以根據不同學科、學段任意點課、點名師。

此外,在陝西,鄉村教師還可以借假期進行「學術休假」。例如旬邑縣城關小學教師燕小艷就參加了全省鄉村中小學優秀教師學術休假活動,赴北戴河與各地市同行交流教育教學經驗。截至2016年,陝西已有200多名鄉村教師享受了這一福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幼兒運動不只是玩玩
「祖國需要處,皆是我故鄉」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