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抖音上的崑曲女孩:聽過一次崑曲的年輕人,都會再來第二次

抖音上的崑曲女孩:聽過一次崑曲的年輕人,都會再來第二次

蔣珂帶妝照。

乍一看,蔣珂的抖音賬號,和抖音上其他的漂亮小姐姐沒什麼不同。

一些寵物的視頻,一些唱歌的視頻,一些參加抖音各種挑戰的視頻,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看上去和她年齡不符,帶著濃濃「傳統」氣息的內容——蔣珂是一名崑劇演員,她把自己工作的內容搬到了抖音上,呈獻給上億的年輕用戶。

崑曲這個看上去似乎在現代社會逐漸被遺忘的傳統文化,並沒有像人們想像中的一樣,與90後、00後完全絕緣,每個時代都不乏繼承者,蔣珂就是這群繼承者中的一員,她也一直思考著如何發揮自身年輕的優勢,讓這些「老古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重新煥發生機。

2004年,12歲的蔣珂和其他同齡人一樣,正常在教室里上課,一群大人走進教室,對著蔣珂說:「同學你先站起來一下好嗎。」

「這一站之後我就站進了崑曲的隊列當中。」蔣珂回憶說。

這些大人來自上海戲劇學院,他們在各地的中小學選拔崑曲演員,八千人中選二十個,蔣珂的父母起初以為是個騙局,沒有讓被選中的蔣珂去上海,後來看了電視才知道是非常正規的國家招收,而且每十年才招一次,蔣珂媽媽安慰蔣珂說:「有緣分的話人家還是會找到你。」

緣分說來就來,因為2004年招到的那批人不夠,2005年上海戲劇學院又補招了一次,蔣珂重新入選,成為第五批崑曲繼承人之一。

「得到很多,也失到失無可失的程度。」回憶學戲的那些年,蔣珂這樣說。

在此之前蔣珂沒有任何的舞蹈基礎,腰部腿部經常會出現損傷,有時候走路都很困難。有一次膝蓋損傷半夜把自己哭醒了,但哭聲又不敢太大,怕吵到室友很不禮貌。走在學校里,會有人在背後指著她說:「你看那個人是個瘸子。」

因為趕不上課程進度,蔣珂還被勸退過,學校的教導主任對蔣珂說:「不一定要人人都適合這個行業,你要不要回家去。」

「那天中午吃的是紅燒魚,我畢生難忘,決定再也不吃它了。」被勸退、受傷,這些事蔣珂一句話都沒有對父母講,個性要強的蔣珂想如果這個樣子回去,爸媽肯定會覺得丟臉,就一直咬牙堅持下來。

蔣珂

「有一段唱詞背不下來,你想找一個方法能快速記住,沒有,只能死背。腿壓不下去,就只能多壓,多踢。」

學戲意味著將無法擁有和其他同齡人一樣的生活,從小班開始,蔣珂班上的同學們就沒有假期,沒有兒童節,沒有中秋節,也不會一起結伴出去玩。「每到節假日我們想休息,我們的老師就會說,我們是文藝工作者,在老百姓休息的時候,正是我們文藝工作者工作的時候。」

2015年,蔣珂畢業,當時同一批選進來組成「昆五班」的有60人,這時已經只剩了一半左右,有的人選擇了別的行業,有的人回了老家。

蔣珂沒有選擇離開,而是進入了崑劇團,正式成為一名崑劇演員。

曾經也有過進入娛樂圈的機會,電影、電視劇、話劇、音樂劇、廣告等都有找上門來,但蔣珂都婉拒了。她把崑曲看待成家人:「崑曲目睹了我太多太多的經歷,如果把它從我的人生中剔除掉,我原本的存在都會失去理由。」

蔣珂有時還會和昆大班的張繼青、張靜嫻等老藝術家同台演出,蔣珂看到這些70多歲的老師經常感到非常感動,「我覺得每一個人來到這世上,其實都是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的,使命,唱戲就是他們在完成他們的使命。老師們在情緒,在對情感、人物的刻畫上面都把握地非常好,看到他們演戲就覺得,哇,好棒。」

進團之後工作的也沒有變得比在學校更輕鬆,訓練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年365天200多場的演出,有的時候蔣珂隨團出差40天巡演,幾乎每天都要上台。

