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蘭花的表現技法

蘭花的表現技法

幽谷蘭香

 一音禪師禪樂

一音禪師 

00:00/06:45

錢行健(1935--2010),江蘇無錫人,曾從名士袁容舫先生攻習山水、花卉、文學及詩詞。1954年從著名畫家江寒汀先生專攻花鳥畫。1963年又致力於中國繪畫理論的研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代海派花鳥畫的代表畫家之一。作品凝重典麗,生機勃發,大氣磅礴,寫意之筆酣暢淋漓,山水與花鳥的融合富有新意。

本文來源:錢行健、徐子鶴等著編繪《怎樣畫梅·蘭·竹·菊》(上海書畫出版社)

稀葉疏花式

葉少花稀,最忌「笨拙」,須拙中見秀。在構圖時應合理安排,使寥寥幾筆有飄逸當風之感,並使畫面疏而不空。

左右分式

左右分葉,也就是順逆筆同時運用。但葉分兩側不可均等,須有側重趨勢。本圖花勢由右向左,左面的葉濃而重。構成兩側分開又左右相對平衡的格局。

左右合式

左右相合,近根部須放鬆。左右葉勢要有合意,相關的長葉不宜太多,多了宜見繁冗。補花的位置可打破相合的圈形,用一花破出圈外,構圖就顯得靈活。

淡葉濃花式

畫蘭一般都用濃葉淡花。但畫無定法,所以也可用淡葉濃花來表現。所謂技法是表現物象進行藝術處理的方法,技法也在更新、創造和完善。因此既要重視傳統成法,但又不要拘於成法。這樣繪畫才能發展。

併墨式

併墨式畫法是利用充足的水和墨表現出蘭在雨中的淋漓效果。這種畫法最適宜在半生熟紙上畫。畫時要注意濃淡的中間過渡,不要出現明顯的兩截痕迹。

雙株掩映式

雙株掩映也須有主次之分。掩映的目的是使兩個單獨的形體產生呼應而統一成一個整體。

密葉補石式

畫蘭補石,石的皴法宜簡,否則易與蘭黏連而喧賓奪主。密葉補石,石的露白需更多,這樣可使黑白分明,主題鮮明。

左右交葉式

左右相交之葉不能多,多則重心上移,使下部失重。蘭葉無論多少,總以根部為重心。以聚散而方,根部宜聚,葉端應散,倘根部失重,畫面就不穩定。

上下交葉式

上下交葉,須有偃仰顧盼之情,撇葉生花,要花承葉勢,使葉筋花姿上下呼應,產生情趣橫生而耐人尋味。

密葉繁花式

密葉繁花忌「結」。「結」即悶塞。所以密集處須有「透氣」所在,即所謂密中有疏。畫密葉繁花應從少到多層層相疊,要趨勢明確,順理成章,才能使花葉繁而不亂、密而不結。

水墨勾花點葉式

水墨勾花點葉畫法與前面著色法相似,只是全用水墨表現而已,是水墨花卉畫中常用的方法。

多叢式

畫多叢蘭花,各叢位置的間距不可等分,須有聚散變化。相離處可用葉的交搭使兩者雖分仍合。切忌各自為政。根部排列應有高低參差。長葉回蕩須左右逢源飛翻流暢,使多叢葉勢在相互掩映中前後呼應,使既各具妙姿又匯成一個整體。

飛白

在快速行筆時筆痕中出現的絲絲露白稱為飛白。竭筆也可成飛白狀,凡用飛白多以濕筆陪襯,以示對比。本圖中葉多用濃墨飛白,而花則用淡墨濕筆,使形成強烈的對比而相得益彰。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人間最美是原諒!
一個真正的書畫家首先要是個雜家……

TAG:國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