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是葯神觀後感

我不是葯神觀後感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看了各種影評,各種角度的剖析。順便把故事主角的原型也了解了一下。基本是有了充足認識再看的,可以說對大致劇情十分了解了。所以片子本身的結構並沒有給我太過驚艷的感覺。

我是跟妹子一起去看的。妹子後半段看的一直哭,眼淚根本止不住,眼睛都紅了。我雖然也想哭,但眼淚在眼眶裡打了好幾轉,終於還是沒能哭出來。畢竟是個男子漢,還是得忍住。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這部電影其實趨同於《親愛的》,都是先有一些社會問題,而後各方展開各種努力,最後國家出台具體政策來把控這些問題。

孩子失蹤了,父母急著找,但公安局不滿24小時不立案,然後錯過了最佳營救時機。接著人們繼續各種努力找,於是國家終於出台了政策,兒童失蹤可立即立案。人們生病了,但正版葯太貴吃不起,然後就只能在絕望中慢慢等死。接著人們發現了療效相同的印度葯,於是各種想活下來去買走私印度葯,最後國家出台政策把格列寧納入了醫保。

看待這些社會問題,咱們不能單獨的去批判哪一方,畢竟很多社會問題,都是很複雜的。可以說,身處這個社會問題體系中的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問題。

早在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下發的《關於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里,就有規定,接到兒童失蹤或者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婦女失蹤報案的,公安機關應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開展偵查工作。也就是說,這個規定2010年就有了,兒童失蹤可立即立案,可直到《親愛的》上映,好多人才了解到這個信息。至少,一些人的法律知識還是不過關。另外,雖然上面有規定,但下面具體執行怎麼樣,是否實打實的落實了,就又是另一個說法了。真的全部地區都落實下來,又是否會給警察們加大工作量讓他們疲於奔命忙的不知所以,導致最後有些案件敷衍了事呢?這點也值得考慮一下。再者,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大部分事情確實也不是非黑即白那麼簡單,也許孩子失蹤就是賭氣去哪個阿姨家吃飯了呢?父母這邊的教育方式也會存在一定問題。最後,人販子固然可惡,但沒有市場,人販子會拐賣小孩嗎?買小孩的人,他們可能只是單純的想要個孩子,但如果你想要的,是把別人美滿的家庭的拆開了才得到的呢?買方,同樣是問題。

就是這許多小問題,最後就衍生出一個畸形的社會大問題。

回到我不是葯神的劇情里,你說製藥公司研發藥品需不需要成本?從開始到研發到臨床測試最後到實際使用,耗費了多少心血,投入了多少財力?也許有些公司運氣好,最後研發出了什麼好葯能治療些什麼病,但很多公司可能花費十年二十年都拿不出一樣能實際使用的產品。那麼他們把葯價定貴一點回收一下之前的研發成本可不可以?我覺得,是可以的。在這點上,天價葯自然有天價葯的道理。但是,一直賣這麼貴絕對是錯誤的。這就是只想掙錢不想救命了。不管怎麼說,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是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的,只想掙錢,還掙那種扼住人咽喉要多少給多少不給還不行的錢,是非常可恥的。這點,醫藥公司問題很大。

那麼,葯價貴真的單純只是醫藥公司的鍋嗎?我查了下資料。格列寧這個葯的原型叫做格列衛,又名甲磺酸伊馬替尼片,它的原產地是瑞士的。外國藥物進口到國內,關稅為5-8%,再加上17%的增值稅,等於葯價又高了百分之二十幾。這種做法,確實給原本就不怎麼富裕的家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也就是說,國家政策還是有一些問題的。

最後,在藥物公司的天價葯跟政府政策不到位的雙重問題擠壓下,苦苦掙扎著想求得一線生機的病患們,也成了問題,開始不顧法律,服用走私印度藥品,一切,都是為了活下去。

和之前一樣,許多小問題,集結成了一個社會大問題。

這種情況下,為了活下去,病人們去買療效相同價格卻低出好多倍的印度走私葯也無可厚非。正如那位老奶奶說的一樣,是不是假藥,我們自己心裡不清楚嗎?我不想死,我想活下去。她說她想活下去的時候,我眼裡就開始泛淚花了。活下去,三個對於置身普通日常沒有大傷大患的人來說極為簡單的字眼,卻成了這些病人唯一的信念。對普通人來說隨隨便便的日常就是活著了,對他們,光是維持著自己不輕易死掉就已經耗費了太多心血了。真是令人心酸。再仔細想想,一個病,能吃掉一棟房子,能吃垮一個家庭,這是何等的可怕?如果現在還有人認為最可怕的病是窮病,這個老奶奶的案例會告訴你,大錯特錯,有錢人也經不起這樣折騰。可能就是一兩個月,你積累的幾十萬幾百萬的財富,一個病,就沒了。真的,有啥,都別有病。

