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我不是葯神》:大家都注意王傳君,難道就沒發現徐崢的突破?

《我不是葯神》:大家都注意王傳君,難道就沒發現徐崢的突破?

《我不是葯神》火得一塌糊塗。上映不到6天,票房15.63億,這是唯一一部有望靠著硬實力打敗《戰狼2》票房神話的電影。而且,還是一部與《戰狼2》不一樣的現實題材的電影。

《我不是葯神》:大家都注意王傳君,難道就沒發現徐崢的突破?

隨著《我不是葯神》一起火起來的,是在娛樂圈「銷聲匿跡」好久的王傳君。在觀眾們的印象中,王傳君除了愛情公寓之後,就沒有一個經典的角色,雖然《羅曼蒂克消亡史》中,小上海的角色頗為驚艷,無奈戲份太少,而且觀影基數太低,很多人沒有看到他的轉變。

《我不是葯神》:大家都注意王傳君,難道就沒發現徐崢的突破?

這次看到了。《我不是葯神》中王傳君的呂受益實在太耀眼。無論是眼神、動作、神態、舉止,沒有一幀出線。電影點映的時候,阿蘇聽到很多業內朋友說「王傳君算是起來了」,等到正是上映了之後,阿蘇去電影院看到了「呂受益」慢慢撓人心的表演,更覺得王傳君的表演後勁兒太足,哪怕時隔好幾天,仍然讓人沉浸其中,這就是一個好演員的專業素養吧。

《我不是葯神》:大家都注意王傳君,難道就沒發現徐崢的突破?

但是這幾天,阿蘇發現很多人忽略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演員-徐崢。大家只看到了王傳君的突破,看到了他的耀眼,卻沒有看到徐崢這次的突破有多麼的石破天驚,畢竟一部電影的成功,需要的是多個靈魂的不斷碰撞,如果說王傳君是其中最為耀眼的新星,光彩奪目,那麼徐崢就是其中最為穩定的恆星,表面上溫度恆定,內部里其實經歷了最撕心裂肺的聚變反應。

從未有過的剛性角色

徐崢的從影生涯基本上就是90後們的成長史,早期電視的《春光燦爛豬八戒》到後來電影中的《愛情呼叫轉移》《人在囧途》《無人區》《心花路放》等等,徐崢的角色大多是溫文爾雅,甚至是俏皮可愛、文質彬彬的,至少是符合他「文藝青年」的氣質的。但是這次《我不是葯神》中的程勇不同,徐崢曾坦言「這是我職業生涯中從未有過的剛性角色」,程勇這個角色是充滿著韌性和剛性的角色。

《我不是葯神》:大家都注意王傳君,難道就沒發現徐崢的突破?

韌性表現在他對生活,對病友們長達十年的關懷,哪怕自己當了老闆,「年收入幾十萬」,病友們殷切的目光仍是他午夜夢回的心頭痛,而剛性就表現在程勇這個角色的「敢作敢為」和「勇往直前」。為了孩子,一張機票去了印度,為了病友,傾家蕩產在所不惜,這樣的角色,是徐崢的從影歷史中從未經歷過的,而也正是通過這個角色,徐崢覺得自己「終於獲得了一種更加有高度的尊重」。

突破心理障礙的哭戲

「我個人是非常抵觸哭戲的,甚至如果是我導演的電影,會刻意迴避(哭戲)」,徐崢曾對媒體說過,《我不是葯神》中的哭戲對自己來說是史無前例的。「黃毛」死了以後,程勇來到他的住處,看著他和家人的照片,想到「黃毛」「要回家見他們一面」的遺言,蹲在地上抱頭痛哭。

《我不是葯神》:大家都注意王傳君,難道就沒發現徐崢的突破?

這場哭戲據說拍了一個大夜,從晚上一直拍到第二天凌晨,期間徐崢克服了種種心理障礙,「拍了許多條」,「每一條都涕淚橫流」。而暖心的劇組人員們也一一上前擁抱徐崢,來給他心理安慰。

好的演員,讓角色有了靈魂

拿到《我不是葯神》的劇本,徐崢坦言自己「像孩子一樣興奮」,在劇組在片場,更是「整個人都從零開始」,放掉了一切本身的表演痕迹,徹底地融入了「程勇」這個角色。

《我不是葯神》:大家都注意王傳君,難道就沒發現徐崢的突破?

並且一點一點,把自己的靈魂注入、釋放到程勇這個「空殼」里,才有了活生生的程勇出現。他普通的彷彿是我們校區樓下神油點滿頭髒兮兮亂髮的小老闆,又是一個為了「眾生」甘願「捨生取義」的英雄,這中間平滑而柔順的轉折,都是徐崢在用自己的靈魂遞進鋪墊,有一種「大巧不工」的渾然天成感。

《我不是葯神》:大家都注意王傳君,難道就沒發現徐崢的突破?

文末想說,徐崢的頭髮真的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象徵。每次只要的以短髮、平頭形象出演的作品,都會收穫不錯的口碑和票房,《人在囧途》是這樣,《我不是葯神》也是這樣。究其原因,可能是徐崢每次碰到能夠觸碰到自己藝術靈魂的角色,就會下意識地在內心把該角色固化成一個平頭的形象吧。你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