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們在墜入情網時,應該閉著眼

人們在墜入情網時,應該閉著眼

由Andy Warhol一手創辦的「現象級」雜誌《Interview》雜誌全線停刊。

在新媒體橫行的時代,紙媒雜誌停刊似乎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從 Instyle、Self、Nylon 到 Teen Vogue 等時尚雜誌接連宣布停刊紙質版,部分刊物則開始削減發行期數,美國出版商康泰納仕在去年就決定把 GQ、Glamour、Allure 從每年 12 期減少至 11 期 ,W Magazine 從每年 10 期減少至每年 8 期。

在當時,Interview 被稱為「波普水晶球」,它定義了紐約曼哈頓的整個 70 年代——那個穿梭著 Andy Warhol 這類先鋒派明星和各類社會名流的經典年代,那段上流階層的頹靡之地 54 俱樂部(Studio 54),下城區的 CBGB 朋克搖滾俱樂部最熱鬧鼎盛的時期。

這本紮根於紐約的流行文化聖經,像留聲機一樣,記錄了不同時期全世界最酷的影星、歌手、藝術家的嬉笑怒罵。

創刊之初,Andy Warhol親自操刀採訪,他提的問題格外簡單,帶著日常的親密感,鼓勵受訪者分享生活細節,比如「早餐吃什麼」,或是「喜歡淋浴還是泡澡」,許多真實好玩的答案由此誕生,這種不賣弄學識、也不自抬身價的採訪模式,在今天的時尚雜誌中依然有跡可循。

《Interview》的最大特點,和Andy Warhol的優勢完美結合:第一就是審美好,照片漂亮得不行。無數「美則美矣,沒有靈魂」的人,一上《Interview》瞬間就成了遇見李安的湯唯,或是遇見王家衛的章子怡,四面八方的靈氣都來了。

GIF

Emma Stone的《Interview》照片

第二就是明星訪談。但和大多數雜誌不一樣,《Interview》推崇不加編輯,沒有中介的原生態訪談,這也是名字「Interview」的意義所在。

所以有時候看《Interview》的時候,會有種讀劇本的錯覺。整篇就是A:XXXX;B:XXXX,這樣往返的對話。即使用第三人稱寫也充滿了「He said」 "She said"。

這並不表示一個法庭速記員就能為《Interview》寫專訪。這本雜誌最厲害的一點,是讓明星來採訪明星。

隨便舉幾期近年的例子:Gwyneth Paltrow來採訪Penelope Cruz,Jennifer Lawrence採訪小雀斑,卷福採訪抖森,菲董採訪Will Smith的兒子和女兒;還有更重量級的,比如Elton John採訪Eminem,和Patti Smith採訪Kristen Stewart。

藝術、時尚、娛樂、音樂幾個基本板塊之外,《Interview》還有很多Andy Warhol風格的欄目,比如「15 Minutes」顯然來自於那句「每個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還有一個明星問答欄目也叫做「Q&Andy"。

可以說如果沒有上過《Interview》,就不算真正的明星。幾十年來明星們充斥著《Interview》的每一頁,除了好萊塢,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小眾面孔。

針砭社交網路的#ME系列封面

於是回到了最後的問題:為什麼這麼厲害的《Interview》,最終還是走向了倒閉?

直接原因就是沒錢。不止沒錢,還欠錢。

一名從業超過30年的出版人Deborah Blasucci,去年把《Interview》告上了法庭,說自己被惡意解僱了,原因僅僅是「花了太多錢」;原銷售總監緊跟其後,索要自己的23萬美金;連這本雜誌的總裁Daniel Ragone,都說自己被欠了20萬美金的獎金(PS.他的年薪是45萬美金)。

GIF

Fabien Baron和他的作品△

這份「受害人」名單里,還有Fabien Baron,《Interview》原來的總監,他和妻子起訴雜誌還欠他們60萬美金的工錢。Fabien Baron的簡歷里有圈內最金光閃閃的名字:義大利版的《Vogue》、Harper"s Bazzar、麥當娜紀錄片,還有Prada、Armani、三宅一生等一堆大牌客戶。

Karl Templer作品

另一位曾和Fabien Baron相提並論,被稱為《Interview》黃金組合的,是造型設計師Karl Templer。也一樣有著無比出色的職業經理,從《Vogue》、《W》這樣的雜誌,到Valentino、Alexander McQueen的秀場造型。(但Templer最近也被捲入了性侵醜聞,連著《Interview》雜誌也在接受調查)。

但《Interview》一邊享受他們的才華,一邊也很頭疼。據說雜誌方面表示這倆人雖然很出活兒,可基本上很難見到人(外面別的事情太多了),而且每次拍攝的成本巨高,這也是導致運營困難的原因之一。

總之這就是故事的結尾了。和很多雜誌僅僅停紙刊不同,《interview》的網頁版很快也要關停了,不是再見,是相忘於江湖。

看見這個新聞的第一反應當然是遺憾,這樣的雜誌都辦不下去,還有什麼樣的值得辦下去呢?

