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香港冒險:前車之鑒和未來變局

小米香港冒險:前車之鑒和未來變局

上市前夕,小米的大幅廣告佔領了香港的機場、地鐵、街頭和報紙。港島夏天短促有力的暴雨過後,遠道而來的客人暑熱全消,卻仍能感受到這場IPO的熱度。

雷軍選擇住在灣仔的君悅酒店,距離中環的港交所不過十分鐘的車程,卻擁擠著密密麻麻的摩天大樓,和無數野心勃勃的遠東冒險故事。

小米只不過是湧入這座城市的最新冒險者。周一早上,數百人見證了這家500億美元科技公司的成年儀式,當雷軍敲響碩大的上市鑼,現場氣氛達到高潮。

晨興資本合伙人劉芹在現場慶祝的人群中。2010年初他和雷軍打完一個通宵電話後,決定投資給尚未成立的小米500萬美元,8年後這筆投資變成了43億美元。而在開盤的瞬間,雷軍的個人財富上升到120億美元,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企業家之一。

小米註定是個充滿話題的公司。它由一群明星高管創辦,短短數年內即成為中國互聯網最耀明的新貴之:騰訊實現400億美元市值用了12年,小米只用了四年。但此後小米又用了四年才走到上市。它一度遭遇挫折,最終在印度完成了成我救贖,通過了創業公司的生死線考驗。

小米又註定是個充滿爭議的公司。它的競爭對手如蘋果、華為都足夠強大,但商業基因又和這些競爭對手迥異:一開始小米就試圖用互聯網的方式盈利而非硬體模式。更關鍵的是,它成長得過快以至於很難被完整定義和理解,其商業模型雖然已取得初步的成功但尚未得到完全的驗證。

當小米在歡呼聲中迎來破發時,爭議達到高潮。然而,這種場景並不陌生。

和小米相比,Facebook當年的上市更像是一場完美的災難。2012年,扎克伯格和華爾街糟糕的溝通搞砸了一切,外界批評它向移動互聯網的轉型遲緩、商業變現不如人意、扎克伯格狂妄自大,此後整整一年,Facebook的股價都沒有走出陰影,

回過頭看,小米今天的遭遇和教訓與Facebook如出一轍。雙方均誕生在成熟的私募股權市場中,私募股權市場充裕的資金早在上市前就已節節推高其估值,搶走了真正IPO的風頭。此外,雙方IPO時均缺乏成熟的殺手級利潤來源,商業模式均在進化之中,這讓市場對其未來的判斷難以展開想像力。

事實上不僅如此,2010-2012年科技股上市潮中很多公司遭遇了變現和利潤的質疑,只不過Facebook成為了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很多投資者認為其IPO股價已被嚴重高估,以至於大多數散戶選擇了冷眼旁觀。

Facebook自己也犯下了嚴重的錯誤:貪婪。當時,扎克伯格和投行將公司的招股價提高到了最上限,而且把售股規模相比原計劃擴大了25%,這相當於透支了市場最後的信任。

然而18個月Facebook就用漂亮的利潤扭轉了一切,重新得到華爾街的信任。隨後幾年,Facebook躋身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幾家公司之一。

小米沒有犯下Facebook同樣的錯誤,但可能面臨與Facebook更複雜的市場局面:巨大的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以及熊市。動蕩的市場中小米的股價走勢並不樂觀,且商業模型的成熟和大規模變現需要時間,小米需要堅持過上市後最痛苦的一年時間,最終用業績說話。

距離港交所不遠,是剛剛易主的中環廣場,這座建成於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的地標建築,在皇后大道上俯瞰20年變遷,最終被李超人以超過400億港元出售。

李嘉誠的長和系市值一度達到港股市值的15%,其代表的基建、地產和公用事業股更是香港資本市場的主流,這也導致港股的定價規則相當保守。

然而,香港已變,港股亦變,內地互聯網巨頭騰訊也已取代長和系在港股的地位。隨著「北水」南下,以及香港對新經濟股開放,小米、美團、螞蟻金服等內地互聯網巨頭已經或即將登陸,變局已在眼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摩財經 的精彩文章:

這就是優酷:爆款網劇、街舞和世界盃
雷軍上市前獲百億「紅包」!創始人巨額股權激勵將「埋雷」

TAG:大摩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