當然,最後電影結局很美好。前面說的問題還是解決了幾個。其一,葯企的問題。原型是格列衛的話,它現在是有個3+9救援計劃的,大概是一次性買3瓶送9瓶的樣子。截至2017年12月底,該項目累計救助患者已經達到63897人,累計發放援助藥品總價值約343.31億元人民幣。格列衛援助項目現在已經在全國設立97個援助藥品發放點。項目醫務志願者達到3135位。可以說,還是非常給力的了。其二,國家政策問題。2018年5月1日起,就開始實行抗癌藥物零關稅了。5月23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又發布優化藥品註冊審評審批有關事宜的公告,對於境外已上市的防治嚴重危及生命且尚無有效治療手段等疾病以及罕見病的藥品,進口藥品註冊申請人經研究認為不存在人種差異的,可以提交境外取得的臨床試驗數據直接申報藥品上市註冊申請。這就是說,部分「救命葯」進入內地市場的速度將明顯加快,病人將更快吃上有效的藥物。還有,國家還將格列衛納入了醫保,最多可報銷80%,真的,可以看出,國家也是做了很多努力了。

這麼看,事情總在往好的方面發展。人生這麼長,總算有點希望。

這是電影投射出的社會問題以及帶給人的思考。我們再談談電影本身。

這部電影拍成這樣還能上映其實還是很不易的。劇情的處理稍有不慎就會面臨不過審的危險。因為它確實是把一個很血淋淋的現實社會問題搬到了檯面上來講。事實上,這個故事講的過於深沉陰暗肯定過不了審,太過嘻嘻哈哈又讓人覺得不嚴肅,尺度的拿捏真的非常考驗功力。

現在看看最後結果,這個電影最後不僅過了審,而且票房口碑雙豐收,可以說獲得了莫大的成功了。

細究它的劇情,與真實案事件的差別,其實真挺大的。程勇是保健品店老闆,而原型人物陸勇本身就是白血病患者。程勇開始是為了掙錢賣印度走私葯,而原型陸勇,是自己吃了印度葯覺得藥效好幫人代購。前者,人性更多一點,他有他的私慾。後者,神性更多一點,他心中關注的是更多的和他一樣受病痛折磨的人。

作為電影,這樣的改編其實挺好的。刻畫從人慢慢轉變到神的過程,只要故事情節發展合理,就會讓人覺得很有說服力。單獨去刻畫一個充滿神性悲天憫人且又溫暖善良的人類,難度還是挺高的。

老實說,電影里有一個細節我一直不是很懂。後來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了半天,才大概明白了點導演的意思。

就是曹斌與製藥企業負責人談話那次。負責人是來跟警方談假藥的事情,希望他們加大打擊假藥的力度儘快遏制猖獗的假藥。曹斌當時手上有被犯人咬傷的傷口,還在流血。負責人除了剛開始問了一句傷口怎麼回事外,之後就只談假藥的事情了,談到後來,還拿出了一塊手巾,擦乾淨了因握手而沾上的曹斌的鮮血。

之前一直覺得這個鏡頭有點多餘,有著說不出的感覺,對劇情推動意義雖大,但那也是談話那部分,這個擦血的細節就給人感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再後來,我覺得我大概想明白了,這其實是人物的細節刻畫。

一般這種企業負責人說話辦事都算得體,不會露出太大的情緒反應,所以一些小動作就能很直觀的體現他的性格了。詢問曹斌受傷的情況,得知具體原因以後並沒有給出一些切實可行的醫療防護措施,而是馬上就開始談起了假藥的事,側面反應出其實他只關注自己公司利益,對他人只是表面客套。擦血這個細節,說明要麼有潔癖,要麼就是對這些病患傷口血液什麼的還是有抵觸心理,不願意接觸這些。這樣,給他一個這樣的鏡頭,這個負責人就活了。他就不是一個符號化的東西,而是一個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人了。當然,可能現實社會最後當上負責人的大多也就是這種人了。

整部電影其實還是有瑕疵的,絕對稱不上完美。但他的確達到了目前中國電影能到達的頂峰,足以傲視其他同時檔或者同年的所有國產電影了。中國就是因為太需要這樣能為某些群體發聲的電影了,所以他一出來才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所以人們才會忽視那些小瑕疵,去關注這個電影所要表達的情感。

關於這部電影,10分滿分我打9分吧,少打的一分,不是怕它驕傲,是期待國產電影在未來能出現比它更好的作品,那時,再打滿分,也不為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知我的苦
我為什麼熱愛美術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