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服了!古代人避暑夠專業:建冰窖、存冰塊、吃冰酪還挖空調井

服了!古代人避暑夠專業:建冰窖、存冰塊、吃冰酪還挖空調井

原標題:服了!古代人避暑夠專業:建冰窖、存冰塊、吃冰酪還挖空調井


新疆晨報訊(文/記者 宗合 圖/網路)進入高溫天氣,吃冷飲、吹空調成了現代人的主要避暑方式。然而,在沒有電和電器的古代,人們是怎樣度過熱浪滾滾的夏天的呢?



冰鑒


青銅「冰鑒」、木製「冰桶」堪比現代冰箱

古代雖沒有電和家電,但是古人卻用冰塊發明出了「冰鑒」「冰桶」等具有現代化冰箱功能的器具,用來消暑。


根據國內的考古發現,早在周代,人們就已造出儲存冰塊的冰窖,不過這種冰窖當時只有官府才擁有。當時,官府在冬天會在冰窖中儲藏大量天然冰塊,為的就是來年夏季把冰塊從冰窖中取出,放在室內降溫消暑。這種用冰塊納涼的方式,到明清時期才逐步普及到普通人家。


在新疆尼雅遺址聚落群居址,考古工作者也發現了儲冰用的冰窖。考古工作者曾分析,當時,居住在尼雅遺址的精絕人,也是冬天把冰塊存入冰窖,他們在冰塊上覆蓋上樹葉和枯草,然後用木板蓋嚴冰窖口,這樣,儲藏的冰塊就可以一直保存到夏季。


有了冰塊,人們後來就發明了具有空調兼冰箱功能的「冰鑒」。這種大型青銅容器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在容器裡面裝滿冰塊,再在其中放入美酒、水果等食物,這樣就可以品嘗到冰鎮的美酒和食物了。



到了宋代以後,人們又發明了木製的「冰桶」。


這種冰桶多用紅木、花梨木等製造,大約有一尺多高,兩尺見方,裡層用錫箔貼壁,外面用銅片包裹,上面有蓋子,下面有底座,因為木製不易傳熱,冰塊放進去以後可以保存整日都不會融化。


1861年6月,英國使館在北京西城一家木器店採購了大量冰桶,事後一個英國人寫道:「這些中國冰箱呈四方形,木製,包了鉛皮,雙重掀蓋,中間有一小孔,冰箱內放冰,通常是一塊大雪團,人們以之降低茶和酒的溫度。他們也把冰箱放到客廳中間,讓房間較為涼快。」



古代出售冷飲場景

唐代人會制「冰棍」 元代人發明「冰激凌」


隨著人們對冰雪利用技術的提高,西漢時期,宮廷中出現了一種高檔的冷飲,這種冷飲就是採用「走獸泉英」(乳汁)、水果、蜂蜜等和雪混在一起製成的「雪糕」。


到了唐代,人們又製造出了「冰棍」,具體方法就是在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鹽以降低冰的融點,再將盛有蔗糖水的小鐵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等一段時間,鐵盒中的蔗糖水就凍成了冰棍。


冷飲在宋代時期發展達到巔峰,街頭不但有冷飲「專賣店」,還出現了各種用冰雪製成的果汁飲品,比如:荔枝膏水、苦水、白水、江茶水、楊梅渴水、香糖渴水、木瓜渴水、姜蜜水、綠豆水、椰子水、甘蔗汁等。


到了元代,冷飲發展有了新的突破。據說,元世祖忽必烈最愛喝牛奶,可是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於是,忽必烈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在牛奶中加入冰塊,這樣牛奶的保存時間就延長了。忽必烈很快發現,這種加冰的牛奶口感很好,於是又加入了蜜餞和果醬,這就成了最早的冰激凌。


元人忽思慧所作《飲膳正要》中對這種冷飲製作還有明確記載:「牛乳中取浮凝,熬而為酥……取上等酥油,約重千斤之上者,煎熬,過濾凈,用大磁瓮貯之。冬月取瓮中心不凍者,謂之醍醐。」當時,元代人將這種冷飲叫「冰酪」。


為了保護冰酪製作工藝的秘密,忽必烈還頒布了一道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凌的敕令。直到13世紀,義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忽必烈給他賞賜了這種皇家冷飲,馬可·波羅吃後欲罷不能。於是,他離開中國時,忽必烈把冰酪的製法透露給了他。後來,這種冷飲的製作方法就被帶到了西方,多年以後,西方人經過加工改造,逐步制出了我們今天常吃的「冰激凌」。


