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禪修的障礙和對治(3):遍知過患

《瑜伽師地論》禪修的障礙和對治(3):遍知過患

禪修的障礙和對治(3):

遍知過患

文/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一:

二、一、四、三、遍知過患

云何遍知諸障過患?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下):「知障過患:謂此障有故於其四種障在身時未證不證已得退失,乃至生諸惡趣,名知障過。」

怎麼樣才知道「諸障」的「過患」呢?

謂遍了知此障有故,於其四種未證不證,已證退失。

「謂」普「遍」的通達,會明白這四種障:怯弱障、蓋覆障、尋思障、自舉障的過患,若是有這些障礙的話,導致四種靜慮不能證得;若有這四種障,已經證得的靜慮,還會退失的。

韓清凈《披尋記》:「於其四種未證不證等者:此中四種,謂四靜慮應知。」此中四種,是指四種靜慮。

敗壞瑜伽所有加行,有染污住,有苦惱住,自毀毀他,身壞命終生諸惡趣。

有這四種障的時候,就能破壞修止觀的所有加行,努力修行的事情,都被這四種障破壞了。「有染污住」,內心長時在染污的境界裡邊活動,常生起不善法,是「染污住」。在染污境界裡邊活動有什麼不對?「有苦惱住」,就會有很多的苦惱,染污就會引出來種種的苦惱。「自毀毀他,身壞命終」,有染污的煩惱,引起了苦惱以後,會怎麼樣呢?就是自己破壞自己,也破壞了他人,「身壞命終」,身體敗壞了以後,生命結束了,就「生諸惡趣」。

是名遍知諸障過患。

「是名遍知諸障」的「過患」。

韓清凈《披尋記》:「敗壞瑜伽所有加行等者:初夜後夜經行宴坐,從順障法凈修其心,是名瑜伽所有加行。未能斷除欲所引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舍,是名有染污住。未能修習歡喜安樂及三摩地,是名有苦惱住。」

愛惜時間,睡眠減少,爭取時間經行宴坐,從這個「順障法」,你的身口意的活動,從隨順障礙止觀的境界當中去除障礙,「凈修其心」,就是清凈自己的心,來破除一切障礙,「是名瑜伽所有」的「加行」。

未能斷除欲所引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舍,是名有染污住,這些都與障礙有關係。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複次,初靜慮中,說離生喜;由證住此,斷除五法,謂欲所引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舍。又於五法修習圓滿,謂歡、喜、安、樂、及三摩地。欲所引喜者:於妙五欲若初得時,若已證得正受用時,或見,或聞,或曾領受;由此諸緣,憶念歡喜。欲所引憂者:於妙五欲,若求不遂,若已受用,更不復得,或得已便失,由此諸緣,多生憂惱。

不善所引喜者:謂如有一,與喜樂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不善所引憂者:謂如有一,與憂苦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不善所引舍者:謂如有一,或王王等,或余宰官,或尊尊等,自不樂為殺等惡業;然其僕使作惡業時,忍而不制,亦不安處毘奈耶中,由縱舍故,遂造惡業;彼於此業,現前領解,非不現前。又住於舍,尋求伺察為惡方便。又於諸惡耽著不斷,引發於舍。又於不善現前轉時,發起中庸非苦樂受。者:謂從本來清凈行者,觀資糧地所修凈行,無悔為先慰意適悅,心欣踴性。者:謂正修習方便為先,深慶適悅,心欣踴性。者:謂離麤重,身心調適性。者:謂由如是心調適故,便得身心無損害樂及解脫樂;以離彼品麤重性故,於諸煩惱而得解脫。三摩地者: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

欲所引喜者:於妙五欲若初得時,若已證得正受用時,或見,或聞,或曾領受;由此諸緣,憶念歡喜。」「欲所引喜」,這句話怎麼講呢?「於妙五欲若初得時」,就是欲界的色聲香味觸這五種欲,有欲的人認為欲是很妙的、很好的,這叫「妙五欲」。初開始得到「妙五欲」,成就了這種欲,有這種欲的人當然心裏面歡喜,「若初得時」歡喜。「若已證得正受用時」,初開始得到還沒有受用;說飯做得非常的好,但是還沒吃;雖然還沒吃,但是已經做好了心裡就歡喜,這是一種歡喜。「若已證得正受用」時,已經成就了以後這時候在享受,在用它的時候當然也是歡喜。「或見或聞或曾領受」,或者是看見了滿意的五欲心裡歡喜,或者聽人說也心裡歡喜,或曾經領受過、過去領受過、享受過。「由此諸緣憶念歡喜」,歡喜欲的人有欲的人,有這麼多的因緣;初得時歡喜,正受用的時候歡喜,或見或聞或曾領受,這麼多;總而言之和自己的見聞覺知相接觸了,心裏面在憶念的時候心裏面歡喜,這就叫做「欲所引喜」。

