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靜置一處,古意自來!

靜置一處,古意自來!

最早的白瓷,比較明確的可以追溯到隋代,簡稱「隋白」。隋白瓷,與宋元時期的白瓷,直觀效果無甚差異,都非常白。其中,當以宋代的定窯白為頂峰。

玫茵堂珍藏 隋白釉杯 來自網路

邢窯、定窯.淵源

邢窯,位於河北,歷史可追溯到北朝晚期,唐代是輝煌時代。以邢窯為首,北方窯口燒造白瓷的技術已非常成熟,釉色可達到十分白凈的程度,胎土亦細膩。

唐 邢窯 白釉注子 來自網路

定窯,位於河北,與邢窯屬於繼承關係。早期定窯仿造邢窯燒造瓷器,隨著邢窯的沒落,定窯逐漸成為燒造白瓷的頂級窯口。

宋代因為技術的發展,定窯白瓷取得比邢窯更高的藝術與技術成就,中古時期白瓷的燒造也以定窯白為頂峰。

宋 定窯 白釉印花笠式碗 來自網路

邢窯白瓷釉色偏乳濁,有亞光感,因胎土元素差異,容易泛灰色或淺青、黃白色;

五代 邢窯 白釉執壺 來自網路

定窯技術改善,胎土更細膩,釉色多泛象牙白,更純正,總體品質優於邢窯。

宋 定窯 白釉刻蓮紋盤來自網路

致敬名窯.斗笠杯

隱山堂算是景德鎮仿古器做的很到位的一家。主人羅濤,為了做好器,時常奔赴各地,觀摩古器,學習茶事之道。

白釉杯,致敬邢窯與定窯,整體古樸的感覺更偏邢窯。

採用特製研發的草木灰釉,釉面亞光,有細緻的乳濁感,整體溫潤不艷,自帶古意。

斗笠杯,唐宋常見的器型,考量到現代茶事,縮小到單手可握的大小,喝什麼茶手感都特別好。如果是綠茶,還可以觀賞湯水底下盈潤的白釉。

素麵,唯一的裝飾是花口。不顯眼卻創造了視覺的平衡,手指靠著也更穩固。

底足無釉,露出胎骨本色,摹古唐宋白瓷,現代器皿很少顯露出這樣手工的部份。

底款手刻「隱山」,不時把玩觀看,別有意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若有一把無往不利的茶刀,撬茶何須技巧
存放十年以上的易武麻黑古樹茶,是什麼樣子的?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