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熟悉的廚房調味料,你真的了解它們么?

最熟悉的廚房調味料,你真的了解它們么?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做菜時放調料順序的文章(炒菜的萬能調料公式,廚房新手們有救了),後台收到豪些留言,很多人都說自己隨便放習慣了,試了試按順序放,味道還真是有那麼點兒變化,關鍵好些調料一變化順序,用量也省了,還間接幫咱控鹽控糖,健康飲食了呢。

誇我的同時,大伙兒順便還提了個小建議,讓我把廚房那些常用的調味料也都寫寫,什麼生抽、老抽、蚝油,陳醋、米醋、香醋,料酒、黃酒啥的,一進超市看見這滿貨架的貨就犯暈,這到底都一樣不一樣啊?平時做飯用的到這麼多種么?有必要全都買回家備著么?

別急,今兒我就給大夥嘮嘮我這些年的使用心得,不一定很權威,但都是我每天每做飯用出來的小心得,能給大夥做飯增加點兒便利就好,也歡迎專業人士或者資深飯友留言討論哈~

炒菜~

老抽

米醋

蚝油

老抽:老抽的顏色比較濃,倒出來稠稠的。但是老抽味道不算咸,還帶那麼點兒甜味,部分肉菜需要老抽的調色,但一點點就好,倒太多了不光影響賣相,味道也微微發苦,如果是炒素菜的話,老抽可以不放哈。

Ps:如果家裡不常吃顏色重的菜或者燉菜,紅燒之類的菜,建議老抽都買小瓶的,因為每次用量很少,調個色就OK了,我們同事說她媽媽有次買了一大瓶1.25L的,家裡愣是吃了一年多

生抽:注意,生抽千萬別玩命倒!不同老抽的「濃妝特效」,生抽顏色淺,也比較稀薄,可它鹹味重,倒多了啥滋味我不說你也懂吧。。。

咱們老念叨的:老抽調色,生抽調味,簡單記住這句就行。

【推薦菜譜】:芽菜肉末(戳圖片直達做法~)

海鮮醬油:終於能用到「顧名思義」這個成語了,這類醬油配料表裡會有海鮮汁的成分,自帶鮮美體質,最適合做各種需要提鮮的菜肴,用來做蘸汁味道也很好。

米醋:我家裡最常備也是最常用的一種醋,北方的米醋和南方的可能略有不同,我說的是那個黑色的,釀造米醋,顏色比陳醋淺,酸味也比較柔和,沒那麼強烈,適合日常使用。

蚝油:蚝油在潮汕一帶常用來做芡汁,蚝油的香味能提鮮,但不宜長時間加熱,臨出鍋前放最好。

but蚝油很容易變質,像現在這種大熱天兒的,瓶口那一圈稍微保存不當就會產生黴菌,建議大伙兒擦乾淨再蓋蓋兒and冰箱冷藏保存哈。

紅燒&清蒸~

其實紅燒和清蒸類菜也會用到上面說的調料,單獨分類是為了著重說說下面幾個為紅燒and清蒸而「研發」的特色產品。

紅燒醬油

蒸魚豉油

料酒

紅燒醬油料如其名(看見沒,我換詞了),這種醬油,就是為紅燒特製的醬油,它的基底是老抽,但相比老抽沒那麼濃,鹹味稍重,顏色也更紅亮更好看,是介於生抽和老抽之間的,既能提味又能調色,平時家裡邊愛做個紅燒排骨唔的,除了老抽外,備一瓶紅燒醬油也ok。

蒸魚豉油:這個就不顧名思義了,因為它除了蒸魚,做很多菜也都很好吃,各種蒸菜and冷盤or料汁都能用,很鮮美很百搭,千萬別被它的名字局限住哦!

【推薦菜譜】:白灼雙蔬

陳醋:陳醋酸味比較濃郁,做菜的時候放一點點就能感受到它的酸味,所以特別適合用來做紅燒魚

料酒:料酒這東西雖然是廚房必備,但很多人不知道該咋挑,我說一點我的小心得吧,就是買料酒的時候看配料表的第一項:如果是黃酒,後面再加其他的蔥姜等等去腥輔料的話,是比較好的,這樣的料酒去腥增香的效果更好。

而有些料酒配料表的第一項是水,就說明這個料酒里最大含量的是水而不是黃酒,而且有的不是釀造料酒而是配製料酒,個人覺得味道就會差那麼一點點。

冷盤~

白醋

香醋

魚露

白醋:白醋雖然聞著酸,但入口卻比較清淡,非常適合涼拌食物,尤其是一些顏色和口感都需要清爽一些的菜。

對了,挑白醋也要挑釀造白醋,不要挑勾兌的白醋哦。

香醋:香醋的口感嘗起來有點甜滋滋的味道,拌冷盤或者做蘸料都挺不錯。

魚露:好像豪多東南亞朋友都對它愛到不行,但對咱們吃不慣的人來說,有時候還真有點兒接受不了那股「腥腥的」味道。

我曾經無意間試過在涼拌蟶子里加了點兒魚露,效果非常好,如果你正巧想做海鮮類冷盤的話,也可以試試哦。

【推薦菜譜】:果味泰式拌蒸蝦

好了,嘮嘮叨叨也說了1000多字了,剩下的時間留給大傢伙吧,這期咱們說了各種液體類調料,下期咱們聊聊各種醬料吧,有什麼疑惑或者分享,歡迎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怡家常菜 的精彩文章:

想切出好看的牛油果瓣兒優雅地「吃草」,這款工具必不可少

TAG:文怡家常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