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蒙你,非營銷出身的老闆也需要懂營銷

不蒙你,非營銷出身的老闆也需要懂營銷

他和我想的並不一樣,不代表他錯了

別人總說,企業的親媽只有一個,營銷總監頂多就是個保姆,那我就納了悶了,做乾媽總可以吧?

多年以後我才知道那時的想法很幼稚,明明只學到了粗略了的皮毛,就以為掌握了世間的真理。

企業的營銷總監換了一個又一個,開始認為第一個總監太務實,規規矩矩,進步比在宇宙中漫步還要慢,要他何用?接著第二個又認為他太過激進,害怕一旦放權,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

就這樣,企業還像襁褓嬰兒時,這個「保姆」換了一個又一個,在上一個制度還沒完全實施時,就已經改朝換代,企業過渡期的耗損非常大。

我們知道,以前做實業的老闆大多是銷售出身,像可口可樂之父的羅伯特?伍德魯夫,20歲時在推銷卡車,長江和記實業主席李嘉誠,17歲開始在五金製造廠及塑膠帶製造公司做推銷員;哇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33歲在校辦廠做推銷員;而董明珠也在36歲開始,在格力從基層業務員開始做起。

世界500強的CEO當中很多是營銷出身,第二多的人是財務出身,這兩者加起來大概超過95%。

如今很多人認為這樣的結論即將過時,以前的傳播效率極其低下,做營銷的方式非常少,如今這個時代的老闆懂產品和運營也能做得好。

但事實告訴我們,只懂得產品或運營的老闆,往往缺了點「實在」。當我們這些老闆在吹牛皮、說指標的時候,營銷總監總想著把真實的情況告訴我們,希望能換個合理的指標。

當我們在推杯換盞的時候,忽然一個頭腦風暴就把營銷總監熬夜、加班加點出來的方案就否決掉,再來點「新玩法」,也讓他們夠嗆的。

我們想到的是只要把利潤加大,再配置多少人手都可以,而營銷總監卻在想如何把已有的人力資源最大化地合理利用。

因而,我們的思維往往與營銷總監有衝突,但這並非意味著營銷總監的「套路」不適合我們企業,而是有時候,我們的思維太過跳脫和超然,沒有走到一線市場上去。

權利往往還沒放開,就被我們「掐死」

公司缺什麼,新來的營銷總監便會自動補位,會進行這方面的改革,在我看來,這是積極主動的營銷總監的做法,但有時候他們要做成一件事,還必須有我們對他的信任和支持。

前文我說過了,對於第二任營銷總監的改革,我起初是贊同的,但隨之而來是之前制度的破壞了,底下的員工不滿的情緒越來越高漲,我覺得必須快刀砍亂麻,趕快換掉這「激進派」!

事實上,任何一項新的制度出台,肯定會破壞原有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需要給予一定時間的磨合,從而在打破平衡中重新獲得平衡。

大企業當中,美的剛推出的事業部制度,三年時間,銷量都沒有提升,而是在下滑,人人都以為美的的輝煌一去不復返的了,也有人譏諷美的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改革,延續舊制度不好嗎?事實上如何呢?通過磨合期的美的迎來了新曙光,銷量重新反彈,越做越好,反而不求變革的科龍,近幾年都幾乎死翹翹了。

在以前的階段,我們都相信自己培養的團隊更容易掌控,能出更高的成績,但如今時代變更,資源應該用於企業的核心領域上,在越小領域上「做王者」,越容易!而其他方面,大可「專人做專事」,與專業從事的人進行緊密合作——這是我第一任營銷總監對我說的話,當時我心高氣傲,勢必要組建自己的宣傳部門,結果養了一幫高材生,但做出來的東西與專業自媒體公司還是有很大差別。

錢沒有花在槍杆子上,倒是組建了一批水平不怎麼樣的、在耗費企業資源的隊伍,後來我才知道,大可以以項目組的形式存在,存在時是合理的,過了需求期則自動解散,靈活作戰,才是新時代所需要的。

培養團隊不是你表面看的那麼簡單

說實話,非銷售出身的我,覺得銷售團隊就是喊口號、出去跑業務、簽合同、催回款的,並不認識到管理一個銷售團隊有多難,曾有營銷總監抱怨「吃口飯」的時間都沒有,我那時還嗤之以鼻。

事實上,營銷總監在做的事非常細微,但每一部分的組建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例如在組織一個部門活動,如果讓員工認為自己僅僅是其中的一份子,活動開始後,就等待著活動結果就好了,那這樣的活動顯然是失敗的,因此在活動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給員工送「驚喜」。

每一次銷售不應該僅僅是看重大單,而是看到角落裡的每一個人!

例如每個人每天開的第一單、不可能卻完成的「驚喜單」都應該得到獎勵,一旦完成一天計劃當中的理想值,就可以寫入每周砸金蛋的名單中,一旦團隊總量有所突破,主管還可以發紅包以示獎勵——我們看看如今最流行的仍然是升級打怪的遊戲,當中利用的正是人們獲得成就感的需要,不管能不能打到怪,總之讓每個參與活動的人都想著自己能夠升級!

再如可以利用人們天生的競爭意識,撲克、麻將因為人們的競爭意識,所以受到青睞,在銷售團隊亦然,進行排名是無可厚非的,刺激強者更強,但是資源本來就不公平的,如果每一次都是強者獲勝,那麼這個排名就沒有多少意義了,所以必須有其他獎項設置。

必須要有與自己同期恆定值對比的排名,進步獎的獎勵非常重要,讓人們對自己有所期待,才能維持恆久的銷售熱情。當然當中不需要對榜尾者進行懲罰,不然會讓團隊產生負面情緒。

獎勵機制中要懂得分寸,讓比拼的效力更持久,也就是說在月度獎、團隊獎等方面,並不是一錘定音的,而是在第二天加倍努力,是可以追回來的,這樣的機制才是高水準的。

例如我的第二任銷售總監建議導入「晉級制」,通過不同顏色的星星來等價交換,幾個黃星可以換一個綠星,幾個綠星可以換一個紅星,而每個星都可以換取禮品或者獎金,也就是說,即便落後者得不到最厲害的紅星,但他有黃星,也是可以換取獎勵的,以此來穩住整個銷售團隊。

在銷售過程中,單打獨鬥是很難撐起企業的發展的,必須打團戰,而經營好一個團隊,是需要營銷總監付出很多心血的,因此,營銷總監最厲害的地方一是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二便是穩住銷售團隊的信心和熱情,讓他們發揮潛能好好乾!

目標明確會讓結果更加貼近理想值

回想起我的第一任營銷總監,在我們即將脫離老闆與員工關係時,我問到為什麼他總是那麼規矩?他苦笑著對我說,不是他想規矩,而是他壓根不知道我每次規劃的目標在哪裡,這裡說的不是宏大的目標,而是每一個細分的目標。

在老闆層面,可能覺得累贅,但在員工的層面,他們都是以目標為導向來辦事的,一旦不知道這些小目標,他們便會像走獨木橋那樣戰戰兢兢,在我們的眼裡,他們就是規矩,而在他們層面,就是盡量少做事,從而不犯錯。

好了,即便我不是銷售出身,但我得了解這個跟公司利潤掛鉤的工作,不然,我這個老闆就不是一位稱職的老闆了——這是某個大咖與我聊天后,我才發現,原來我誤會了這麼多前任營銷總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世美妝 的精彩文章:

TAG:盛世美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