欲所引憂者:於妙五欲,若求不遂,若已受用,更不復得,或得已便失,由此諸緣,多生憂惱。」什麼叫「欲所引憂」呢?「於妙五欲若求不遂」,歡喜欲,欲是很妙的,貪求欲但是沒成功,「不遂」沒有成功,求不到、求不得,求而不能得,這當然心裏面憂愁。「若已受用更不復得」,說是求是求得了,沒有白辛苦,求了也能受用;但是受用以後就沒有了,不能再得到了,「若已受用更不復得」,這也會憂愁。「或得已便失」,或者是得到了這種欲,但是又失掉了;這個和前面不同,「若已受用更不復得」是一個意思,「得已便失」又一個意思。就是「若已受用更不復得」受用,這是一個問題;或「得已」又失掉,這是不同的。「由此諸緣多生憂惱」,有這麼多的各式各樣的情況,心裏面不滿意,所以很多的憂愁苦惱,這叫做「欲所引憂」。

不善所引喜者:謂如有一,與喜樂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不善所引喜」;謂如有一個人,喜樂的做十不善業,或者殺、或者盜、或者淫慾、邪淫,乃至妄語、惡口,乃至到邪知邪見這些事情,這些都是十惡業。雖然是做惡業,但是心裡是快樂的,所以叫做「不善所引喜」。

不善所引憂者:謂如有一,與憂苦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不善所引憂」怎麼講呢?「謂如有一與憂苦俱」,造作殺業、盜業,乃至邪知邪見的時候,他心裏面苦惱,「不善所引憂」,做惡事的時候心裏面不快樂。人與人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做惡事的時候心裡快樂;有的人做惡事的時候心裏面不快樂。

不善所引舍者:謂如有一,或王王等,或余宰官,或尊尊等,自不樂為殺等惡業;然其僕使作惡業時,忍而不制,亦不安處毘奈耶中,由縱舍故,遂造惡業;彼於此業,現前領解,非不現前。又住於舍,尋求伺察為惡方便。又於諸惡耽著不斷,引發於舍。又於不善現前轉時,發起中庸非苦樂受。

「不善所引舍」失分四段解釋:

1、謂如有一,或王王等,或余宰官,或尊尊等,自不樂為殺等惡業:譬如有一個人,或者是國王、「或王」,「王等」那個人不是國王,但是和國王相等,身份也很高。「或余宰官」,或者是其餘的做宰官的,為國家做事情的有權位的宰官。「或尊尊等」,或者這個人很尊貴的,或者這個人不是你所尊,但是和你所尊的人相等的一種人。「自不樂為殺等惡業」,他本身不歡喜做殺等惡業。

「然其僕使作惡業時忍而不制」,可是他所使用的人,他的部下作惡事的時候他知道,知道的時候「忍而不制」,他心裡不動,就是忍可,等於是同意了;他也知道做惡事是不對,但是他不制止他的部下不要做惡事。這話的意思,主人知道做惡事是不對,所以他自己也不做惡事;他的部下去做惡事,他也知道不對,但是他不制止。「亦不安處毗奈耶中」,或說是做完了以後叫他們懺悔;說「不要做了」,叫他依照佛法的戒律方法去懺悔,他也不,也不做這個事,這是又一種情形。前面是不制止;後面這個呢,這個人還通達佛法知道有懺悔的事情,說懺悔的事情他也不做,他不去命令他的部下要依照佛法的懺悔,他不做這個事。

