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最正面人物,下屬直言你不是好人,被其怒斥:你懂個屁

三國最正面人物,下屬直言你不是好人,被其怒斥:你懂個屁

東漢末年,梟雄遍起,劉備也想當草頭王。作為起步,他先投奔了同學加好友公孫瓚。他發現公孫瓚手下有個文武雙全的趙雲,但公孫瓚有眼無珠,對趙雲一不信任、二不重用,讓趙雲心懷去意。劉備發現了趙雲的價值,於是主動與趙雲套近乎,甚至同榻而眠,親密無間,最終,趙雲投靠了劉備。這固然說明劉備慧眼識珠,但也暴露出了他的無情無義。

劉備字玄德,「玄」的意思是不靠譜。作為朋友,劉備本當提醒公孫瓚留意趙雲這個良才,他非但沒有這樣做,反而只顧私利,挖好友的牆腳,可見他的「德」確實不靠譜。

對比人在得勢、失勢之時的為人處世之道,往往可以把人的德行看得一清二楚。張裕當劉璋的部下時曾受命出使,與劉備相見。劉備拿他開涮,罵張裕的嘴巴是豬圈,張裕毫不示弱,反唇相譏,劉備因此耿耿於懷。後來,劉備佔了劉璋的地盤,成了張裕的主上,便找了個理由,判張裕死罪,連諸葛亮求情都不管用。本來只是開玩笑,劉備卻非要置人於死地,讓陳壽對他「知人待士」的誇獎都打了折扣。

劉備念叨過「以人為本」,這一直被認為是劉備德行的最大亮點。事情發生在建安十二年(207年)的那次大逃亡中。到了當陽,有十餘萬群眾跟著劉備,大軍只能日行十餘里,有人說,現在群眾人多、軍人少,若曹操打過來,怎麼抵擋呢?劉備回答:「做大事必須以人為本,今天他們跟了我,我怎麼忍心拋棄他們!」

以人為本,大德也。但劉備的「以人為本」卻頗耐尋味。可以肯定的是,劉備的「以人為本」絕不是因為他受聖賢經典的熏陶、悲天憫人所致,因為他為人「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而「不甚樂讀書」。他的以人為本,應是來源於他的人生目標。

下屬認為這些老百姓是累贅,沒什麼用,應該捨棄;但對劉備來說,這眾多百姓可以為他起到保護、緩衝曹軍進攻的作用。「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更是準確地道出了他的內心活動:一切行動都要為「濟大事」這個目的服務。

他所看重的「本」,在於百姓可作為他與別人爭戰的資源。他從自身的經歷和見聞中深深感到,成大事絕不可沒人,只有百姓跟從,才算有人。有人才有兵、有後方,才有不斷發展壯大的可能,直至帝王夢的實現。而在東漢末年,各地戰事不斷,人口消耗極大,「人」成了極其稀有的寶貴資源,劉備當然要喊出「以人為本」,以求由此帶來的一本萬利。

然而,劉備這句名言的虛偽立刻就露出了馬腳。隨著曹軍攻至,他也不管這個「本」了,就連老婆孩子也棄之不顧,而是「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任由曹操繳獲了那些人口和輜重。這說明,劉備所看重的「本」歸根結底只是他自己。

進軍益州、佔據成都之後,劉備終於有了一塊自己的地盤,這讓他興奮異常。他擺酒相慶,在觥籌交錯間對龐統說:「今日這盛會真是歡樂啊!」龐統回答:「佔據了別人的國家,還以為很歡樂,這不是仁者應有的行為。」一聽這話,有些醉意的劉備發怒了,當即訓斥龐統:「武王伐紂還載歌載舞呢,難道武王不算仁者嗎?你言語不當,快給我退下!」根本聽不得智者的實話。

劉備還曾想把成都城裡的房屋、城外的桑樹田園等產業和城中的金銀分別賜給諸位將領。這種不顧沒有返鄉的百姓利益的蠻橫做法分明是大失民心之舉,最後多虧趙雲及時制止。這再次淋漓盡致地表明:劉備的德行有些玄,而且一有機會,就會原形畢露。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劉建武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東漢最有權勢寡婦看上某大官,皇帝親自說媒,大官斷然拒絕:休想
古羅馬皇帝是個超級麥霸,歌聲能讓孕婦催產,逼得民眾裝死不聽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