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快樂的父母,想不通與想不開

不快樂的父母,想不通與想不開

兩年前參加士林國中開辦家庭生活教育成長班時,發現有些母親是為了念國中的子女而出來上課的。

她們之間的理由有消極的,也有積極的。消極的理由是在家被國中子女的叛逆性磨得無計可施,出來散散心,派遣苦悶的心情。

積極的理由是,碰上了子女忽晴忽雨的青春期,除了備受挑戰以外,願意出來多聽多學,看看是否能習得一招半式,以便回家可以略施小計,提供孩子最佳的方式。

連續幾堂課下來,發現最痛苦、最不快樂的都是面對升學壓力大的國三孩子父母。

我可以了解那種煎熬和進退兩難的處境:明明是長輩,卻須以低姿態面對;明明是理喜欲也不能,不能責備、更別說嘮嘮叨叨了。

做父母最窩囊的時期大概就在升學壓力大的時候。為了孩子的前途,為了避免孩子壓力過大,所以是非明,善惡分,一切等考後再作定奪。

更可怕的是:朋友的孩子還提醒爸爸社會新聞中子殺父的逆倫案件也許與考試壓力有關。的確令人束手無策,擔心不已。

在課堂上,父母們一面訴苦,一面學習健康無污染的營造家庭氣氛之道。我以為我將來可以應付自如,當孩子要考高中時,可以不必吃同樣的苦頭。

然而,事實不然,上帝給每個母親相同的糕點,讓大家在品之後,更有相同的話可說。

我除了與其他國三的母親流過相同的淚以外,也特別地感受到青春期孩子的多樣化與令人無法抗拒的;他們知道如何主導父母。

我本來很不快樂,當他控制我的喜怒哀樂時;我本來很不服氣,當她叫我別吵時,甚至,有時因為憤怒到了極點而想豁出去時,

他又無知純真地叫你自己要保重時,不快樂的父母便像極了被馴服的萬獸之王一般與馴獸師共享出場受喝彩的風光。

我是如何對不快樂認命的?原因是那天女兒在臨考前囑咐我說:

我又是如何不快樂的?實在是因為想不通除了升學這條路以外,可有別條路可走?想不通與想不開是真正不快樂的原因。

呂麗絲老師是台灣第一個獲得美國家庭教育協會「合格家庭生活教育家」證書的人,從1988年開始,在台灣推廣家庭生活教育,創辦了台北市家庭生活教育推廣協會,並擔任創會理事長,現任台灣國際家庭生活教育中心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