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限制孩子的不是貧窮,而是閱讀的缺失

限制孩子的不是貧窮,而是閱讀的缺失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攝圖網

1

常常有媽媽問,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呢?

我們先看看,愛上閱讀的孩子,會是什麼模樣?

每天他會在一個固定的時間,比如睡前找你講故事。

當你給他講完一個故事時候,他會情不自禁地再自己翻翻聽過的故事書。

滿心都是歡喜,哪怕他並不識字,也不影響他對書本的喜愛。

因為他從中感受到了快樂。

最近我在給小小魚講莎士比亞的四大喜劇和四大悲劇,原本以為莎翁的書對孩子來說會難。

可這些小故事做成了繪本形式之後,孩子聽得津津有味。

讀的時候,跟著跌宕起伏的情節,臉色也時而緊張,時而歡笑。

讀完的時候,非得自己又拿過去看一遍不可。

有時,我們在客廳聊天,孩子突然就不見了。

我大聲叫喚,他也會應你。

可就是不來。

媽媽偷偷看了之後回來,會叫我打住。

因為他一個人在書房的床上,看他喜歡的繪本。

愛上閱讀的孩子,喜歡翻書。

哪怕像文字巨多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他也會自己從前面開始翻一遍,一直到講過的地方。

這樣做的時候,他是在回憶我跟他講過的那些情景。

閱讀更識字並沒有多大關係。

因為在識字以前,孩子的耳朵已經在幫孩子閱讀了。

爸爸媽媽的讀書聲早已引導孩子打開了閱讀的大門。

2

可還有很多的父母,卻覺得閱讀不重要。

特別是跟貧窮來比,閱讀更顯得毫無地位可言。

所以我們大部分的父母怕孩子受窮受累,拼儘力氣也要給孩子創造好的物質條件。

可是精神世界呢?

我們常常說我們這代孩子是幸福的一代。

可他們也是忙碌而孤獨的一代。

這種忙碌往往是不由自主的。

很多的孩子,可能也就是小時候讀過一點童話書。

到了高年級就忙著補習、補習、補習。

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課外閱讀時間。

就算有機會,也只能在手機上打開網頁,偷偷地看。

結果孩子們的技能不斷被提升,變成超級厲害的考試機器。

或者成為父母眼中的超能孩子。

可心靈卻是孤獨而荒蕪的,並沒有被喚醒。

要不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有父母會跟你說,這沒事的。

等他們長大就好了。

真的是長大就好了,會自動愛上閱讀嗎?

3

有一句話說「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其實,閱讀缺失,你的想像力更加被限制。

因為閱讀給人帶來了無限的想像空間,這是單純的視覺享受無法提供的。

比如喜歡閱讀的朋友肯定會後悔看同名電視劇。

因為書中描述的細節,演員無法從鏡頭裡演繹出來。

閱讀時,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不同的人會讀到不同的感覺。

而限制孩子成長的,貧窮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很多人會告訴你,沒有錢,孩子就不能去遠行,不能去遊學,不能去夏令營,不能……

可是有一條花錢最少的,卻能收穫巨大的路也被大多數人忽視了。

那就是閱讀。

閱讀,是門檻最低的高貴之舉!

它能幫助父母接近孩子的心靈,讓父母更懂孩子。

還能幫助父母跟孩子之間形成親密關係,閱讀會成為親子間的共同的「溫暖之源」。

挪威兒童文學家喬斯坦?賈德說:「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給孩子吃飽穿暖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應該是給孩子們「讀故事」,他說,「如果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將來有一天,閱讀對於孩子們來說,就如我們每天要刷牙一樣不可缺少。牙齒衛生很重要,但父母們更應該越來越對其子女的『精神衛生』擔負起責任來。」

4

讓孩子愛上閱讀,給大家三個建議:

首先是營造閱讀環境

這裡包括三個重要的東西:閱讀的氛圍、愛閱讀的人、有可讀的書籍。

如今有太多的東西在搶奪孩子的眼球。

比如層出不窮的手機遊戲。

七八歲的孩子已經是吃雞高手的大有人在。

有一位女網友約見遊戲中的隊友,結果被騙了一頓肯德基兒童套餐。

原來自己心儀的隊友竟然是一個9歲的小胖墩。

信息越是繁雜,更要讓孩子的心沉靜下來。

閱讀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機會。

父母首先要讓自己多閱讀,在家裡製造一個好的閱讀環境。

請把電視機關掉,因為它就是一個時間殺手。

而且還會把人栓住。

然後定期給家裡添置新書,搞搞家庭讀書分享會。

就好像去超市大包小包購物那樣,要記得定期買點書。

跟很多東西比,書其實太便宜。

比如我會定期買一些新書回家。

拿回來後就會放在桌子上,給小小魚和媽媽選擇。

然後三個人分別捧著自己喜歡的那本,坐在桌子前就讀了起來。

讀到來勁的時候,或發現有趣的橋段,我還會即興給他們讀一段。

雖然平常被生活的瑣事包圍著,可我們還是會努力擠出時間來閱讀。

也會彼此分享自己讀過的好書和故事。

當家裡有了閱讀的氛圍、加上愛閱讀的人、配上可讀的書籍。

孩子不愛閱讀才怪呢!

