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和新校區校長王慧琴:平而不庸,和而不同

平和新校區校長王慧琴:平而不庸,和而不同

遠播國際教育

一站式升學規劃

國際教育服務平台

GIF

所有嘉賓帶來的演講都十分精彩!其中,上海平和雙語學校新校區的校長——王慧琴女士題為《向焦慮的家長致敬》的演講,掀起了整場展會的高潮。

王慧琴 校長

以下為王慧琴校長的演講實錄(精簡):

首先,我在這裡向各位家長致敬。焦慮說明家長們的用心:我們在思考,我們要為孩子提供什麼樣的教育。我們應該鼓勵、認可家長的焦慮。其次,我們有焦慮的資本,坐在這裡的家長,我想都應該是高凈值人士,所以才有資格去為自己的孩子選擇、有能力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教育。

家長們焦慮的來源在哪裡?

我想問一下各位家長,我們焦慮的來源在哪裡?比如現在是擇校季,家長肯定就想,我孩子要是沒有進入這個學校,我就焦慮。但是這個學校一旦錄取了我孩子,家長的態度又發生了變化:我孩子還挺不錯嘛,我是不是還可以再考慮另外一所學校,也許是更好的。

再比如說一個家長加了家長群或者擇校群,另外一個家長說那我必須加進去,我要看看是不是有更好的選擇。加進去了以後呢,焦慮沒有降低,反而更加焦慮,因為太多的這種信息,讓家長無法判斷。

那麼家長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有這樣一些焦慮的來源?是因為我們喜歡去對比,我們總在把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的孩子對比,才會產生焦慮。比如說「我家隔壁的孩子正在學習奧數,他已經上了三個奧數班,可是我家孩子還沒有開始。」「另外一個孩8年級的時候,托福106了,可是我們家孩子還沒有開始。」

所以一個家長在為孩子擇校的時候,首先要問問自己,我希望把我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孩子?家長的期望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

如果你很篤定,我要把我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子,有這樣一個堅定的信念,那麼你就不會焦慮,就會按照想要的樣子給孩子選擇一所合適的學校。

「教育是充滿彈性和張力的平衡」

不焦慮其實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在這裡想給家長們緩解一下焦慮。比如說昨天中考成績已經發布了,那家長就很焦慮了:「我孩子中考沒有考好,是不是就完了?我孩子的人生徹底毀了?」因為沒有一個好的中考成績,孩子可能就上不了一個好的高中,沒有好的高中,就上不了好的大學。每個家長都會這麼來想。

但是實際上,教育是充滿彈性和張力的。比如說孩子這次沒有考好,對他來說其實只是一個小小的挫敗。只要我們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就像這張網一樣,如果哪裡斷了,我們可以重新把它織成一個更美麗的圖案,所以不用擔心。

在家庭生活中也是這樣子的。媽媽經常會抱怨自己的丈夫,說「我老公不靠譜,在孩子教育上都是我做主。」家長之間也會有一些抱怨,比如說豬隊友怎麼樣。但是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豬隊友,你的家庭生活才充滿樂趣,對不對?

所以教育和生活一樣,都是充滿彈性和張力的,不是一個天平的兩端。比如說我這邊加一個砝碼,這個平衡就翻掉了。所以家長不用特別地焦慮,尤其對於我們高凈值人士,儼然已經是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的,家長們應該放輕鬆。

家長怎樣的期待才是正確的?

家長還是會問,我怎麼樣的期待才是正確的?作為一個高凈值人士的這樣的一個家庭,我怎麼樣的教育是好的?怎麼樣才能給我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家長們還是希望聽一聽所謂專業人士的建議,所以我也基於我二十幾年的教育經驗,給家長一些建議。

家長們看一下下面這幅圖,老師經常是被比喻成辛勤的園丁,孩子經常被比喻成花園裡的植物。那麼如果園丁把花園修剪成這個樣子,家長們覺得這樣的教育好嗎?我們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你們覺得好嗎?

我看到有的家長在搖頭。我想在20世紀,一個標準化教育盛行的時代,這樣的模式是好的。我們曾經有過這樣的時代,大家如果去法國,就會看到很多園林都是按照幾何的圖樣去修剪,那個時候崇尚的是標準化的教育體系。

標準化的教育體系,在工業時代實際上是為這個社會輸送了很多標準化的人才,但是現在的時代已經是信息時代,創新人才才是這個能在未來勝出的人才。所以家長們要想一想,特別是高凈值階層的家長,我們不想再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只是去找一份標準化的工作。

現在很多標準化工作已經被人工智慧取代了,所以我們還可以把孩子培養得更好。平和的校訓是平而不庸,和而不同。學校鼓勵每個孩子按照自己的樣子成長,這也是平和的理念。和而不同,才能滿園春色。

「孩子的學習和進化是多維度的」

作為老師、家長,其實我們都有控制不住的時候。家長經常會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都覺得自己很有經驗、很成功,畢竟大家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像老師也是,我教了20年的書,我看過的孩子也很多,我們經常會控制不住自己,想去修剪孩子,對不對?

就像前面那幅畫一樣,我們想把它修剪成我們想要的樣子,但是每個孩子的進化方式是不一樣的。學習是多維度的,每個孩子學習的維度也是不一樣的

有的家長,特別是男孩子的家長在孩子小學的時候會特別有感慨:「同班的女同學已經伶牙俐齒,可是我的孩子個子還很小,講話還經常會被女同學欺負。」但是這不代表男孩不夠優秀,等到後面的階段男孩很多優勢就發揮出來了,所以學習是多維度的,而且這些維度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講也不是以同樣的速度在發展的。

但是在這樣滿園春色中,還是有家長會比其他家長更焦慮。比如說孩子就是一朵月季花,家長和老師們都很能篤定,這個孩子長大以後肯定會開出美麗的月季。也許開得不是那麼大那麼漂亮,但至少他是月季。

但萬一你的孩子是這個花園中的一條毛毛蟲呢,那麼家長就會很焦慮。家長這時候一定要淡定,相信「我的孩子,將來他也會有破繭成蝶的那一天。」但是這樣的家長肯定是很焦慮的,因為他是孩子的進化是突變式的。

自下而上的生長

選擇一個學校,並不僅僅是選擇它的學術。選擇平和,實際上還是選擇了我們的一種文化。平和的文化曾被學生們總結為——「最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理念、最多元化的社交圈」。

我們為什麼會有一個多元化的社交圈去容納這麼多和而不同的孩子呢?這就是平和雙語學校萬校長的理念,他說平和的氛圍就是自下而上的生長。就像我們的社團、PTV甚至交響樂團,都是自下而上,是孩子們自發的。

只有自下而上的生長,才是有根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能夠打造一個多元文化的校園的。所以選擇我們平和並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平和的學術高度,而是我們平和能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最多元的校園文化。

福利領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遠播國際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遠播國際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