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移動充電寶!51年前的浮動核電站,可支撐一座運河的消耗,中國同類產品即將完成

移動充電寶!51年前的浮動核電站,可支撐一座運河的消耗,中國同類產品即將完成

1930年,美國華盛頓州遭遇了大旱災,許多城市的水力發電站失去作用,導致了大範圍停電。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得不派遣列剋星敦號航母前往華盛頓州塔克馬市,為這裡生活的10萬居民提供能源。一個月後,塔克馬市的水力發電站恢復工作,而列剋星敦號已經為塔克馬市輸送了324萬千瓦的電力,可見航母的動力有多麼強大了。

60年代,美蘇進入核動力時代,核動力航母、潛艇,甚至是核動力飛機、坦克層出不窮,科學家恨不得把所有東西都裝上核動力。或許是受列剋星敦號的那次緊急救援的影響,美國意識到可以建造一艘移動式核電站,來應付各地的突發缺電事件,於是斯特吉斯號浮動核電站誕生了。

斯特吉斯號誕生於1967年,船身主體是一艘大型自由輪(自由輪即貨輪,二戰時期德國U艇層出不窮,擊毀了盟軍大量商船,美國利用強大的工業實力,設計出了建造周期短、建造便宜的自由輪來替代沉沒的商船),內部經過了重新設計,以便容納核反應堆。浮動核電站的目的就是盡最大可能輸出電力,因此當時美軍動用了功率最強的MH-1A反應堆,也只有自由輪這樣的大型船隻才裝得下。

斯特吉斯號剛誕生不到一年就派上了用場,因為巴拿馬運河出現了旱災,導致運河系統沒有足夠的電力支持,而無法讓船隻通過(1968年巴拿馬運河還是美國控制的,經營權也歸美國所有)。巴拿馬運河是連通美國東西兩岸的重要通道,一旦無法開啟,就只能從南美洲繞路,時間會浪費很多,所以美國緊急派遣了斯特吉斯號前往巴拿馬運河,為其提供充足、穩定的電力。

從1968-1976年,斯特吉斯號一直停靠在巴拿馬運河駐區(美軍駐守)內,為巴拿馬運河的電力供給,保證其每年2500艘船隻的通過能力。

1976年,因為巴拿馬人收回巴拿馬運河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巴拿馬駐區的戰備情況升了好幾級,加之巴拿馬運河的電力恢復,斯特吉斯號返回了美國本土。經過8年的測試,美軍也發現了斯特吉斯號的不少問題,其中一條就是浮動核電站的成本太高,甚至接近一艘核動力航母的費用了,明顯是不划算的,最終美國找到了別的替代品代替斯特吉斯號的工作,而它則被送到了詹姆斯河。

這裡是美國海軍預備軍艦的封存之所,但實際上80%的軍艦不會再重新啟用,而是就這麼一直泡在水中,直到某一天被美國賣掉或拆除。斯特吉斯號屬於後者,2014年,也就是斯特吉斯號被封存38年後,美國海軍正式決定退役斯特吉斯號,並將其拆除。斯特吉斯號的拆除工作從2014年持續到了2018年,其中光反應堆拆了三年,而自由輪本身的結構較為簡單,拆除工作反而較快,僅一年就完成了。

斯特吉斯號一共存在了51年,是世界上第一艘浮動核電站,美國在這方面領先了世界很多。近年來,許多國家也對浮動核電站產生了巨大的興趣,2016年俄羅斯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浮動核電站建成,目前已經進入了海試階段,未來將為靠近北極的城市提供電力。

同一年,中國也進入了首個浮動核電站的總裝籌備工作,預計將在2020年進行海試。中國海岸線較長,海上鑽井平台、海島等都會成為浮動核電站的支持對象,根據中船重工技術人員的規劃,未來或建造近20座浮動核電站,壽命在40年左右。

延伸閱讀

美國現役戰機4101架,這裡還封存著4200架,若被毀美國將失去90%備用戰機

借了3.4億美元貸款,買了100個師的裝備,飛機5000架,還有大量戰機圖紙

叫這名字的軍艦都沉了?4.8萬噸戰巡被一炮轟沉,1萬噸補給艦自爆,至今沒抓到兇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周路38號 的精彩文章:

30年前的轟炸機,368億美元買100架,至今僅墜毀10架,4台發動機推力54噸
250萬人與104萬人死戰,只為爭奪一座城,大炮狂轟平民區,傷亡近200萬人

TAG:楊周路38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