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且聽下回分解」屢試不爽?

為什麼「且聽下回分解」屢試不爽?

小明同學的文章瀏覽量最近很低迷,已經被領導第三次「友好」提醒了,他非常苦惱,不知道該如何給自己的文章打一支強心針!

或許,小明同學可以練練吸睛大法——好奇。

時間緊任務重,我就不多解釋,直接開車了。

抓好奇心的文案有兩個流派,我叫做懸念派和反差派。

先說懸念派。

懸念是什麼?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小說或追劇的習慣?是不是一到主角快掉下懸崖就「請看下回分解」,一到男女主角快要相遇時突然播放片尾曲?這就是懸念。

寫文案也是一樣,話不能說太滿,必須給讀者留下懸念,或者說腦補的空間。

怎樣設置懸念呢?

第一,只說過程,不說結果;只說前因,不說後果;或者只說後果,不說前因。

聽個小故事:

從前,有隻小白兔,有一天它挖到一隻好大的胡蘿蔔。正當它高高興興的把胡蘿蔔往家裡搬的時候,半路上殺出一隻穿山甲。穿山甲一把就搶走了小白兔的胡蘿蔔。小白兔很生氣沖著穿山甲說:「你幹什麼呢?」穿山甲悠悠地說了一句話,小白兔聽了,馬上撞樹自殺了。

你猜,穿山甲說了什麼?

穿山甲到底說了什麼,作者只說過程,沒說結果,讓這個懸念永遠折磨你,是不是太壞了?

第二,只說局部,不說整體。

2017年一條社會新聞,標題是「13歲女孩被人帶走"審問"4個多小時,只因多看一眼」。就是只說局部不說整體,讓你自行腦補,女孩被誰帶走了?女孩被怎麼了?女孩到底看到了什麼?讓你好奇得抓狂。

其實新聞內容很簡單,其實就是一名女孩因為一個疑似鄙視的眼神,被三名女孩看到後很不爽,被帶走毆打。但是,如果標題直接這樣寫「13歲女孩因翻白眼被三名女孩帶走毆打四小時」,你還會點擊嗎?

第三,使用問句。

這可是保底的萬金油殺招,專註各種思路枯竭,讓你寫不出標題的時候用的。沒錯,這篇文章的標題也是小平用這種「偷懶」方式寫出來的。

什麼是問句?簡單的說,就是句子後面帶個問號的句子。你認為這就完了?那就小瞧問句了,問句還可以細分為疑問句、設問句和反問句3種。

首先,疑問句。「如何成為月薪3萬的文案?」這就是典型的疑問句,這是最常用的句型,我因此總結3個公式「如何/怎樣+獲得好處」,例如「為什麼『請看下回分解』屢試不爽?」;「好處+疑問句」,如「三個月薪水翻三番,想知道我是怎麼做的嗎?」;「畏懼+疑問」,如「讓皮膚迅速變苦瓜的生活習慣,你占幾條?」

其次,設問句。也叫提問句。就是利用提問的方式,引發讀者反思和好奇。如「你請假一個月,公司還能正常運行嗎?」以及「00後有哪些90後沒有的優點?」

再次,反問句。反問主要是增強句子的效果,比如恐懼和好奇。常見標題有「你打算怎樣?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開車到80歲,還是相反?」,「如果登上海拔4500米高原,你的骨頭能撐多久?」。

以上就是懸念派的套路。懸念派那麼強,反差派也不弱

先看個廣告文案例子:「這個大男孩做了款衛生巾,男人居然爭著用它來表白,女人搶著用它秀恩愛」。

這個例子就運用了反差:在你非常熟悉的事物里,出現了反轉變化,而且對比相差非常大。反差,簡單來說就是「熟悉+意外」。

小明同學又有疑問了:「我是挖掘機專業的,怎麼能寫出反差呢?」

真是扛精!專挑難的讓我下不來台,還好我總結了7個反差套路。

第一,境遇反差。

這個常用在創業故事和人物故事裡。我們前面說到的例子「這個大男孩做了款衛生巾,男人居然爭著用它來表白,女人搶著用它秀恩愛」,就是屬於這種經典句型。這是一個特定的公式「創業故事=學歷反差/年齡反差/境遇反差+消費者回應反差」。再舉兩個例子「賓士汽車總監辭職賣烤串,本年月銷從6萬到30萬」,還有「我坐在鋼琴前時,他們還在笑,然而當我開始彈奏……」。

第二,正話反說。

正話反說,或者反話正說,製造驚訝和意外。比如一個啤酒品牌推出了一個廣告,廣告標題就寫著「禁酒令」。一個做酒的,發布禁酒令,這反差方式就是正話反說。「禁酒令」肯定不會是真的禁酒令,但是我們會很好奇他到底搞什麼名堂。這樣做的不僅僅是做酒的,賣房子的也說「我喜歡挑剔的買房人」。還有人說「千萬分之一的比例,我們沒問題。」

第三,轉換視角。

就是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原來的主人公變成配角或反派,原來的反派或者配角變成主人公;或者擬人化,從動物、玩具等視角去看人類或世界,還可以從常人忽視的小角度或者更高的角度入手,都會造成巨大的反差。

例如一個玩具商的廣告標題「聖誕節到了,給玩具一個孩子吧」。這個玩具商就沒有循規蹈矩說「給孩子一個玩具」,而是反過來,將玩具作為主人,「給玩具一個孩子」。

或者我們從貓的視角去看人類,那麼就有了有趣的標題「愚蠢的兩腳獸!你真以為我喜歡你們這樣嗎?」

第四,反用俗語。

一些流傳千百年的話,改編起來最容易打破人們的慣常思維和心理預期。好像「認真,你就贏了」,就是改寫了「認真,你就輸了」;「要做就做出頭鳥」,就是改寫了「槍打出頭鳥」。

第五,改變維度。

可以改變時間維度、空間維度,甚至物種維度。如「假如李白穿越到今天,他喝茅台還是五糧液?」,就是改變時間維度;「剛剛,廣州下起了鵝毛大雪……」就是改變了空間維度;「你見過不長毛的羊嗎?」,就是改變了物種維度。

第六,做比較。

時間比較、數量比較、正反對比、商品的投資報酬率比較。時間比較:「這是今年夏天最冷的熱門新聞」;數量比較:「10個人打車,7個用滴滴」;投資比較:「僱傭不稱職員工所造成的浪費,超過他們年薪的3倍」

第七,矛盾。

看似矛盾的說法或承諾。「做內線交易致富,並且100%合法」。就是矛盾的反差。還有「不需要開冷氣,你家裡的每個房間都能立刻涼爽無比」,也是這種看似矛盾的反差。反差越大,撕開的認知缺口就越大,讀者就會越好奇。

懸念派和反差派,這兩大江湖門派,衍生出「非常3+7」,共10個套路。小明同學,你選擇哪一個呢?或許,你可以立馬選一種拿來即用,也可以長時間刻意練習,兼收並蓄。

歡迎繼續吐槽我清奇的文風、排版和圖片,時間緊任務重,好不容易擠出半天寫稿推送,最小可用原則,只好留著我下回迭代更新。

一篇文章,解決一個營銷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平同學 的精彩文章:

TAG:小平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