第二個建議是:趁早

這個早沒有規定的時間,但也有一個關鍵期。

我覺得在10歲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最佳的時期。

當然,這不是說10歲後就沒有機會去養出閱讀習慣了。

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往往是在小時候。

閱讀也不例外。

而且早點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一個好處。

比如0-6歲的孩子有足夠的時間來纏著你講故事。

因為到了高年級,學業的壓力襲來,你不得不做一些選擇。

我覺得自己最好的讀書時光就是讀小學的時候。

那時候沒有升學壓力,沒有人說要我補習。

所以大量的課外時間都在看書。

誰家裡有書就去借,然後就飽食一頓。

到了中學後,才知道有重要的考試。

不得不放棄一些計劃。

比如我喜歡的金庸,不得不放下。

安慰自己說考試了以後看,結果到了如今也沒讀完。

現在的孩子也一樣。

在讀小學前,雖然也會有培訓班。

可還是有充足的時間來閱讀。

讀幼兒園之前的0-3歲,更是黃金時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什麼東西都興緻盎然。

你讓他玩書,他就會開心地玩。

你給他講故事,就算不懂,也不影響他看圖畫。

在這個階段培養了孩子跟書本的感情之後。

接下來的3-6歲孩子就離不開這個好夥伴了。

因為他們對書本的喜歡是發自內心的,好像天生就這樣。

真的是天生嗎?

其實是父母的用心和栽培,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的種子發芽了而已。

第三個建議是選對書

選對書其實很難。

所以我每次買書都要選很久很久。

每次給孩子們選擇開團的書,也要想很久很久。

因為現在市場上的書太多,而且爛書很多。

我見過一些爛書,把圖拉到變形,就是為了版式。

然後印刷低劣,就是為了省錢。

我曾經跟一個編輯吵了一架。

他說大家都推廣這套書,賣了10多萬套,就你說不好。

當我把問題給他一一指出時,他就惡言相向了。

純粹為了利益而生產的書,就是精神垃圾。

但很多低劣的書籍卻變著法子,走進了很多孩子的小書房。

我曾在一個圖書批發市場看到待發的盜版繪本堆滿一屋子。

這個盜版商還恬不知恥地說,有人要我就生產,我這是做善事,讓人只要花3塊錢就讀到20多的書。

真的是做善事嗎?

這是缺德。

選對書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功利化。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認可閱讀的重要性。

可是選擇圖書時就會出問題。

還記得上次在兒子幼兒園擺地攤義賣。

跟我們一起擺攤的同伴,擺滿了幼升小訓練全套、幼兒識字大全、幼兒數學精編這類書籍。

孩子媽媽說是自己有一次激動,從電商那掃來的。

現在兒子還在讀中班,還早了一點,拿一些出來義賣。

而小小魚選來的繪本就跟這些書挨在一起。

有一位媽媽帶著女兒來買東西。

孩子一眼就看中了我們的一本立體翻翻書。

上面講的是一些動物故事。

可媽媽的眼睛卻被旁邊的幼升小教材吸引住了。

問價。

小小魚說繪本要10元。

旁邊攤位的書報價2元一本。

最後這位媽媽把幼升小的教材全部掃光,裝滿了一袋子。

就是沒給女兒買一冊繪本故事。

孩子問為什麼?

媽媽回答說我們賣的太貴了。

當時我也只能無語。

很多孩子不愛閱讀,就是因為父母沒有給他們有興趣的書籍。

大部分父母去書店只給孩子購買與學習進度相關的教輔書或者作文集。

結果孩子只有寫作文或者學習的時候碰碰這些書。

就好像把課堂搬到了家裡。

作業做完就不再碰這些書。

從來沒有感受到閱讀快樂的孩子,是不會愛上閱讀的。

在這種功利化的選擇下,反而讓孩子產生壓迫感。

所以考試後撕書,被稱之為減壓,就是這個道理。

孩子真的會把自己心愛的書撕掉嗎?

我10多歲得到的一本三國演義,這麼多年一直跟著我。

無數次搬家還是在我的案頭。

其實,不妨讓孩子自由地閱讀。

反而會取到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

愛上閱讀的孩子,他們的寫作能力會悄然提升。

而且有了閱讀能力的孩子。

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會增強。

更重要的是,孩子會發展出閱讀整本書的能力。

這種能力還會遷移,讓孩子擁有對整體事物的把握和處理能力。

這些東西可遠比分數要重要得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孩子成了白眼狼,都是你「愛」的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