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母親,我欠您一張軍裝照合影!

母親,我欠您一張軍裝照合影!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 作者:許樂

「寶,下次你帶身軍裝回家吧,咱們去照相館照個合影。」

休假結束剛歸隊,母親的一條簡訊便閃在了手機屏幕上。我才忽然發現,自從2010年踏入軍校,8年來我從來沒穿軍裝與母親照過一張合影。對於母親來說,這短短的一句話恐怕已經在她的心底醞釀了很久很久。

門診室外,戰士們熱火朝天的訓練聲鑽進耳廓;操場上、營區里,到處都是穿著軍裝的身影。我沒有想過,這在我軍營生活中再普通再熟悉不過的軍裝,卻是母親心中最神聖的一抹綠色。

「媽,我知道啦,你放心吧 。」我故作平靜地回復了母親,只是鼻子一陣泛酸,眼前浮現起一張張斑駁泛黃的照片。

作者小時候與父母的合影。

母親對軍裝有種特殊的情結。沒有參過軍的她,卻見證了身邊3代人的軍旅生涯。幾十年前,她是軍人的女兒;20多年前,她成為了一名軍嫂;8年前,她又培養出了一名准軍醫。

與軍裝合照,是她紀念過往時光的一種方式。在母親老相冊中,留下了她與軍人很多的回憶。

照片中作者的姥爺英俊帥氣。

家裡相冊的第一頁上就是姥爺的軍裝照,照片里的姥爺穿著軍裝筆挺地站在營區前,國字臉上的一雙大而堅毅的眼睛因為微笑而彎成兩個溫柔的弧形,臉頰上的酒窩深深的,很好看。那時,因為軍人姥爺的影響,家裡處處都是兵味,姨媽也早早離家當兵。雖然母親最終沒有參軍,但聽著軍歌、握著軍功章長大的她,從小就在心底種下了軍人情結。

作者的母親與姥爺留下的唯一一張合影。

母親上小學時,姥爺因病早逝。聽母親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覺得姥爺沒有走,而是活在那幾張照片里,微笑著看著她一點點長大。直到今天,她心裡依舊有一個遺憾,沒有和姥爺留下一張穿軍裝的合影。

母親把每一張與父親穿軍裝的合影都珍藏著。

也許是這個遺憾,母親見到父親的第一面,就對這個穿軍裝的年輕人感到格外親切。結婚時,父親沒有錢買婚房。於是,家屬院里兩間朝北的廢舊廁所糊上水泥就成了父母的婚房,甚至連聘禮都只有一對小小的金耳釘和一枚細細的金戒指。可母親都沒有一點怨言,只是堅定地站在了父親身邊。兩人的合照中,身著軍裝的父親緊緊牽著母親的手,從那一天起,母親除了「軍人的女兒」之外,又多了一個「軍嫂」的身份。

婚後不久,父親隨部隊到了廈門執行任務,父母變成了兩地分居。我出生後,一開始母親請姥姥幫忙照顧,但是姥姥也要上班。等我稍微大一些了,母親直接就把我送到了幼兒園,下午我一放學就把我接到單位。連母親的領導都開玩笑說應該給母親開「雙份工資」,一份給母親這個盡職盡責的軍嫂,一份給我這個堅強的小軍娃。

作者母親與父親的合影。

也許是在軍人家庭長大的原因,從兩地分居到長夜孤守,再到後來父親轉業、脫下軍裝回到我們身邊,母親更多的是選擇承擔和隱忍。那時很多人都問她,一個年輕靚麗的城裡姑娘為什麼會選擇嫁給一個回不了家、不解風情的「窮當兵的」。母親只是安靜地翻看她與父親的軍裝照,用沉默回答。她心底那份對軍人的熱愛、對軍裝的期盼、對軍人的支持,是其他人不會理解的。

可當她把那份期盼寄託到我的身上,我一開始並不能坦然接受。

自從報考軍校以後,我向母親抱怨過,也和她爭吵過。為什麼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為什麼訓練這麼苦,為什麼條條框框這麼多……這些牢騷話,我不敢向曾經是軍人的父親抱怨,只能把炮火轉向母親。

高中畢業,作者在父母的影響下報考了軍校。

儘管我知道她對我的關心,儘管我知道她心裡也因心疼備受煎熬,但是向至親又溫柔的母親宣洩不滿,似乎能讓我得到心裡的慰藉。大學5年,我甚至都沒有穿著軍裝回過家。

從報考志願到畢業分配,每一次重大決定的關口,母親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我已經記得不完整,甚至曾經不懂事的我,還會把很多不開心的回憶歸於母親。但我知道,這份理解會隨著時間的沉澱和履歷的豐富變得愈發厚重。

王傑生前所在部隊官兵大力傳承「兩不怕」精神,苦練打仗硬功。

畢業後,我選擇分配到父親曾經戰鬥過的王傑生前所在部隊,看到官兵火熱的訓練場景,看到戰友們在衝鋒中忘記了傷痛和疲憊,看到一位位軍嫂扛起半邊天、成為頂樑柱,看到一個個軍娃用稚嫩的腔調唱著「王傑的槍我們扛、王傑的歌我們唱」的軍歌、學著用小手敬不標準的軍禮,我看到了母親的影子,也找到了一名軍人真正的定位。

那個只會安慰、只會支持、只會承擔的母親,那個陪伴了3代軍人的母親,她的形象在我心中也逐漸清晰和高大起來。

作者在部隊駐訓時進行巡診。

當母親聲音再一次從聽筒中傳來時,我眼睛瞬間濕潤,眼前浮現出一幀幀畫面:高中畢業後,父親強勢地說服我報考了軍校,母親也在向我點頭;送我上軍校時,哨兵和大門攔住了母親,她望著大門裡穿上新軍裝的我時,那期待又驕傲的目光;畢業分配時,我以專業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主動回到王傑生前所在部隊,透過電話能夠感受到母親的激動……

作者在門診值班時為官兵診治。

幾十年過去,母親早已不僅僅是一個軍人的女兒了,她更要承擔起軍嫂和軍人母親的新職責,而對她而言承擔只有默默支持這一種方式。她沒有想過「你的軍功章有我一半的功勞」,只是期待「你的軍裝照里有我的身影」。

母親,我欠你一張合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真實記錄軍校初體驗:離別、剪髮、新訓,還有……
一守就是六年,「老崔」的15公里巡線路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