晚上七點的演出,蔣珂和團員們往往下午兩點就要出發去劇場,對光,走台,綵排到六點,六點開始化妝,崑曲的妝用的是油彩,對皮膚損傷很大,還容易發生鉛中毒,「我希望沒有演出的時候永遠不化妝。」在抖音上,蔣珂也有一些視頻是直接素顏出鏡。

除了臉部的妝容,演員還要拿水紗裹住頭,等紗幹了就會變緊,防止戴上頭上的頭飾在做一些下腰、武打的動作時滑落。

蔣珂

「有時候沒有那麼多戲份的時候,也必須一直勒著,其實是很煎熬的,小時候有些小朋友不習慣,甚至會在台上忍不住吐出來。」一年二百多場演出,蔣珂就要把這些事情經歷二百多遍。

演出在十點左右結束,回到酒店已經十一二點,第二天醒來已經中午。吃過午飯兩點再出發,周而復始。這樣高壓的生活一度讓蔣珂壓力巨大,心情抑鬱。

崑曲中有一個名段,叫千忠戮,其中有一折叫做《慘賭》,是寫建文帝剃度為僧,逃竄在外,一路上看到被殺群臣,傳首四方等種種慘狀,不忍目睹,這一折開篇有一句話叫「大地山河一擔裝。」

「我當時坐在劇場里,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整個人懵了,我說天啊,這句話真的安慰到我,被打動到了。崑曲原來這麼的高雅,這麼的優秀。」因為崑曲而承受許多壓力的蔣珂萬萬沒想到,最後把她從抑鬱中拯救出來的也是崑曲。

而對於崑曲的推廣,蔣珂用了「著急」兩個字,「我覺得崑曲是有東西和現代人有關聯的,每行每業都挺需要崑曲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崑曲其實代表著中國六百年前的文化,它的涵養、積累都是很高的,只是大家沒有平台接觸到崑曲。」

蔣珂

「90後、00後是社會的主心骨,未來的發展主力,其實應該讓小朋友們了解崑曲的美,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所以以後要是有機會的話,我們可以和任何一個行業去做跨界,去做一些整合,從嘗試的角度去看看能不能讓更多人喜歡上崑曲。」蔣珂說。

蔣珂最早用抖音的時候沒想到會用它來推廣崑曲,只是看到很多視頻上都有抖音的logo,出於好奇,就下了一個,剛開始用的時候也只是發一發自己家的寵物狗的視頻。

有一陣抖音上流行同一個視頻不同換裝的剪輯玩法,當時蔣珂正在巡演中,就想著每換一個城市,就換一套服裝,「不像人家有在旅遊中有很多地點可以換,我就沒有,我只有在後台化好的妝。」

這條視頻發出來後獲得了精選推薦,評論里很多誇獎的聲音,也有人說看了她的視頻決定去了解崑曲,這讓蔣珂意識到,這裡可能是一個能夠推廣崑曲的地方。

「我現在有一個四百多人的粉絲群,全部都是沒有聽過崑曲的人,但是我每次演出他們都會獻花,哪怕人不在都會把花寄過來。他們以前在群里會聊一些什麼美女、自拍,認識我之後他們就開始聊崑曲、老師,會聊哪一種風格,哪一種流派會更好。」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支持崑曲,蔣珂覺得崑曲果然還是很有魅力。

「藝術的價值就是可以幫老百姓分攤自己的壓力,訴說出人們不能說的東西。比如元朝的時候出現了《竇娥冤》,是因為那個時候的老百姓她覺得很冤枉,可是又不能說出來,就必須靠演藝的手段,給老百姓減輕心理壓力。」在蔣珂看來聽崑曲和去蹦迪沒什麼區別,都是為了放鬆,減壓,喜歡熱鬧的地方可以去蹦迪,喜歡安靜的就可以去聽崑曲。

「崑曲需要被挖掘的,需要被更多的人看到,很多人對戲曲有偏見,認為是屬於老年人的東西,但其實不是的,是有一群像我們這樣的90後,天天踏踏實實的就在做這行,並不是他們想像中什麼很老土、很枯燥。」蔣珂說。受到越來越多人喜愛之後,她在崑曲這個隊列里,站得越發堅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點愉 的精彩文章:

決戰瑞典 想要進入四強的英格蘭必須做好三件事
獨立遊戲市場如今已炙手可熱,開發者越來越多將面臨嚴苛環境

TAG:點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