明清時期,冰鎮飲食已經充斥尋常巷陌,盛夏時節有很多小販挑著擔子沿街售賣「涼水」(冷飲)。有的還加入了楊梅、桃子,俗稱「冰楊梅」「冰桃子」。在民間,還盛行伏日吃蓮子湯,據說能養神益脾。



古代官方采冰圖

魏晉挖「空調井」 唐代建「含涼殿」


古代沒有空調和電扇,但是古人卻用智慧給自己造出了「空調房」。


早在魏晉時期,曹操在鄴城建造大冷庫「冰井台」,挖深井採集冷氣。即在廳內或是需要的房間挖一深井,上面用蓋子蓋住,蓋子上鑿孔,到了炎熱夏季,在井內放置大量冰塊,冰塊遇熱慢慢消融,散發的涼氣從井中溢出,可以帶動整間宮室趨於涼爽。


據悉,這種用「空調井」納涼的方法,在明清時代的古民居中很常見。如在安徽皖南古民居中,大戶人家的廳室里就有這樣的「空調井」。據說,這種井除了可以給房間降溫外,還可作為地下「冰箱」,將食品放進井內保鮮、冷藏。


1950年,考古工作者發掘一座秦漢遺址時,發現古人其實還有一種納涼方法,那就是在廳室內埋置陶缸,夏天將冰塊放進陶缸來降溫。有學者分析,這種陶缸在當時就像不可移動的冷櫃,可以不時向外散發冷氣,用以降低廳室的溫度。唐代,一種更先進的「空調房」應運而生。這種「空調房」被當時的官員稱為「含涼殿」。含涼殿內有「扇車」,相當於今天的空調扇,只不過依靠的不是電能而是水能,用水轉動扇葉,風扇再對著涼水吹就能形成冷氣。


據考證,這種含有機械原理的「空調房」,最早是從拂菻國(東羅馬帝國)傳入,後來又經過了本地改造,這種裝置可以說是中國早期的「進口空調」了。


到了宋朝,「空調房」已經開始考慮對空氣的凈化手段,廳堂里擺幾百盆鮮花,「鼓以風輪」對著吹,不但涼快,還能起到「清芬滿殿」的效果。



馬王堆出土紗衣


平民多穿葛布 貴族喜穿紗衣、絲綢

都說古人穿著講究「里三層、外三層」,那麼,古人夏天穿衣也要裹得嚴嚴實實嗎?


據考證,其實,古人夏裝並非如此,他們不但要求衣服款式、顏色要好看,面料還要相當輕薄。也就是說,他們夏季穿衣也要求時髦又涼快。


先秦時代,平民很多都靠葛布來度夏。而王公貴族則比較奢侈,愛穿紗衣、絲綢。


「葛布」俗稱「夏布」,對現代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但是在堯舜時代可是風靡了好長一段時間。其原料是植物葛的莖纖維。這種纖維製成的布料質地細薄,穿在身上輕薄飄逸。除了可用來做衣服之外,魏晉時人們還喜歡用它來做頭巾。


絲綢是紗的一種,廣義上的紗還包括毛、麻等纖維紡成的織物。由於紗薄而疏,重量輕,造型美觀,透氣性好,古時應用較廣,幾乎各個時期的夏服都流行用這種面料。至於紗衣,因為它「薄如蟬翼」,代表了西漢初養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當然也是王公貴族首選的夏季面料。


從各種考證來看,古人夏天也穿「涼鞋」,不過,他們穿的「涼鞋」多是草鞋、麻鞋和木製涼鞋。


唐王睿《炙穀子雜錄》稱:「夏殷皆以草為之屩,左氏謂之菲履也。」可見,上古夏朝時,中國人已開始穿草鞋。這裡的「屩」、「菲履」都是草鞋,區別只是所用材料和製作方式有所不同。這類草鞋,多數都是夏天穿的涼鞋。


除了草鞋之外,古人夏天穿得最多的還有麻鞋和木製涼鞋。麻鞋是用麻繩編成的鞋子,結實耐用,這種鞋履在古籍中記載頗多。木製涼鞋,古人稱為「木屐」。在古代,夏天還流行一種「靸(趿)鞋」。所謂靸鞋,古人又叫「鞜鞋」,唐代人稱為「跣子」,其實就是現代人腳上穿的拖鞋。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疆晨報 的精彩文章:

烏魯木齊市區也有值機服務啦!

TAG:新疆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