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斷乳期,應對「想長大」與「真長大」的落差矛盾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斷乳期,應對「想長大」與「真長大」的落差矛盾

劉雨是家裡的獨生女,父母從小很寵著她,一直到12歲她都沒有自己獨立去理髮、外出的經驗,更不要說在很多事情上直接與外人打交道了。有一天,媽媽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說劉雨發燒了。媽媽迅速趕到了學校,發現劉雨坐在辦公室里,咬著嘴唇一言不發。老師告訴小雨媽媽:「這孩子發燒了也不吭聲,後來看到她臉色不太好,坐在座位上總是發抖才知道的,讓她去看病她還不去,非要等放學回家了再說,於是我就把您給叫來了。」媽媽問劉雨:「為什麼不去看病呢?」「你來幹嗎?大家知道我連自己看病都不會肯定會笑話我的,都怪你,讓我變成這樣……」

媽媽這才想起自己的孩子從來沒有獨立去辦過事情,從小到大孩子的事情都是自己和小雨的爸爸一手操辦的。

劉雨的事例反映了青春期孩子正在面臨的一個問題——身體成熟與精神依賴的矛盾。在青春期,生理上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衝擊著心理上的發展。一方面,身體上的快速成熟使孩子產生了成人感,因此便認為自己的思想也屬於成人,希望周圍的人把自己當成一個成人來平等對待,渴望父母、老師給予成人般的信任與尊重,開始變得「要面子」,但實際上心理水平正逐漸從幼稚的童年向成人過渡,依然處於一種半成熟狀態,這就出現了一種矛盾,即自認為心理水平與實際心理水平的差距,這就是身體上的成熟感與心理上的半成熟狀態的矛盾,這種衝突無可避免。

另一方面,成人感使得青春期孩子的獨立意識變得很強烈。他們希望能在精神生活方面脫離成人的幫助,走出父母的羈絆,自己做主。但事實上,面對錯綜複雜的矛盾和問題,他們依然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成人給予他們的慰藉。

有一本關於「青春成長」的小說叫《你別碰我》,是一個叫王小柔的女孩子寫的,字裡行間透露出她在青春萌動期的迷惑和在迷茫中進行的嘗試,每頁都飽含著一個少年追尋夢想的心,以及嘗試失敗後的眼淚。她書中有一句話是:「青春期的教育如同一個謎語,該知道的時候沒有人告訴我們,得到答案的時候我們已經付出了代價。」

從她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青春期對於孩子是一個謎團,他們也在嘗試著尋找一種最佳的方式度過青春期,他們迫切地渴望有人可以為他們指點迷津,指出正確的方向。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和老師卻經常採取一種錯誤的方式對待青春期的孩子,如下面的例子:

王磊今年上初一,有一天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在上課的時候和同桌的一個女生吵了起來,擾亂了課堂秩序,被老師叫到辦公室。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就訓斥了王磊一頓,還讓王磊把父母叫到學校。爸爸到了學校,聽說王磊的事之後,劈頭蓋臉地訓斥王磊說:「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教育你了!你看,你都和我一樣高了,怎麼能光長個子不長腦子呢?你太讓我失望了,真是白長了這麼大了……」王磊實在忍受不了了,就大吼道:「你都還沒問究竟是誰的錯,就這樣批評我!」「還敢頂嘴!你擾亂課堂秩序就是不對,和女生吵架也不對!你什麼時候腦袋能清楚一點,不再讓我和你媽操心呢?」「苦口婆心」的勸說不但沒有讓王磊悔過,反而使王磊奪門而出,這讓老師和爸爸都始料未及。

且不說這件事的責任究竟在誰,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爸爸的話:「你都和我一樣高了,怎麼能光長個子不長腦子呢?」這句話的潛在意思就是一個人隨著個子長高,身體發育成熟,自然而然地就該什麼都懂了,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對青春期的孩子,這卻是一種錯誤的看法。身體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成熟其實沒有必然的聯繫,身體上的成熟是時間的效應,但是心理上的成熟則需要更多的人生經歷和磨鍊,二者並非成正比。

另外,例子中的老師和爸爸的做法本身就是矛盾的,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就訓王磊,這明顯就是一種錯誤對待孩子的方式;而爸爸的話則是為了說明孩子已經長大了,是個大人了,應該懂得該怎麼做。這種矛盾與孩子身體成熟和精神依賴的矛盾是一致的,這樣的處理方式只會讓孩子內心的矛盾更加強烈。

摘自《陪孩子度過青春期:

父母送給青春期孩子的成長禮物》

《陪孩子度過青春期:

父母送給青春期孩子的成長禮物》

作者 杜啟龍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鳳凰壹力

曾青春 VS 正青春

父母曾經是孩子,孩子將來也會做父母

青春期,是走向成熟的門檻。

跨入青春期的大門,意味著孩子開始步入人生最美麗的春天。

人生的花季只有一次,必須歡度!

◆青少年話題有著強烈的社會反響,一直是社會熱點

作者長期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與心理研究

◆內容取材於生活中發生在身邊的點滴小事,可信度高,說服力強

主題溫暖積極,文筆細膩深刻

青春期是人生的花季,奼紫嫣紅,五彩繽紛;青春期又是人生的雨季,雨打芭蕉,風雨飄搖。

在這個從青少年到成年過渡的關鍵期,孩子突變的身體、旺盛的求知慾、充沛的精力及不可思議的叛逆,給父母帶來的是各種各樣的擔憂,那個天真可愛的孩子哪裡去了?而羽翼初長成的懵懂少年,一方面為自己的成長興奮,另一方面又對身體和心理的變化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迷惑。

面對這美好而迷惑的時代,父母和孩子都不禁要問:這是怎麼了?

教育專家陶行知認為,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需要有一個寬鬆的、開放的、積極的環境,需要在父母的熱切期望和等待中來引導孩子的成長。孩子的發展,要遵循天性,不能任意抹殺孩子的創造慾望和玩樂心態,要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要讓孩子自由地發展。

內容簡介

跨入青春期的大門,意味著孩子開始步入人生最美麗的春天。青春期是掛滿露珠的花蕾,有幾許清純幾許羞澀;青春期是試翼的雛燕,有幾許憧憬幾許膽怯;青春期更是通往美好未來的關鍵期,有幾許美麗幾許風險。

本書講述有關青春期的一些重要知識,以科學的知識和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遠離青春期的恐慌。以眾多孩子為主人公,通過一系列青春期成長故事,剖析青少年成長的秘密。本書是每位青春期孩子及其父母不可或缺的一本寶典,也是父母送給青春期孩子一份美好的禮物。

作者簡介

杜啟龍,教師,《讀者》簽約作家,龍源期刊網簽約作家。長期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與心理研究。1998年發表處女作,現已發表散文、小說等作品200多萬字。其文章多取材於生活中發生的點滴小事,主題溫暖積極,情節緊湊跌宕,文筆細膩深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好文字 的精彩文章:

福克納:有些評論家認為,他是從古至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TAG:中國好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