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圖說財文化——錢能通神說

圖說財文化——錢能通神說

在中國古代社會,很早就產生了對金錢財富的崇拜,並將金錢財富奉若神靈。在私有制社會,金錢財富是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和地位的重要因素,西晉魯褒隱姓埋名,潛心著《錢神論》,抨擊貨幣權力和貨幣拜物教現象。正如西晉魯褒在《錢神論》中所說:「錢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錢神論》在當時傳頌一時。

圖說財文化——錢能通神說

大型鏤空花錢(吉祥八寶圖案)

儘管錢是物而不是神,但古人相信錢卻有著超人的神奇力量,有著與神靈相似的屬性,因而引起人們對錢的崇拜。正因為「錢能通神」、「有錢能使鬼推磨」,所以,對於金錢的追求就成為人們重要的價值目標。

圖說財文化——錢能通神說

金錢虎

在魯褒之前,用理性思緒對金錢進行剖析的,有晉初成公綏的《錢神論》,僅有六十九字,《太平御覽》卷八三六載有全文:「路中紛紛,行人悠悠,載馳載驅,唯錢是求。朱衣素帶,當塗之士,愛我家兄,皆能無已。執我之手,說分終始。不計優劣,不論賢否。賓客輻湊,門常如市。諺言:錢無耳,何可諳使?豈虛言哉?」成公綏以第一人稱手法,刻畫錢為眾人特別是統治者所耽愛。雖然簡略,但卻首次提出「錢神」的名稱。魯褒的《錢神論》,則把成公綏的題目接過來,並吸取了文章的部分內容,加以發揮擴展,形成一篇汪洋恣肆的大文章。

魯褒的《錢神論》是賦體雜文,假託司空公子與綦母先生對話,通過問答,得知綦母先生是一位學習詩書禮易的儒者,將拜訪貴人之家。司空公子問他拿什麼做見面禮,綦母先生說將以清談為筐篚,以機神為幣帛。司空公子說:「先生太迂了!當今之急,何用清談?時下所貴,乃在於錢。」於是,大談錢的起源、形狀和作用,著重鋪陳其無所不能的神通及其所造成的社會效應、潮流風氣。全文寓庄於諧,以遊戲筆墨揭示人間奧秘,處處警策,發人深省。最後讓錢神出場,自我演講。

圖說財文化——錢能通神說

招財進寶背八卦吉語錢

秦始皇統一全國貨幣,以方孔圓錢為中國銅幣的固定形式,一直沿用至清末才廢除。中國古代哲人認為天圓地方,魯褒把這種宇宙觀與錢的形狀相聯繫,是為了說明其取法天地的權威性。由於錢有一個小小的方孔,魯褒便把它當作錢的名字「孔方」,並說人們視之「親愛如兄」。於是,「孔方兄」成為錢的謔稱,不但廣泛流行於中國,還傳到了日本。

圖說財文化——錢能通神說

孔方兄(剪紙)

《錢神論》寫成之後,迅速傳布開來。南朝梁時,臨川王有仿作。唐以後,文人學士在魯褒啟發之下,以雜文、詩賦、小說、戲劇等文藝形式評論和譏諷金錢者甚多。盛唐名相張說有雜文《錢本草》,模仿古代醫學著作《神農本草》文體,對貨幣的性質、作用和使用原則進行全面的分析。宋人李季可《松窗百說》有《孔奴》一文,不贊成稱錢為「兄」,而主張貶之為「孔奴」,譴責更尖銳。

明人朱載堉以散曲形式譏錢罵錢,《商調山坡羊·錢是好漢》說:「世間人睜眼觀看,論英雄錢是好漢。有了他諸般趁意,沒了他寸步也難。拐子有錢走歪步合款,啞吧有錢打手勢好看。如今人敬的是有錢……人為銅錢游遍世間……」又《商調黃鶯兒·罵錢》說:「孔聖人怒氣沖,罵錢財狗畜生。朝廷王法被你弄,綱常倫理被你壞,殺人使你不償命,有理事兒你反覆,無理詞訟贏上風。俱是你錢財當車,令吾門弟子受你壓伏,忠良賢才沒你不用,財帛神當道,任你們胡行。公道事兒你滅凈,思想起,把錢財刀剁斧砍油煎籠蒸。」把金錢擬人化而後數落之,語言淺白、通俗、詼諧,風趣之極。

清人葉承宗則把魯褒的《錢神論》改編成雜劇《孔方兄》,全劇僅一折,只有一個角色,寫歷城儒生金莖,世居泉城八景之一的龍洞山下,讀書其間,頗為瀟洒;而金生家貧如洗,卻視錢財如糞土。他以獨唱和獨白表達對金錢勢力的感慨,其開場白說:「昨日偶讀《晉書》列傳,見南陽魯褒所著《錢神論》,字曰孔方,親為家兄,甚愜鄙意……我想這往古今來,人情世態,再不能出孔方兄圈子裡。便是小生,腹隱萬卷,囊無分文,也只是與孔方兄無緣分也呵!」全劇主旨在揭露拜金主義,深刻入骨,其詞曲豐富多彩。

圖說財文化——錢能通神說

《孔方兄小像》 尉曉榕 作

鄭振鐸《清人雜劇二集》題記中評價《孔方兄》時說:「以儒生的獨唱,表白錢神勢力之偉大,是憤世之作。」錢鍾書在《管錐編》中更是讚揚此劇說:「筆舌俊利,魯(褒)論之增華,而袁(宏道)詩之衍義矣。」

圖說財文化——錢能通神說

書名:圖說財文化

作者:殷偉, 程建強, 編著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45.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問科普 的精彩文章:

兩人一貓,在40㎡也能耍得開
改變的勇氣——為誰改變?

TAG:書問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