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的導火索是什麼呢?

長平之戰的導火索是什麼呢?

原標題:長平之戰的導火索是什麼呢?


公元前262年,秦趙長平之戰爆發,至公元前260年結束,長平之戰在世界古代歷史上也是數得著的大戰役,雙方共動員了上百萬的兵力參戰,幾乎出盡兩國國中精銳。


這次戰役最終以秦國坑殺趙國降卒40萬而結束,一直被稱為軍事強國的趙國從此元氣大傷,民心沮喪,無力再阻秦兵西來,而秦國也加快了統一天下的步伐,不到40年,六國全被平定。長平之戰是戰國歷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見戰國歷史分期)。


秦國起初是攻打韓國,為何最終在秦趙之間爆發了戰國時期規模最大長平之戰呢?下面說一說長平之戰的導火索——燙手的上黨。


上黨(如今山西省東南部的長治一帶),號稱「地極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屬於太行山脈,它是當時秦趙兩國都在覬覦的一片戰略要地。史書中有「周公謂恃德不恃險,亦以此為天險之所在」,在戰國時代上黨為秦趙韓交界之地,因之地理之險,遂為必爭之地。另有「故自河內見則萬刃壁立,自朝歌望則黑雲天半,河東、河北、河南皆旋趾而處于山之下,其勢為東南絕險也」,說明上黨這個地區即便在晉國時代也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戰國時代更為如此。對當時秦國而言,要大面積突進中原,這個上黨地區就是必須拿下的地方。當年張儀也曾說:「上黨為天下脊」,認為上黨地區是秦國東進中原的門戶,這種戰略思想也徹底影響了秦國幾代君主,白起就曾數次攻打上黨周邊地區,為的也是最終拿下上黨,秦國可謂是深謀遠慮,對於上黨是垂涎若渴。


秦統一天下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的八字方針(上篇作品:品讀戰國史:秦國統一六國的八字方針「合縱連橫 遠交近攻」)。范睢提出遠交近攻後,馬上見效,把主力投入韓國,在上黨打響(韓國最弱,且離秦國較近)。


公元前262年,秦軍發動攻勢,此時已是天下第一名將的武安君白起親自領軍,逼降了上黨南面的野王,由此切斷上黨郡與韓國本土的聯繫,成為飛地,上黨軍民立刻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擺在他們面前的道路似乎只剩兩條:戰死,或者降秦。


《戰國策?趙策一》記載,韓桓惠王對此十分驚恐,派人向秦國求和,願意割讓上黨,但當時的上黨郡守拒絕割讓,準備誓死抵抗秦軍,韓王不敢違約,只好將他撤掉,用馮亭取而代之。太守馮亭看到上黨不保,韓王決定投降,但是馮亭及手下與秦有仇,就把上黨交給趙國。這個計策對趙國是難題。好處是趙國力量強了,增加了大量土地,這是十七座城。往壞里說是嫁禍來了,馮亭把難題交給了趙國。



馮亭派使者去見趙國的孝成王,說:「韓國已經沒有力量保住上黨郡,眼看就要落入秦人之手。可是當地的百姓寧願歸附趙國,也不願在秦國的暴政下生活。因此,上黨郡十七座城市的百姓,都願意歸順大王,請大王派人去接收。」孝成王聽了非常高興,當即與平陽君趙豹商最說:「韓國守不住上黨,那裡的民眾願意歸降趙國,馮亭打算把十七座城市獻給趙國,你看怎麼樣?」趙豹回答說:「平白無故地得到重大的利益,天下間哪有這麼便宜的事!說不定會帶來什麼災禍呢,趙王說:「什麼平白無故!因為我平日仁義寬厚,所以上黨的民眾就願意降順我。」趙豹堅持說:「強大的國家尚且不能輕易從弱小的國家手中奪取城市,弱小的國家又怎能從強國手中奪城呢!當今秦國兵強馬壯,不可一世。我們千萬不要惹它。」孝成王生氣了,他說:「我們動員了千軍萬馬,成年累月地攻城作戰,也很難攻取一座城池。如今不費一兵一卒,唾手而得十七座城,這樣的便宜事上哪兒去找!.我們為什麼要坐失良機!」

孝成王又徵求平原君趙勝(戰國四大公子之一)的意見。平原君說:「好極了!往日損兵折將、勞民傷財也很難攻佔一座城池,如今不費吹灰之力卻得到十七座城池,真是福從天降!」於是孝成王就派平原君去接收上黨郡,封馮亭為華陽君。



趙國接收上黨,秦王大為震怒,下令秦軍進攻趙國。秦趙兩國在長平一帶發生了一場大戰,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趙括統率的四十萬趙軍全軍覆滅。


司馬遷在《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評論這件事說:「鄙諺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


縱觀歷史大勢,接收上黨並不是趙國的失策,秦趙之間的決戰不可避免,長平之戰的失敗也與趙王君臣在接收後的一系列錯誤決策密不可分的。


上黨之爭是長平之戰的發生一個偶然的因素,如果沒有他的出現,長平之戰還要發生,但時間將要拖後,規模也可能不會這樣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尋秦記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秦朝滅亡以後沒人復國?
秦國是怎樣從一個西垂部落,演變成為一個諸侯大國呢?

TAG:一條尋秦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