Winona Ryder的《Interview》照片

時尚雜誌要拍得高大上,就是要砸錢。

衣服能借,但布景是實打實的成本,加上各種人工費用,一個高級的攝影師日薪就是幾千上萬美金,還有助理、燈光師、造型師、化妝師等等。費盡心思的一套大片,也許只能吸引讀者幾秒鐘的目光,簡直是一個大寫的不合算,只剩下維持格調的作用。

GIF

當然有廣告商給錢,可我還是要表揚一下《Interview》,這麼難了還是沒有把自己搞成《Vogue》紙刊那樣,磚頭厚的一本裡面半本都是廣告;也沒有和很多獨立雜誌一樣,拚命壓縮純視覺的內容。儘管結局很慘。

今天,在這裡選了一些精彩的Q & Andy,帶你在靈光一現的問答里,重溫這顆「流行水晶球」記錄的黃金年代。

01

MICHAEL JACKSON

1982年,《Interview》執行編輯Bob Colacello採訪了23歲的Michael Jackson,Andy Warhol從紐約打去電話,參與了對談。當時Jackson距離發行首張專輯《Off the Wall》剛滿三年,尚未習慣巨星的生活。

Q: 我靠,我太激動了。我每次打開隨身聽,都一定會放你的歌來聽!你最近在忙什麼呀?

A: 最近都泡在錄音室里,忙著寫歌詞和製作新歌之類的事。

Q: 你曾經夢想過長大後要當一個歌手嗎?

A: 我不記得我唱歌之前發生的任何事。

Q: 你出門比較多,還是呆在家裡多?

A: 呆在家裡。

Q: 幹嘛呆在家裡啊,外面那麼好玩。等你來紐約了,我帶你出去玩。

A: 還別說,我的確只有在紐約時才會想出去玩。

02

MARIAH CAREY

1970年出生的Mariah Carey,坐擁兩億多張累積唱片銷量。2007年9月刊《Interview》封面故事把她稱為「the world』s biggest diva」(世界第一天後)。

Q:你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

A:我在一家寵物店工作。

Q:和你一起工作過的人里,最棒的是誰?

A:他們都很糟糕......

Q:你覺得過分在乎自己的外貌,是一種虛榮的表現嗎?

A:沒錯!但願我能克服它。

Q:你現在喜歡什麼樣的衣服?

A:內衣。

Q:你有夢想的角色嗎?

A:我想成為Hello Kitty,嘻嘻。

03

MARILYN MANSON

這位搖滾巨星一生都活在主流社會價值之外,自帶一種追求黑暗面的天賦。他曾表演自殺、監禁、破壞教會設施、敲碎所有的牙齒……觀眾的態度非常兩極化,有人罵他是魔鬼,有人拜他為神。

Q:你是個好廚師嗎?

A:我手藝很好,而且我做飯時會放古典音樂。最近我超級喜歡看《漢尼拔》,因為實在太沉迷追劇,有天晚上我竟然買了一堆《漢尼拔》的周邊,包括他的圍裙、烹飪刀和一些食譜卡片,還有他殺人時的服裝,所以現在我都是穿著漢尼拔圍裙做牛排的。

Q:喜歡淋浴還是泡澡?

A:泡澡,因為我不喜歡洗頭。我去了趟歐洲,大概有三個星期都沒洗頭。

Q:你去過白宮沒有?

A:我沒被邀請去過白宮,不過曾經有一張逮捕令,要在整個紐約範圍內逮捕我,而我躲在了特朗普大廈里,所以硬要說的話,也算有點接近吧。

Q:你有什麼後悔沒做的事嗎?

A:我後悔沒好好學外語,這真的限制了我看外國電影的能力。我只會說美國英語、澳大利亞英語和加拿大英語,真是個鄉下佬啊。

Q:粉絲送給你的最瘋狂的東西是什麼?

A:有一個人曾經取下了他的假肢遞給我。我說:「你確定嗎?」他說:「放心,我好得很,我有這些拐杖呢。」原來他知道我在收集假肢,真是相當慷慨啊。

Q:你怎麼看待愛情?

