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索「互聯網+」英語教學新模式 看人機互動開口「說話」

探索「互聯網+」英語教學新模式 看人機互動開口「說話」

7月7日,「基於技術環境的英語教學整合」課題研討會在長沙市明德中學舉行。

本次研討會旨在探索「互聯網+」教育的大環境下英語學科教學模式的改變。

紅網時刻7月7日訊(記者 周丹)沉浸在地道英語情境,流利地對話、自如地溝通,既涵蓋課本知識點,又將知識的運用推進到更接地氣的實用場所,人機對話課堂的智能演示,讓與會老師們不由稱讚。7月7日,教育部教育裝備與研究發展中心「基於技術環境的英語教學整合」課題研討會在長沙市明德中學舉行。

「基於技術環境的英語教學整合」研究項目,是為了探索在技術環境下有效利用優質英語資源的方式,順應中高考評價方式改革趨勢。該項目包括有區域英語學科發展解決方案、在線英語能力水平測試、英語學科課程發展與師資培訓、人機互動英語課堂構建等部分。本次研討會旨在通過課題組專家報告、現場體驗、平台展示和區域經驗分享等方式,更新長沙英語教師的觀念,探索改變英語學科教學模式,提高和加強英語學科與信息技術融合的教研水平。

「當下的英語學習,不僅僅是要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要培養他們的品格和能力。傳統課本上傳授的是生存英語、實用英語,而要達到用一門外語真正交流的目的,更需要的是思維模式、行為習慣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這是適應中高考評價方式改革的趨勢。」教育部教師資源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說,孩子們單靠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是不夠的,而信息技術則能進一步為學習提供機會,創設語言習得環境,構建高效主動課堂。他帶來的以《英語教學+互聯網》為題的講座,以輕鬆易懂的語言,樹立了中小學英語教育問題和認識誤區,闡述了信息技術在實現交互性和個性化學習、語言資源「重構」以及高效學習方面的優勢。

來自北京市海淀區玉淵潭中學的教師魏永紅與教師們分享了「依託人機互動英語課程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英語基地校建設」經驗,從項目實施情況和所取得的成效做了介紹。「人機互動的教育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公平性,我們的學生聽說能力進步明顯,在一些校際國際交流的場所,由孩子們負責接待,一個個表現得十分出眾呢。」

本次研討會由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各縣市區教研所所長、中小學英語教研員、部分學校英語教師等300餘人參加了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網 的精彩文章:

掌握好輿情處置的利器,斬斷網路謠言
球迷「倒時差」吃夜宵追世界盃 血栓性外痔找上門

TAG: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