「由縱舍故」,這可見就放縱了,心裏面不管了,這叫「縱舍」。「由縱舍故,遂造惡業」,主人不管,部下繼續造惡業。「彼於此業,現前領解」,主人或者是王、王等、宰官、或尊尊等這些人,對於他的部下造的罪業當時他是知道的,不是不知道。「現前」就是做惡事的時候,惡事現前的時候他心裏面明白,不是不知道的;能夠領受、能夠明白的,知道這些事情。「非不現前」,不是說這些事情不現前,比如說是他自己能親自見到,或者有人向他回報,向他報告,這些罪過的情況,顯現在他心裏面,就是他明了。這個時候若不管,「忍而不制,亦不安處毗奈耶中」的話,這叫做「不善所引舍」,這樣也是有罪過的。這是第一個解釋。

2、又住於舍,尋求伺察為惡方便。

他的部屬做了惡事,他不知道。後來知道了,就去查一查,「尋求伺察」,「尋求」是大概知道一點情形,「伺察」就是深入詳細地調查。調查他們怎麼樣做這些惡的事情、做惡的行動。但是知道是知道了,但是也就完了,也沒有採取什麼行動。這種情形也叫做「舍」;「不善所引舍」,也叫做「舍」。總而言之,沒有去處理這件事,這是第二個解釋。

3、又於諸惡耽著不斷,引發於舍。

這是說「又於諸惡」,這個人對於各式各樣的惡事都有興趣,愛著去造作這些惡事,不肯停下來。也知道做惡事有問題,但是就算了,也沒有懺悔,不做這些事情,那麼這也叫做「舍」。常常作惡事的話,作惡的力量就強大起來,作完了以後慢慢地,心裡就算了;那麼這也叫做「舍」,這也是個問題,這是第三個解釋。

4、又於不善現前轉時,發起中庸非苦樂受。

惡事正在現前的時候,正在作惡的時候。「發起中庸非苦樂受」,心情發動出來一種感受是中庸性的感受,就是也不是樂、也不是苦。有的人作惡事的時候心情快樂,有的人作惡事的時候心情憂苦。而這個人,他在作惡事的時候內心的感受是中庸性的,就是在苦樂之間,不是苦、也不是樂,有不苦不樂的感覺;他這樣子,好像不在乎這件事。那麼這也叫做「舍」。這是第四個解釋。

國王譬喻心王,大臣譬喻心所,心王,知道這件事是不善,心生起貪瞋痴,或欲恚害等各種尋思,明明知道不對,沒有趕快積極對治煩惱心所,不想改變就是縱舍,放縱煩惱。

又住於縱舍放逸的狀態下,於諸惡法,心無防護,不知道自己的念頭是錯的,不斷作不如理尋思,以尋求、伺察為惡方便,內心保持相續不如理尋思而不去對治或轉換,現在雖還沒有做,但是在計劃尋求伺察如何造惡的方便。對於十不善業種種惡不善法,串習成性、耽溺其中而不斷除,引發於舍,引發縱舍放逸的煩惱,自然而然的養成習慣,任運的會作惡事。不善法現前時,不因這件事而歡喜,也不因這件事覺得憂愁苦惱,心裡沒有感覺。

「未能斷除欲所引喜、欲所引憂」,這位修行人有這個障礙的時候,他就不能斷除去欲所引喜,看見了欲的時候,心裡歡喜,因欲而有喜;愛著欲的心情,還不能斷除。「欲所引憂」,有了欲,會有喜,但是也會有憂,有這樣的憂愁。「不善所引喜」,前面這兩句話單說欲,還有其它的一切惡不善法,這惡不善法所引喜,或者「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舍」,因為雖然是不善,但是他的三業,有的時候,也會有舍的時候,「是名有染污住」。

以上五種不善所引,應該要斷除才能成就初禪。對於不善法的態度,若不介意這件事情,不積極對治令不相續,想法是這樣,就是染污心。

有苦惱住是指未能修習歡喜、安樂及三摩地。沒有持戒,愛著欲的染著心不能斷除,不能持戒清凈就不能歡喜,不能歡喜就不能安樂,心不安不快樂,就不能成就三摩地,是名有苦惱住。

「歡喜」是指修行的時候;「安樂」是成就的時候。「及三摩地」,是成就的法,所成就的禪定。「是名有苦惱住」,善法不成就,成就了染污法,不能成就三摩地,「是名有苦惱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巴爾胡特浮雕——波斯匿王與佛陀的第一次見面
有關末那識存在的論證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