A:這個詞太狹隘了,不能用在像我這麼浪漫的人身上。我是個絕對的浪漫主義者,否則我也不會創作音樂和玩藝術。如果你壓根不關心這個世界,就沒必要為世界增添任何東西。不過我也沒打算拯救世界,我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破壞狂,世界需要混亂,否則人類怎麼進化呢?

Q:你在什麼時候會感到緊張?

A:我每次出門都會緊張。一緊張就開始咳嗽,根本停不下來。但當我上台的時候,我就已經冷靜下來了。上台前,我要花大概三個小時的時間,在又黑又冷的房間里聽音樂。我喜歡讓家裡和更衣室的溫度都維持在華氏65度,因為這是醫院的溫度。

04

IAN MCKELLEN & PATRICK STEWART

這兩位都是英國大名鼎鼎的資深戲骨。接下來是「萬磁王」和「X教授」的私人對話時間。

Q:你最近做夢了嗎?

M:這個問題有點太私密了。

S:我其實很少做夢,但最近做了一次春夢,這還挺罕見的。

Q:你寫日記嗎?

M:十幾歲時寫過一陣子,還給日記本上了鎖。但當我發現我爸已經找到了鑰匙的時候,我就不寫了。

S:不寫日記,但我時不時會寫一篇2000到3000個字的備忘錄。

Q:你是怎麼被發掘的?

M:這要感謝Harold Hobson——《泰晤士報》的戲劇評論家。

S:我是在我媽媽的陰道里被「發掘」的。

Q:覺不覺得紐約超級棒?

M:對啊,我很愛百老匯的觀眾,他們在演出現場會毫不猶豫地向你展示他們的熱情。

S:我愛紐約,更愛紐約的人。

05

THE ROCK

「巨石強森」,大家總喊他「The Rock」,其實他的真名叫Dwayne Douglas Johnson,除了是票房價值驚人的演員之外,他也是史上最偉大的摔角手之一。

Q:你早餐吃了什麼?

A:我標準的日常早餐有七盎司肉片,兩個雞蛋,四盎司燕麥片,兩塊兒英式鬆餅,還有半杯藍莓。

Q:粉絲送給你的最瘋狂的東西是什麼?

A:他們給我寄來自己的紋身圖片,紋身圖案是我的臉或是我說過的一句話。這種愛雖然很瘋狂,但它畢竟是愛,所以我依然接受它。

Q:你的美容秘訣是什麼?

A:多喝水,刻苦健身,吃東西要講究,定期去角質,並且像大猩猩一樣享受激情澎湃的性生活——注意,不是和真正的大猩猩發生性關係哦。

Q:你有什麼夢寐以求的角色嗎?

A:1995年,我口袋裡就只有七塊錢,睡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卡爾加里一個汽車旅館後面的垃圾箱里,千真萬確。所以現在的我,真他媽的已經非常幸運了,每個角色都是夢寐以求的角色。

Q:你在什麼時候會感到緊張?

A:在我20歲的時候,父母的關係很混亂,只要我的電話半夜響起,通常都會聽到媽媽在電話另一端哭泣。我討厭那種感覺,這讓我很緊張。他們離完婚反而成了好朋友。

Q:你是個好廚師嗎?

A:我做飯很棒啊,拿手菜是加了芒果醬的熏制黑鱸魚……嘿嘿胡扯的啦,我的拿手菜只有蛋卷,不過我相信你會很愛吃的。

這些好玩的採訪其實只是冰山一角,Andy Warhol有太多流傳甚廣的金句。

比如「It』s not what you are that counts, it』s what they think you are」(你是怎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別人以為你是怎樣的)

再比如「People should fall in love with their eyes closed」(人們在墜入情網時,應該閉著眼)。

儘管《Interview》雜誌完成了它的時代使命,就此塵歸塵土歸土。

GIF

本文內容綜合整理自Pinkhal(impinkgal )以及Art90藝術控(Art90_young)

《安迪?沃霍爾的公路旅行》

著者:[美]黛博拉?戴維斯(Deborah Davis)

譯者:尹寶蓮

不斷穿插回溯安迪?沃霍爾成長中的重要片段、家人朋友的相處,以及藝術思路突破的各個階段等,既是安迪?沃霍爾的精彩傳記,也是關於波普藝術世界的一本有趣讀物。

豆瓣即將上架,請密切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說iHuman 的精彩文章:

TAG:新民說iHuman |