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是科學家首期演講″科學的詩與遠方″圓滿落幕

我是科學家首期演講″科學的詩與遠方″圓滿落幕

7月9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果殼網承辦的「我是科學家」演講第一期在中國科技會堂成功舉辦。

中國科協科普部部長白希、果殼網CEO姬十三一同出席活動。演講嘉賓圍繞「科學的詩與遠方」進行了系列主題演講。

中國科協科普部部長白希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技創新是科學普及的起點,同時通過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又為科技創新厚植了科技和人力資源基礎。在這個持久而宏大的循環中,科學家既是啟動器,也是發動機,是科學普及的第一戰略力量。

中國科協舉辦此活動,邀請科學家走上舞台,他們將直接面向公眾和媒體,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展示科學家群體不凡的魅力,共同提升科學家群體的社會影響力,並帶領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

上海天文台的天體物理學家郝蕾進行了題為《宇宙的奧秘,我們頭頂那方星空》的演講,她說到「宇宙的可讀性是我最初踏上科研道路時激動的開端。與其說我在工作,不如說我是一位好奇的觀星者,每天在難以計數的星辰中漫步,在漫無邊際的宇宙中領悟。從星系中微小的塵埃,到超大質量的黑洞,宇宙中有太多的秘密尚未探索,有太多的風景等待分享。從紛雜的光譜中,我看到了宇宙的生命。」

中科院聲學所海洋聲學技術中心副研究員楊波是蛟龍號潛水器的主任設計師,也是我國第一批參與中國深潛試驗的試航員之一。活動現場,他向公眾講述了自己在海面以下7000米的領略到的深海奇景。神秘的海底世界不再停留在想像,在對科學的不斷探索中,楊波「從海底開始了解這個世界」,感受科學探索帶來的震撼與奇妙。

結構生物學家、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葉盛,是一名斜杠青年,兼具科研人、科普人與科幻人的三重身份。他以自身寫作經歷分享了《一名科研人的科普隨想》。在科學寫作的路上,葉盛通過不斷探索,掌握了用不同的文字表達方式來切換科學家、科普作家與科幻小說家三種角色。在他看來,如果將科普寫作類比科幻,那麼「軟科普」的寫作更為大眾喜愛,以受眾為中心,剋制自我強烈的講述慾望,才會寫出產出優質的科普作品。

中科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以自己在科研一線工作的切身體會,講述《文化自信需要科學精神》。張雙南說到,我們需要探索太空、理解宇宙,發展科學,用科學精神給我們帶來科學自信,用科學自信給我們帶來全面的文化自信。這將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

「我是科學家」系列演講將會在未來的持續舉辦。未來,「我是科學家」內容平台將聚集更多科學家、科技工作者,一同探索科普之路,建築完善的科普傳播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 的精彩文章:

黃瓜中有殺不死的寄生蟲,這條謠言你信了嗎?挑選黃瓜請注意
為什麼女生身上總有一股淡淡的香味?看完答案扎心了

TAG:科普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